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政府政务 >

意见建议

县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

发布: 2023-01-13 14:00:09   阅读: 次 【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8〕29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黄政发〔2018〕36号)文件要求,为纵深推进我县政务服务“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改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到2019年6月底,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县覆盖基本实现,并与省、市两级平台全面对接,实现“五级联通”;全县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政府数字化治理迈上新台阶,“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入全市前列。

——实现政务服务平台一网覆盖、五级联通。2019年3月底前,县级政务服务平台与省、市两级平台全面对接,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2019年6月底前,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实现“五级联通”,“办事不出门、就近随时办”服务格局初步形成。

——实现政务数据资源整合集中、共建共享。坚持政务服务“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深入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加快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

——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精准高效、服务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数字化在政府中心工作的创新应用,建成并深入应用以服务阳新高质量发展、长江大保护、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为重点的智慧平台,为科学决策、精准实施、高效治理提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一网通办”。

1.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深度互联互通。按照“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的总体思路,县镇村政务服务机构100%接通电子政务外网,县直各部门业务办理平台与省、市政务服务平台按规范深度对接,原则上不再批准单个部门建设孤立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2.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架构。各镇(区)、各相关部门统一使用湖北政务服务网提供的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一个门户、一个业务办理系统、三大支撑平台”架构,加快实现统一访问入口、政务事项、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共享平台、电子印章、在线支付、邮政速递、互动评价、网络支撑“十统一”功能,限时关停各自设立的网上办事窗口。同时,推动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与县政府门户网站融合,发挥好县政府门户网站总门户作用。(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3.做好垂直业务办理系统网络迁移整合。县直部门自建的垂直业务办理系统网络必须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向政务服务平台开放数据接口、承接业务申请、推送全量办件信息。使用国家部委和省、市直部门系统的,尽快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数据的互联互通、互认共享。(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4.推出并深化政务事项移动端应用。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拓展,抓紧开发统一架构、协同联动的阳新政务服务移动端,推出一批具有阳新特色的政务服务移动应用系列,充分运用第三方平台,为群众提供多样性、多渠道、便利化服务。(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二)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

5.提升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县和镇(区)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加快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确保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推动镇(区)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与政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提升基层“一站式”服务能力。2019年6月底,县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比例达到80%以上,“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达到60%以上;2019年底,除安全等特殊原因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现“应进必进”,“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

6.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的基础作用,加快功能升级,推进与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实时同源发布网上申报、预约叫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服务评价等信息。整合业务系统,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合一通办的政务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7.整合建设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加快各部门服务热线平台资源整合,建设全县统一的集咨询、评价、建议、投诉、反馈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阳新12345在线服务平台。以12345在线服务平台为依托,积极强化全媒体服务、智慧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探索推动阳新12345体系由热线向在线、由咨询向办事拓展延伸,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

(三)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8.落实“三级八同”事项标准。编制政府公共服务等目录清单,实行办事要件和流程标准化。县直部门负责落实本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现全县同一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办件类型、受理要求、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法定办结时限、结果样本等基本要素统一。各镇(区)负责本镇、村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录入上网。(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9.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提高网上办事服务指南精细化程度,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2019年6月底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40%以上,2019年底提供的材料减少70%以上。(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

10.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各单位梳理和确定“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及时上网公布公开,大力提高网上可办率和全程网办率。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2019年6月底达到60%以上,2019年底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

11.推动重点高频事项网办快办。梳理优化业务量大、受众面广、民生关注的高频事项,汇聚到政务服务平台和移动端,实现“最多跑一次”。2019年6月底,县级100个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2019年底,200个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等县直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

12.探索集成服务创新。围绕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机制,开展集成服务创新。探索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和基层服务网点分类设立综合窗口,构建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推行并联审批、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证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等改革。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跑多个部门、排多个窗口,交多次材料等问题,以办好“一件事”为导向,围绕开办餐馆、幼儿园、便利店、诊所、二手房买卖等应用场景,实现“关联事项、一表申请、一链办理”。对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等偏远地区,探索帮办代办制,实现服务端口前移。(责任单位: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四)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让“数据多跑路”。

13.制定政务信息系统清单。持续制定并发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责任清单。参照国家和省市做法,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对县政府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全面摸清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底数。县政府各部门制定本部门清理整合的信息系统清单和接入共享平台的信息系统清单。(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14.加强政务数据资源汇集共享。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汇聚、整合全县共享数据,汇集发改局、公安局、人社局、民政局、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税务局等部门热点数据,建设全县物理集中、动态更新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完善数据共享清单责任机制,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提高服务可用性。健全相关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丰富基础库数据服务方式和内容,实现与省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充分共享。(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10月底)

(五)推动政府工作数字化治理,让“数据多说话”。

15.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科学决策、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等方面重要作用,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进政府和社会数据的汇聚整合,强化对数据的深度开发,探索大数据辅助决策的社会治理新方式,促进政务服务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完善政企合作模式,与国内一流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提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

16.开展政府中心工作数字化应用。着眼“政府数字化转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推进政府中心工作数字化治理全覆盖。在部署安排政府中心工作时,对数字化治理同步谋划、同步运用、同步跟进。加快长江大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攻坚、招商引资、“双百”服务、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统计数据等智慧平台建设,提高政府中心工作数字化治理水平,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务服务可及性和便捷度。(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

(六)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支撑体系,确保高效持续安全运行。

17.制定完善政策标准规范。制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维护、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建立事项管理、业务协同、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完善法规、规章,明确电子证照、电子文件、电子签章的法律效力;出台非税收入电子缴款管理办法。(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18.开展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建设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平台,汇集全县政务服务申报、受理,办理、反馈、管理全流程信息,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统计分析、绩效评估和风险防控,实现全流程动态监督,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完成时限:2019年4月底)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阳新县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全县数字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办公室设在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具体工作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负责和承担。

(二)健全落实机制。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明确镇(区)、部门职责,强化工作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列入县政府督查事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建立我县网上政务服务评估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对2019年6月底前没有与省、市、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的镇(区)和县直相关部门进行问责。

(三)强化宣传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群众满意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围绕业务应用、技术体系、运营管理、安全保障、标准规范等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既精通政府业务又善于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