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科技教育 >

意见建议

党员教育调研报告五篇

发布: 2022-12-31 11:50:08   阅读: 次 【   

(篇一)

一、党员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采访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党组织简单地把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搬到网上,对党员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党组织对电视、手机、电话、互联网等各类网络信息手段开展党员教育缺乏统一规划。而从目前党建网站运行情况来看,有的是应景、赶时髦,内容单调重复,更新缓慢,无法对党员群众产生持续、强大的吸引力。有些党员接受教育“消化不良”,未能做到入脑入心,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接受采访调查的对象认为,信息网络化对党员最大的影响是思想影响,接着是对工作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全球化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冲击,坚定理想信念,已成为党员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由此可见,党员教育面临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重大课题,面临创新理念和方式的迫切任务,面临提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的时代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员的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党员思想更加活跃,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时代性。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事业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的便捷性给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最鲜活的内容、最先进的理念,引导着广大党员始终走在科技的最前沿,最新的政治理论、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及时查找到。二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主动性。现代信息网络资源相当丰富,为基层党员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广大党员能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到鲜活的教育案例、党群的共同语言、先进的管理理念,保证了学习教育活动贴近时代、贴近党员、贴近生活,增强了党员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同时,学习教育的方式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激发了党员获取知识的兴趣,促使党员主动参与学习。三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互动性。网络因其便捷性、互动性、平等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日渐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重要信息来源、知情渠道和表达平台。四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实效性。党建信息网络平台充分满足了党员干部的需求,既可以让党员干部根据自己所需及时到“网上党校”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提高党性修养;又可以组织广大党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新成果,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还可以通过网络收看电视精品讲座节目,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党建网络真正成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辅导员”、“活字典”,使党员学习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传播媒介的相互融合也给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党员素质面临挑战。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务工作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部分优势丧失了,一些党务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信息化网络的发展对党务工作者素质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量的信息,对党员个体素质、党性修养也带来了挑战,要求广大党员甄别有效信息,拒绝信息污染。二是主流思想的地位面临挑战。由于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入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速度之快、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政府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三是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传统党员教育是组织通过行政命令和纪律约束对党员进行党性和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的是服从和统一,而互联网则强调大众参与和互动交流,使人机对话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包含了某些虚拟和不可知的因素,使受教育者不再轻易接受灌输性的强制教育,而是要求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受教育者的这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党员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二、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乡镇、村党组织书记认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一些乡镇党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等方面上,而疏于抓好党员教育这一“主业”,造成对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不力、组织不力,有时虽作了部署安排,但在具体落实上不到位,而督促检查也流于形式。另外,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疏于经常性的教育管理,一些党员的党性观念弱化,价值取向扭转,造成对接受党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兴趣不浓,甚至个别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教育培训。

(二)教育培训上创新不足。从实际工作和调研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员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着方式过于单调、内容过于单一、需求过于笼统、手段过于陈旧等问题,多数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缺乏创新观念,缺少创新手段,造成党员对主动接受教育培训难以产生吸引力。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学习培训的随意性很大,一年中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都没有明确规定。个别党组织只强调学习的次数,不看内容是否实际,导致理论学习多限于读文件、念报告。多数农村党组织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对技能培训组织甚少,而农村党员最为迫切需要的技能培训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多数党组织都把教育培训精力集中于在职党员或固定党员上,而对无职党员、离退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等,缺乏有效的创新手段来加强教育培训,造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全面性。

(三)党员队伍上共性不一。伴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员主体的宽泛化日趋明显。有机关和企事业党员、“两新”党员、学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农民(农民工)党员等。二是党员构成复杂化程度增加。年龄构成复杂化、职业构成复杂化、收入构成复杂化、经历差异复杂化等。三是党员流动无序化速度加快。流动频率、流动速率、人户分离等明显增快。四是党员素质差异化幅度拉大。文化水平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宗旨意识差异等明显增大。五是党员需求多样化逐步显现。下岗党员、学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要创业就业、解决生计,迫切需要技术、技能培训;离退党员、老党员长期有时间多余,迫切需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两新”党员从市场经济、利益取向出发,迫切需要掌握市场信息、经济知识、行业知识;农民工党员迫切需要稳定居所、工作场地及子女就学、就医,等等。这些都促成党员队伍共性不一,导致党员教育培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难点和瓶颈,而破解这些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仍不够有力。

(四)工作机制上保障不力。一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各乡镇、村的党员培训经费,视各乡镇财政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不同而不同。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乡镇党员轮训课堂尚未配备专职的教员,兼职人员的变动性很大,有些兼职人员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不高,对培训业务不熟悉、不精通,有些主观上想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但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乡镇党员轮训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党务干部力量薄弱。多数乡镇党委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等不能专职从事于党务工作,受其它工作的牵涉较多,影响精力。多数村党务工作者因受自身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工作视野等影响,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好党务工作,抓党员教育培训存在薄弱环节。四是责任机制落实不力。多数基层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虽有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但多停留在书面文件上,而在实际中却疏于督查、考核,造成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党员教育培训存在侥幸、懈怠心理。

三、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建议

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全面落实好《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对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针对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增强党建责任意识,树立“一个观念”。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是近年来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虚化、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甚至极个别村党组织还存在着长期不开展党内活动、不进行党员教育等现象,严重丧失了党组织在党员和群众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分级负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办法等,有效促进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牢固树立党建“主业”观念。同时,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又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开展党内活动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载体。党的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组织保障。抓好党的建设,特别是抓好党员政治思想和素质能力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在增强党建主业观念中,把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均衡用力,同等考核,坚决杜绝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现象。由于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各级党的工作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打总体战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要共同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二)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力求“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过去,由于农村基层党员素质不高,我们习惯于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等灌输性教育。这种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容易使农村党员感到乏味,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现在,农村党员观念逐渐更新,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村党员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异地教学等模式,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比如,充分发挥各类示范培训基地作用,把课堂搬到基地里,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增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用性;组织党员到其他发达地区的培训基地进行异地学习等,开阔眼界、转变思维,切实促进教育培训效果的转化。二是要实现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的转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用于党员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日益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党员电教手段日趋成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基本覆盖到各个乡镇、村。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它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通过视频点播政教、科教、文教等类节目,把各类专家“请”到农村党员的家门口,“面对面”的教授知识和培训,实现“零距离”接触,有效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转化。

(三)坚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三个特性”。由于农村党员的特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选准切入点,抓住根本点,把握结合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在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一要选准切入点,确立新思路,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性。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赋予时代性,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到引导教育党员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来,在落实教育培训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实践锻炼,紧贴当地实际,促使党员增强责任意识,牢记使命,践行宗旨,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二要抓住根本点,充实新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增强党性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比如,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的教育,引导党员明确奋斗目标,争当宣传执行政策的排头兵;进行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教育,引导党员破除思想障碍,争当创新创业的先行者;进行党性党纪党风的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争当“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员;进行实用技术技能的教育,引导党员开展创业就业,争当“双带”行家里手。三要把握结合点,改进新方法,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党员教育既要借鉴好的教育形式,又要选择灵活的载体,更要善于探索新的方法。在推进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抓好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探索建立大规模教育培训党员工作新机制,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真正把党员享有接受党的教育培训权利与履行学习的义务落到实处;坚持全面覆盖与分类施教相结合,教育培训既要覆盖到每个党员,又要突出重点,根据党员的实际需求,分类施教,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坚持教育培训与搞好服务相结合,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

(四)着力破除瓶颈问题,达到“四个实现”。一要打破属地管理制度,实现党员管理模式网络化。依托中国共产党党内信息系统建设,在对每名党员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的基础上,建立“党员信息查询系统”,在区域内实现网络闭环管理。探索在区域内实施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网上转接”的办法,进一步简化党组织关系转接程序。二要打破制度管理传统,实现农民工党员管理人性化。建立农民工党员“一对一”的对接互动制度。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形式积极加强沟通,有效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接联系卡等,督促对接党员间的相互沟通,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就业和思想情况。建立农民工党员权益保障服务机制。积极帮助农民工党员家庭搞好生产、照顾好“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让流动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解除后顾之忧。建立流动党员双边互动管理机制。探索以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流动党员管理协议的方式,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基层乡镇(村居)党员服务中心(站)建设,采取发放“困难联系卡”、开通“农民工党员服务热线”等,在教育培训、法律维权、生活保障、困难救助、突发事件协调处理等方面,切实服务好农民工党员。三要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党员教育系统城乡一体化。打破固有的城乡分割的党员教育方式,实行教育组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系统化。“教育组织系统化”,即建立以党小组为基本单元、以支部为核心、以党委为重点、以相邻党组织为拓展、以不同行业和领域党组织为延伸的党组织教育体系,通过联席会议、定期交流、互上党课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的互通共享。“教育内容系统化”,即在保留基层党组织不同行业和地域特征的教育内容的前提下,制定符合省会中心城市新城区建设和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建设为特征的党员教育内容体系。“教育方式系统化”,即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终端系统,实施网络教育;开展参观学习、案例教育、技能培训,力避空洞乏味的说教。四要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党员发展区域全员化。改变过去只按辖区户籍分类发展党员的传统模式,把视野放宽到本辖区内流动人员中,大胆探索“异地发展”和“就地发展”相结合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要重点突出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农村党组织要瞄准在“五大员”

(篇二)

面对基层党员集中教育培训难,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相对薄弱,是当前影响党员队伍素质提升的难题。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如何利用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难问题。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调研的有关要求,我县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取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我县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湘西南,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个街道、20个乡镇、1个管理区,334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增强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我县于**年7月创建了**党建网站,**年1月在**电视台开设了党建电视栏目,**年探索建立了**县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平台,开办了**党建手机报,**年开通了“**党建”腾讯官方微博、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了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系列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全维度”学用平台。利用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党员教育新平台,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一是办好党建网站。**党建网自**年7月建站以来,不断完善拓展网站功能、丰富网站内容,已成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政策的新载体,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窗口,展示创新成果的新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桥梁。多次对党建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努力将网站打造成为网络党建的信息平台、创新平台、学习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舆情平台。10余年来,**党建网信息发布量和点击率稳居全县各类网站前列。二是开设党建电视栏目。利用电视媒体普及率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坚持突出**本土特色,打造**党建品牌电视栏目,设立党建动态、时代先锋、身边榜样、微型党课四个子栏目。于每周一晚上黄金时段首播,主要播放党建新闻、先进典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身边的感人故事。目前,已连续播放254期,收看的党员群众达12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三是创建手机信息系统。利用手机信息即时、互动、直达等特点,申请专用号码,率先在全省县一级建立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建要闻、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政策等编辑成**党建手机报定期发送给全县党员。依托这个平台,全县党员可以及时向县委组织部反映基层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县委组织部可以及时掌握基层党员情况,倾听百姓呼声,服务人民群众。开通至今,共向全县党员发送党建信息3500余条,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1200余条。四是开通微博微信平台。为充分发挥微博、微信主动性高、针对性强、信息传递快等特点,**县开通了“**党建”腾讯官方微博、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一个服务互动平台,网友可以通过关注平台,随时随地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并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只要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党员干部群众就能够了解到最新党建资讯,真正为全县党员干部搭建在线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将党员教育融入生活,达到学习培训方便、快捷、实用的目的。

(二)紧贴学用需求,构建“全内容”培训体系。从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和服务农村发展等方面着手,注重以先进典型、优良传统、红色文化启发、教育、引导党员,以种养技术、信息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把握形势政策,深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学,广大党员集中学,基层站点组织群众穿插学等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员干部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组织全县3万多名党员集中观看《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榜样》等专题视频,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二是突显地方特色,加强县情乡情教育。充分利用红军长征经过地、“雪峰会战”主战场、蔡锷将军故里等县内红色资源,开展“参观英烈、感悟忠魂”、“重走红色路线、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增强党员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穿透力。深入挖掘本土先进典型,加强“乡土课件”的开发,先后拍摄制作《瑶乡脊梁》、《雪峰之子袁玉辉》、《我身边的抗战英雄》、《宝瑶村的蜕变》等20部颇具**特色的本土课件,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可亲可近性,丰富了教学平台内容。三是服务农村发展,构筑远教实践阵地。始终坚持把远教示范推广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加快远教设备更新升级,确保远教站点学用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用典型,建立学用实践示范基地,激发干部群众有效使用远教平台。

(三)完善制度机制,构建“全媒体”运行体系。坚持把制度和机制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党员教育全媒体平台运行上逐步探索建立了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规范高效运行。一是完善机构编制与经费保障机制。**年更名为党员教育中心,机构编制增加到5人,平台采取一人一平台负责制。平台运行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和党费补助。二是建立信息发布与共享机制。党建网站、微博、微信信息一天一更新,党建电视栏目、手机报一周一期,各平台之间既突出特色,发布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内容,又注重强化联系沟通,对重要信息、重大题材共用共享,形成了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审核把关机制。各平台都建立了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从信息的采编、初审、终审到发布各个环节,实行专人负责,确保零失误。四是建立选题策划机制。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研究策划不同阶段的信息选题,力争各平台每期有亮点、每周有看点、每月有重点。五是建立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开展征求意见、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搞好需求反馈和满意度测评,实时掌握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和学用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员教育平台的内容、形式和功能,使之更能吸引人、影响人、引导人、帮助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求。虽然全县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势头良好,但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一)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据初步调查,少数党员干部对加快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对信息化工作概念认识不清,认为信息化就是买几台电脑,牵几根网线而已。二是对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将认识提高到信息化工作是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上来。三是对信息化提供的基本功能认识不足,在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上还不熟练。

(二)基层领导干部对党员教育信息化重视不够。调研中基层党员干部反映,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把党员教育当作“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上面推一下,下面动一下。一些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仅仅把信息网络作为党员教育的一种手段、一种载体,简单地把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搬到网上,“新瓶装旧酒”,存在“重项目建设、轻系统维护,重网络建设、轻业务创新,重硬件设备、轻软件开发”的问题。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员教育客观环境的深刻变化认识不足,受传统思维定势局限,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套路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适应和融入信息网络时代。

(三)落实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不到位。在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党员教育方面,存在不少制度空白点。特别是在考核评估方面,传统教育方式以集中学习、讨论为主,考核评估相对容易。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多种途径对党员进行教育,解决了“用什么方式教育”的问题,但是对“学的效果如何”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衡量学习实效性的评估体系有待研究建立。

(四)信息化工作人才队伍还不健全。目前,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在软件升级、网络维护等方面往往不能自己解决,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专业人才较紧缺。同时,教育培训机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完整体系。

四、思考与建议

作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的产物,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提升。我们必须紧贴时代脉搏,勇于开拓创新,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对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这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是节约教育成本、优化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党员教育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就必须要科学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以合作共赢的利益机制带动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远教站点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媒体作为党员教育阵地,让党员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限制,时时处处都能接受党的教育。

(二)进一步完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党员教育系列平台这一载体积极发展和拓宽党员教育的新形式、新阵地、新内容,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过开通“基层党建”、“信息动态”等各类栏目,积极搭建信息传递平台、学习交流平台、示范带动平台,及时将各种党建工作动态(如干部学习培训、干部考核、干部任免公示、各种通知、会议信息、先进人物和事迹等)传递给浏览者,增强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

(三)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与健全机制是加强信息化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行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党员干部责任,建立目标明确、指标合理、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职责分明、分级管理、分工协调的工作机制,促使广大党员用好、管好信息化平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调动一切信息网络资源,强化各级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采取课堂传授和实际操作演练的方式,切实提高其业务技能;同时,要建立农村党员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拓宽党员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在党费的使用上要重点向党员教育倾斜,多渠道地完善党员教育保障机制。

(篇三)

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大队党支部对全体党员队伍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当前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在深入探讨分析基础上,就下一步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党员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截至**年5月底,监察大队党支部共有党员21人,大专以上学历21人,占党员总数的100%,35岁以下党员2人,占党员总数9%,女性党员3人,占党员总数14%。

近年来,大队党支部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突出“建、学、管、用”的要求,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使党员教育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一)党员队伍政治理论素养较高

通过落实学习日制度,举办学习班、讲党课、读书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宗旨、纪律和优良传统作风等教育。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教育,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关键时期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突出,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决策、提出建议意见,其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视的是当前新形势下,由于党员队伍的现实思想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基层党员教育情况与党的建设各方面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抓具体的工作业务才是重点,因而对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不力。从党员本身来看,部分党性观念不强、思想素质不高的党员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在政治上增加一种“经历”,重在参与,不在结果,因而对党员的各种教育工作采取“混”的态度。

二是党员教育工作不够系统规范。1、党员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只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布置什么学什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教育内容与本单位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教育往往处于应付状态,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也有损党组织形象。2、党内活动的开展不够正常。常年很少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使得机关党建缺乏生机和活力,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内活动的独立性和党内生活的政治性。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机制缺乏。由于缺乏科学、量化的考核办法,在个别支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依然存在,党员教育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长效管理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还缺乏一些监督辅助的措施,无法对党员教育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保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意见》,针对基层党员队伍教育实际,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注重狠抓落实。提高思想认识,以党员教育促党建,以党建促工作业务。进一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防止党内组织生活的随意化,确保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性,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为开展党员教育打好基础。完善教育阵地,对党员教育的活动场所、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等进行具体的规定,不断加强对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场所的建设。

三是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形式、方法。努力在党员教育活动的主题化、系列化上下功夫,探索党员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新路子,开发出个性化、特色化的活动项目,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四是抓好集中培训。结合本单位党员工作实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调动党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内动力。坚持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中学习。在抓好集中学习培训的同时,加强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倡导党员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表彰学习标兵等形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四)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近年来,我县全面落实中组部《**—**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省、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要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县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探索和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一、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贯彻**—**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实施意见》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对照上级要求,以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为目标,强化措施,拓宽途径,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坚持强化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在县委领导下,由组织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系。建立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组成。联席会议由县委组织部召集,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集中解决党员教育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对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员培训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是坚持创新形式,增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创新培训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进一步调动党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在教育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三个结合”,即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把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对党员领导干部,主要采取组织调训、举办讲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等措施,重点进行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工学矛盾突出,研发了睢宁干部在线学习网,印发了《睢宁县干部网络在线学习管理办法》,开创江苏省首家县级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对于机关单位的党员,利用“三会一课”和党员学习日等形式,重点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服务群众、业务知识和实用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主要由县、镇两级进行系统性培训。

三是坚持分类施教,增强培训工作针对性。针对不同群体,坚持分类施教的培训原则。重点抓好五大群体的教育培训。着眼于建设一支“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近年来,我县针对党员干部,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举办各类讲座30余场,培训党员干部**00余人次。在线学习干部超过了1500人,网站登陆量超过90万人次。着眼于建设一支“双强”型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近年来,我县为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培训2498人次,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96人次,非公经济党组织负责人培训563人次。开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大专学历教育函授班3期,共有124名农村党员干部入班学习。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抓好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以党员冬训工作为重要抓手,对全县基层党员进行培训。5年来,冬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县委中心组专题学习20余次,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超过1000余次。组建县、镇、村三级宣讲团,通过县带镇、镇带村、村带党员群众的宣讲,有效地扩大了冬训的覆盖面,每年全县4**00名党员干部参加冬训,参训率达到99%。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为基层党员日常自学提供学习资料,先后上传各类课件300余部。利用全县399个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这一载体,依托站点组织专题培训100余次。着眼于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能够担当重任的合格党员后备军队伍,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每年采用脱产集中授课方式,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邀请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精干力量为其授课,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解决为什么入党的问题。近年来,共有70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其中,近3000名加入了党组织。着眼于培养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农村建设带头人,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我县在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工作中,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县情、县史,熟悉风土民情,防止“水土不服”。同时,有计划、多形式的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理论、业务培训,着力把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成“多面手”。近年来,我县先后举办大学生村官高级研修班、大学生村官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大学生村官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培训班等不同班次20余次,培训大学生村官**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党员教育培训时间难保证。主要体现在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中。这些党员白天大都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也有相当部分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工学矛盾问题较为突出,专门组织集中教育培训难度更大。

二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不够灵活,缺乏吸引力。很多常规的党员教育培训主要还是以读报、读文件或观看一些电教片为主,政治理论学习没有与业务能力提高很好地有机结合,形式也比较枯躁单一,党员兴趣不大,难以收到实效。

三是党员教育培训保障机制落实不够。总的来看,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上还是比较有限,特别是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阵地建设相对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四是党员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不力。当前,纪检、组织、党校、农业、科技等部门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各自独立为战,不能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三)经验启示

一是党员教育要坚持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坚持党性是对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因此,党员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进行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一定要坚持。

二是党员教育要突出党员这个主体。在党员教育管理中,要尊重党员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学习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就没有了动力,也就是没有了“内因”,所以要突出党员这个主体,增强党员教育的自主性。

三是党员教育要抓住灵活这个关键。党组织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善于搭建具有吸引力的平台,抓住灵活这个关键,既要有灵活的学习内容,又要辅之以灵活的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参加教育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二、当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内容新挑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员教育工作抓的不紧,对开展的教育活动、督促检查流于形式。从党员自身来说,也存在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思想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等现象,缺乏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不重视理论学习。

二是党员受教育不平衡。近年来,我县围绕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办了很多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甚至送出去学习,他们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但是我县共有4**00余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21000余名,占到46﹪,这其中还有很多长期外出务工,他们参加培训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导致教育培训很不平衡。

二是党员思想日趋活跃,对教育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比如网络、微信、易信等等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党员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快。这在开阔党员视野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导致党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和内容越来越“看不上眼”。

三是党员教育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比如,一些单位学习培训的随意性很大,有些党员随意缺席“三会一课”、培训班无故缺席迟到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等等。但是这些现象往往都是不了了之,党组织缺乏有效的手段,不利于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党员教育培训成了纸上抓培训,以致于培训流于形式,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贯彻落实《**—**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思考、打算及建议

(一)思考和打算

《规划》体现了中央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最新精神,是做好今后5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遵循。为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我们将围绕“一二三四”做好工作。

1.把握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规划》中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继续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这为我们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航向,因此,我们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

2.实现两个全覆盖。实现党组织开展培训全覆盖。明确各级党组织教育培训的责任,确保各级党组织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日常重要工作,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党员参加教育培训全覆盖。通过自学、集中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确保全员参加教育培训。

3.抓住三个重点。抓住重点人员。在保证党员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新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和流动党员等群体的培训。抓住重点内容。一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党史和党风党纪教育培训;三是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培训;四是加强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抓住重点形式。在坚持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集中培训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舞动乡村”、微课堂等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远程教育站点进行升级改造。鼓励党员参与微信、易信,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新途径。

4.强化四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部门、党校等负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将党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师资保障。从纪检、组织、党校、农干校等部门选拔优秀人员担任讲师,选聘具有“睢宁特色”的“土专家”、“致富能手”充实专兼职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党员教育师资库。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培训资源,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使教学场所、教学方式以及师资力量等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三是制度保障。按照组织结构和管理权限,一级对一级进行定期的党员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采取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等有效形式对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群众评估。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保证党员的参训率。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专户,党费向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倾斜。同时,通过财政、组织、涉农部门、党校、镇、村各出一点、个人出一点、其它渠道筹一点的办法,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金,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对制定《江苏省贯彻落实**—**年全国党员教育工作规划实施意见》的两点建议

1.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细化分工。《规定》指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部门、党校等为成员单位,负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但是还比较宏观,建议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便于基层操作。

2.明确经费保障来源。《规定》提出要建立稳定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议能将经费保障更加明确,比如要建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来源渠道,额度多少,都能有个明确界定。

(篇五)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面铺开以来,在提升党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加速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员干部教育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实际情况围绕“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要求,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自查自纠、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对**县11个镇199个远程教育站点的设备网络、管理使用、学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基本情况

**县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99个,其中,镇党委站点11个,行政村站点173个,社区站点15个;电信模式站点153个,卫星模式站点37个,有线电视模式站点9个;我县终端站点覆盖党员总数11265人,其中,镇党委站点党员数463人,农村站点党员数10145人,社区站点党员数657人;终端站点长期外出党员1240人,外地流入党员238人。我县终端站点应参加学习的党员总数10263人。

二、新形势下**远教站点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开展难。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一些镇党委领导片面地把经济工作看成是必须抓好的硬指标,是工作的中心,认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与经济工作关系不大,无暇顾及远程教育工作,造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处于无序的状态,开展比较滞后。

(二)学用计划落实不到位。大多数站点每月计划集中学习的次数是2次,不少于3小时,在如此宽松的标准下,某些站点一个月的开机次数仍不达标,数据显示,被抽样的80个站点中,31%的站点上半年开机时长不足3小时。据某些村干部反映,课件的集中收看学习大多选择在村委班子集中开会时,有时也组织党员进行收看,一般农民群众却很难收看到远程教育的节目。个别担任站点管理员的村干部为了机器设备的方便管理,避免出现故障问题,甚至因噎废食,减少课件的播放次数,使远程教育平台成为村里的摆设。

(三)技术力量欠缺,后备人才匮乏。管理员不能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维护及节目的点播流程,对机器的微小故障束手无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尤其遇到村两委班子换届,管理员也跟着变动,部分管理员经过培训后仍难以顺利承担日常的“管学用”工作。这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无法发挥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点,极大阻碍了远程教育站点科学性、有序性管理的实现。

(四)符合我县实际的“乡土教材”较少。据群众反映,省远程办播出的节目内容丰富、栏目较多,更新及时,受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但一些课件的内容远离当地的生活、生产实际,尤其是实用技术栏目,受调查群众中,有78%的群众希望通过远教平台了解全县的生产发展情况、自身所需的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行情等等,但课件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希望看到实用性更强、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教材”。

(五)管理不够健全,部分站点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和故障问题。主要表现在设备时常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却不进行及时维修;某些设备超期服役,却不进行及时更换;内区站点长期存在电视设备被偷等问题,此外,卫星、有线站点设备的维修工作举步维艰,维修周期过长,一旦出现故障,日常学习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

(六)培训效果不够明显,党员群众学用转化能力弱。站点管理员对培训的认识不足,认为培训就是搞形式、走过场,大部分管理员消极应付,培训不积极参与,经常请其他村干部代替出席,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上课秩序不规范。培训过后,一些管理员仍对远程教育平台的内容及点播流程似懂非懂,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更是一知半解。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足。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站点管理员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看到远程教育对加强基层党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远程教育就是放放片子、做做记录、摆摆样子,为了应付检查就做一点,没检查时就无人管;个别党员干部认为远教工作太超前,农民群众缺乏科学素质和学习意识,抓远教工作没有多大意义,甚至觉得远教工作见效慢,是一项可抓可不抓的任务,对远程教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部分农民群众也反映由于大部分时间忙于农活,某些集中培训没法参加。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远程教育工作时受阻滞,难以真正实现党中央“传声器”、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最初目的。

(二)现实条件限制导致人员配备的不合理性。对选择基层站点管理员,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标准,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单调,难以留住年轻工作者,而土生土长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各地管理员的选择只能屈从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大部分的站点管理员均由村干部兼任,年龄结构偏大,统计发现,在接受调研的80个站点中,年龄结构在“40岁至55岁”的管理员占82%,由于平时事务繁多,一人身兼几职,工作上难免顾此失彼,不能完全专注于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能力素质不一、文化水平较低,也造成许多站点的“管学用”水平普遍偏低。

(三)课件开发制作的能力较薄弱。一是在开发制作课件前不深入实际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导致开发的课件偏离发展实际,且课件学习属于单向性的传播模式,某些实用技术栏目专业性较强,一旦和群众的日常需求相去甚远,则何谈学以致用;二是资金短缺,为尽可能节省资金,课件的制作过程难免“缺斤少两”,课件制作的整体水平被明显拉低;三是由于群众的文化水平有限,点播戏剧、电影类娱乐性节目较多,点播政策、法律和实用技术类的节目较少,加上个人的接受能力、喜好不尽相同,开发制作的课件众口难调。

(四)全县的站点布局广、数量多,管理难以到位。一是许多设备的维护更新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加上各镇(村)没有针对站点日常维护的专门经费,使得管理人员对站点的维护工作采取得过且过、放任疏忽的态度;二是由于站点建设在各镇(村),地理位置分散,监管辐射范围较广,责任界定不够明晰,管理存在漏洞;三是一些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加之缺乏相关的防火、防潮、防盗应对措施,致使设备的维护、防盗工作做得不到位;四是由于电信公司业务繁忙,故障站点的维修周期较长,甚至不维修。

(五)培训缺乏创新性、有效性。一是培训以室内授课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管理员的学习热情;二是培训批次较少,导致一次课程聚集的人数较多,培训效果不佳;三是培训过程无硬性的组织纪律,缺乏严格的培训管理规定,导致个别站点管理员经常缺席或签到后中途离场;四是由于管理员素质能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此种“一视同仁”式的培训模式难以适应培训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五是缺乏相关的考核评估约束机制,培训效果难保证。

四、新形势下发挥远教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注重学用结合,着力提升党员群众素质。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员结构更加复杂,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当作重中之重,通过改进培训形式,增强教育效果,促使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要突出主题。党性是指引党员行动的内在动力。当前,党性缺失问题是我党面临的最严重的现实问题,党性缺失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加强党性修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员教育培训要始终突出党性教育这一主题,在培训内容的选取上,要侧重于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组织纪律等方面内容,同时,要把党性教育作为一项永久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二要分类施教。农村党员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组成,党员素质的差异决定了学习需求的差异,常规性集中式培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按照年龄阶段、文化水平、行业性质等标准划分党员类别,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分类培训、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对于年轻党员,要重点开展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理论培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他们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对于年老党员,要重点开展时事政治培训,鼓励他们与时俱进,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三要不拘一格。长期以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只停留于视频教学,相对传统的“课堂式”教学虽然有所改进,但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导致广大党员学习积极性呈现出下降趋势。要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的系统性和灵活性,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电视、手机微信等媒体相结合,与“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村干部学习日”等制度相结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立体式、交互式党员教育体系。比如,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先组织党员学习观看革命题材远教节目,再到红色教育基地切身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历程,或者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学习效果。

(二)强化组织管理,引导党员群众观看学习。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干部得力与否,直接影响“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在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培育出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车头”式队伍。一要加强思想教育。近年来,受不良风气影响,农村干部队伍难免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等状况,一些干部私利至上、权力至上的价值观成为了阻碍农村发展的“毒瘤”。解决农村干部思想认识问题要对症下药,突出教育性和警示性。团结意识不强,就集中一段时间专门组织学习增进班子团结的内容,廉政意识淡薄,就组织学习反腐倡廉内容,以追求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效果。同时,还要全面调理,突出启示性和导向性。每次组织学习都安排一些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类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村干部树立起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积极投身到为群众干事中去。二要加强政策教育。干工作需要政策引路,一个不懂政策的干部,工作时无异于盲人摸象,村子发展必然难有起色。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扮演好“传令员”和“教导员”的角色,以影音形式代替文件形式,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代替单纯的理论灌输形式,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直观、形象地传达到基层一线,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掌握水平和运用水平,增强农村干部对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通盘考虑意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发生。三要加强能力教育。农村问题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村干部如果不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就难以胜任。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从农村工作需要出发,为农村干部传经送宝,增强农村干部治村理政能力。农村干部题材的远教节目大多以开展工作为主线,在宣传主人翁的典型事迹的同时,介绍了诸多先进的治村理念和具体工作方法。因此,在组织学习时,要引导农村干部学会结合本村实际和自身工作,学会发掘亮点,学会参考借鉴,学会举一反三,能够将先进经验化为己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坚持传帮带扶,带领党员群众增收致富。农业生产技术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丰富的农业技术类资源,只要做到宣传发动到位、技术培训到位、配套服务到位,就一定能够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一要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做到因地制宜。要充分尊重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异想天开、盲目效仿,要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情况,选取适合在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进行培训,在对新项目、新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再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推广。另一方面,要做到因时制宜。农业技术培训要与农业生产时节紧密结合,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保持同步,力争为农民群众的每个生产环节提供实时指导。二要学用结合。要实现农民效益最大化,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学用转化,推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活学活用的良好态势。首先,要借助现代农业的成功案例,引导农民群众摆脱因循守旧思想,树立起发展意识、创新意识,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农民群众科技水平,并鼓励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要探索实行“远程教育+实践基地+专家指导”模式,充分利用本地现有产业,大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实践锻炼,增强农民群众学用转化能力,并结合农牧、科技等部门组建技术服务队,对农民群众的创业实践给予全程指导,提高学用转化成功率。三要示范带动。培养、选树一批学用转化先进典型,并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效益,激励他们积极通过远程教育了解致富信息、增强致富本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人人学、主动学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沟通交流,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党群干群矛盾日益凸显,党群干群感情渐行渐远。这不是因为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出现了问题,而是缘于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交流不畅,思想出现隔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起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要注重搭建沟通平台。开展教育培训不只让党员干部群众学到了知识,也为党员干部群众创造了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与群众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交换观点、碰撞思想,达到统一认识、增进团结的目的。此外,村干部作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经常到群众中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才能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走访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不但使村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家各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也能使广大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另一方面,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旨在惠民生、赢民心,不仅要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还要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经常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组织休闲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群众乐在其中,其仇官心态就自然得到了缓解,党群干群关系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