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科技教育 >

意见建议

《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五篇

发布: 2023-01-21 08:50:07   阅读: 次 【   

【篇一】

安静的夜晚,难得的闲暇时光,坐在靠着窗户的桌子前面,手边放着刚刚阅读过放下的书,肖培东著的《教育的美好姿态》,阅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之前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的一篇同名文章,由于自己是做老师的,而且文章是有关教育的,所以里面的颇具诗意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并且反复阅读了好几遍,有好几次都有想看这本书的冲动,于是就在网上搜索决心买下了这本书,心心念念已久,终于拥有的感觉真好!

翻阅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其实写的都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它虽与我所学和所教的专业不同,但作者对于课堂的教学和思考以及作者那横溢的文采和才华让我深深折服,每一篇诗意的文章叙写都蕴藏着作者对教育和学生深深地爱,我不忘初心里产生一种由衷的钦佩感,我也曾在心里想: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它就是平时上课就拎起课本教书下课就休息的重复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以至使自己渐渐的感觉到枯燥无聊而慢慢地学会抱怨?而今阅读这本书终有答案“教育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上课姿态,美好的教学方式,美好的和学生们相处,美好的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美好的生活”,就如作者所言:“站上讲台,做学生的光,走出学校,就拥有自己的幸福!”

书的封面上印写着我一直很喜欢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它和那句我经常听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无论走的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还记得儿时还正在上学的时候,曾无数次羡慕那站在三尺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老师,那时在我的心里认为老师们是那么的学识渊博,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且也总是能够把调皮的我们管教的服服帖帖,把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于是,就在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个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教书育人,做学生们的光。因此我不停止的上学,尽管上学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爸爸妈妈却从未在上学的这条路上阻止过我,自己也从没有想要放弃过上学读书,而现在,我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老师,像儿时多次心里憧憬的那样,认为教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可以教育好我所教的学生,但好像事总与愿违,我一直以来的美好憧憬,就在我工作后完全被颠覆,工作这两年来,在教学这条路上走的实在曲折,教学经验的不足,班级管理能力的欠缺和其他一些自身的原因,让所教的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一次次的不理想都让我倍受打击,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有了一次次的无奈和力不从心,这些虽都不是我所愿望的那种结果,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看着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们,而自己在教学成长的这条路上却依然还有那么多的困扰,理想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好老师的目标,貌似离自己却总是有一段够不着距离。曾一时间情绪低落并在心里有了些许抱怨,独自一人时我曾无数次追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应该就这样一直下去做一名落后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曾在课堂上我多次要求我的学生学习要努力,但自己却如此堕落,这样的自己又该如何进步,又该如何带领学生们走向他们想要到达的远方呢?无论如何,改变……成长……

【篇二】

肖培东,在教育界鼎鼎大名。

读他的书,还是第一次。

拿起,竟不愿放下。但,似乎,又不愿一次读多了,怕一不小心,快速读完整本。

好东西,是需要细细咀嚼的。况且,大口大口的吃,是会消化不良的。对于我这样的肤浅者,更得慢下来。

肖老师,是个安静的人。读他的书,最需要的也是安静。择一个角落,放上一杯茶,摊开一页书,拿上一支笔,读读、想想,勾勾、再想想。

他的文字,像极了他的人——温文尔雅。他就在那里静静地仰望着,嘴角似有些上扬,他似乎一直在想着什么。应该是最爱的语文吧?亦或是最亲的父亲吧?亦或是最理想的课堂吧?……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始终是个最美的思考者。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幅幅静谧的画。不喧闹,不张扬,色调很淡,但就是摄人魂魄。瞄上一眼,瞬间,就入了心。没有枯燥的理论,亦不是肤浅的凿凿,即使是不起眼的教学随笔,也是那样美。而有些人的书,徒有华丽的封面,徒有美丽的名字,却缺乏美妙的内在。而,肖老师的书,从文题到文字,从书名到内容,都像诗一样,像曲一样,像花一样。每句话的表达都那样妥帖,妥帖地就像是量身定制,专门说给自己听。自己的那些焦虑,那些烦心,那些矛盾,那些纠结,那些欢喜,似乎都找到了最佳的注脚。任凭你在其间流连,再流连,舍不得放下,更舍不得离开。

总以为,美与美是不一样的。我也极喜欢昭君的美,从外到内,熠熠闪光。她的文字是激情的,青春的,也像极了她的人,总能给人无尽的能量和遐想。而肖老师的美,美在内敛,美在安静。仅在那伫立,就是一道风景。因为静,更能带你入境,更能引你深思,更能诱你深入。他(她)们都是爱极了教育的人,都是爱语文如痴的人。沉醉于斯,思考如斯,美好如斯。

那就继续在教育的美好姿态里,蜗行。

【篇三】

请别奢望我会把所有时间都给了学校,给了学生,那不是教育,至少不是我要的教育。

下课了,改完作业了,备好课了,走出校园,从迈出校园的那一刻起,我就该走向教育工作时间以外的我。我很认真地工作,很讲效率地教书,就是为了能赢得更多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阳光照耀在肩上,我会暖暖的地走向原野,走向森林。我看着小鸟在空中轻捷地划过痕迹,我看着小草在土地的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的小虫子都和我一起轻舞飞扬,我就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里。雪花倏忽钻进我的衣领,我会伸出手接过下一朵花瓣一样的晶莹,等待空中下一个柔软的飘落,把足迹留在雪白的大地上。当呵出的空气遁形于苍茫清冷的天宇间,我就把冬天融在我的希望里。

静下心来,我要阅读,读留在我枕边的智慧,与哲人对话,与思想碰撞。当然,我不一定必须读教育书籍,也不一定要写成读后感,或抄成读书笔记。我也看看休闲的书,一个笑话、一个幽默都足以让我一整天里轻松愉快。

然后,我一定会听我的音乐。在如堆的唱片里,我会找出几张。或是尼古拉·安杰罗斯柔情浪漫、舒爽甜蜜的吉他独奏《安娜小笺》及《人们的

梦》,音符在指尖划出一片惬意的天空,震颤着琴弦,也震颤着心灵。或者是肯尼·基优雅的萨克斯,哀伤、寂寞,甜蜜、喜悦,在极致浪漫的高音中,开始一段翱翔在深情旋律上的美好时光……没有教学的繁杂,没有工作的疲惫,音乐似水,我沐浴其中。喧嚣的城镇也开始安静,与我一起寂寞又默契地感受一种浓郁芬芳的升华与密集的沉淀。

还有我要带着我的亲人们一起吃饭、唠家常,陪我的孩子蹲在地上看蚂蚁怎样穿过一座小沙堆,看月光怎样泛上青草尖,看童年的风筝上哪朵云彩……我要陪大家看一部也许我会觉得很无聊的电视,和他们说些课堂上我永远说不上的笑话。一次远行,几声高唱,山水与我一起惬意。周末了,我也许会整天待在网上,发几个帖子,转几个段子,累了就洗洗脸睡觉,等等。我还可以想出很多的乐子,供自己慢慢触摸,细细舔舐。

只是,别让我只扑在“教育”这个词上,谁都不可以夺走我的时间。别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我,因为除了教师这个角色,我们还有其他的身份。

别要求我奉献得太多,尤其在我感到身体疲惫的时候。我可以是蜡烛,那是我的敬业。但积劳成疾下的敬业,又能有多少真实和效率可以送给我亲爱的孩子们?爱,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懂事的学生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老师,而不是拖着病体一味用感动来垫高的授课者。病了,我就会休息。累了,我就应该放松。

看,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听,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懂得进退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深谙动静之理的工作才最能体现高效率。负责,就是对教学效率的关注。所以,累了,就歇歇吧,放手几节课,孩子依然会在路上鲜亮地成长。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并不要求我做太阳底下最无谓的牺牲。奉献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是持久的动力支撑。

站在讲台上,我是阳光,走出学校,我要有我的幸福。这,就是教育的美好姿态。享受生活,享受教育,是我们的选择。

【篇四】

一、左手文学

1、追求力透纸背的表达

读《你,是你的课堂》感觉肖老师是一位教育领域的哲学家,他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收获的一枚枚思想的彩色贝壳,以极为精致的语言轻轻地表达出来。每一条都凝着细细思考、斟酌的汗水,每一条都闪着智慧的光。每一条里面也藏着一个和善坚定的长者之心。

你看:

"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长者在提醒我们,把"我"修炼好,才有课堂的高格局;

你再看:

"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干扁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长者在激励我们广泛的阅读,激励我们耕耘心灵的田野。

继续看:

"心静下来了,专注在阅读与思考中,潜藏在文字里的思想,总会不断的跳跃出来……"长者在暗示我们要心静下来,钻入阅读与思考中去,与那个"思想"汇合。

这样的提醒、激励与暗示还有许多。在这位"长者"的文字里,我们获得一种清醒,一种成长的方向,一种进步的力量。

2、追寻诗性空灵的文字

他读。

肖老师爱诗性、空灵的文字。他爱读,也爱写。

他读《再别康桥》,禁不住在课堂吟出"在南溪江里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他读《逍遥游》,在庄子的梦中寻找那只潇洒的大鹏,让大鹏飞入课堂上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最后课堂上满是大鹏的声音;他读《秋叶》小诗,深深爱上了"秋天的微笑,洒落一地",这句,于是让孩子们去填写:

___________,散落一地。

这一设计激活了诗心,让诗歌的微笑,落满孩子成长的路。

肖老师这样的读,不一而足。他读出热情,他读出了创意,他因读而有了美丽的课堂。

他的阅读是带着"课堂"气息的,他的思考是带着"课堂"气息的,他的看,他的听,他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课堂"气息的,他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与课堂发生了隐密的联系,所以肖老师有了丰富的永不枯竭的课程资源。

他写那篇《喊向月亮的声音》,"喊向月亮",四个字就把你给征服了没有?再细看字里行间,"教室必须是拥有阳光并能繁衍阳光的地方",你一定咀嚼了这几个词----"阳光、繁衍";"受宠若惊地,仿佛等待了很多潮湿的日子","几个孩子将头软软的搭在桌上,仿佛一只只搁浅的鲨鱼","受宠若惊"、"潮湿"、"搁浅","鲨鱼"这些被肖老师楔入的词,怎就觉得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这种富有韵味的文字,比比皆是,她们像美丽的花朵摇曳生姿,她们像点亮天空的星星,熠熠地发着光。咳唾成珠,妙手偶得。可是,也一定经历过万水千山的跋涉。

于是,你在这些文字面前屏住呼吸,深情驻足,生怕有一只"鱼儿"从你双眸织就的网中漏走。

3、"烹饪"山川的灵气。

肖老师爱山水,还能将山水美景当作"食"材进行各种"加工"。在《其实我们可以飞得更高》一文中,肖老师上了"山水永嘉,飞翔语文"的诗意内容,为学生烹制了极丰富的山水诗意教学内容。

看着ppt画面:小草吐翠,花而绽放,溪水奔流,写"飞翔是"。让学生的双眸阅览永嘉山水,让学生的心灵感悟家乡山水。

为改变学生过度强调小我,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作文素材的这种情况,肖老师借助了视频材料,完成了一次思维的迁移,很快学生的思维就在美丽的永嘉山水、永嘉文化中飞翔。若再写中考作文----《做一个行者》,学生心灵就开始飞翔。原本狭小萎靡的心灵世界一下就完成了精神的突围。

有着特定阅历的徐志摩与康桥相遇,诗人飞翔了,写成了《再别康桥》的美丽诗篇,肖老师烹煮了永嘉山川,给孩子们办了一场"山水永嘉飞翔语文"的文化盛宴。

肖老师爱秋天,爱款款深情的落叶,借着他爱的《秋叶》小诗,又开始烹饪了,填写诗句、写作整首小诗,让年少而有诗心的孩子纵情品尝诗味。

肖老师只用一个"望月怀远"的素材,就能引慵懒消沉的孩子进入一个月的意境,透过月亮,展开寻找自我的沉思,最后他们对着月亮喊出了活力,走出了潮湿!

让肖老师如此依恋的,还有冬天的月亮,冬天的太阳,冬天的河流,夏日的炊烟,秋天的田野,宁静的森林……春日的天空,风姿绰约的田野森林,似一汪清泓,滋养着肖老师,又潺潺地流入他的课堂。

肖老师收藏四季,收藏田野,收藏一肚子的诗意,烹煮出灵动的文字,喂哺他的课堂。

于是,课堂走出一条条清晰的线索,盈满灵动的诗意,创造的智慧。

二、右手课堂

1、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

我们的课堂往往会沿着语文书的目录逐步推进,偶尔来个某课文提前,偶尔来个小整合,抑或来个写作教学,这就是我们日常课堂的教学内容,走着教材为我们架设的路。

但肖老师不这样上。

肖老师爱家乡,于是家乡给予他无穷的灵气。他让学生在"永嘉山水"中巡礼,孩子们跟随着肖老师,畅说"飞翔是____",连接各个同学说的就是一首关于"永嘉"的小诗。孩子们感觉不到是在学知识,是在训练写。但是却从中收获运用词语的灵气,拓展了写作素材的空间,也让写作冲破了学校、书本的樊篱,实现精神的突围,揣着飞翔的心,再携上《再别康桥》这样的诗,让孩子们将家乡山水咀嚼,整个课堂就是一首清新浪漫的诗。

肖老师爱诗,于是诗给予他无穷的创造力。肖老师偶读到一首小诗《秋叶》,有一句诗似眼睛特别明亮,他忍不住把它设计成了一节课。这节课干脆就是以这首小诗为核心展开学习。肖老师把诗送给孩子们,但在黑板上端端正正的写下后却隐去了第三句,请孩子们帮补上。孩子们个个都做起了诗人,揣摩着诗人的原意,力争填上无论是意趣还是风格完全与原诗吻合的一句。为此他们绞动脑汁,聚精会神。不一会儿一句句诗从他们的嘴中蹦出来,俨然大诗人一枚,意象新鲜,想象奇特。酣畅淋漓的补完诗句后,又干脆围绕教室后墙上的那幅画,写诗歌。一首一首读着,仿若春天一帧一帧的走出。

整节课只缘一首小诗,却让孩子们翻开了心灵所有的相册,去寻找最妥贴最纯净的文字,匹配诗,"组装"诗。

肖老师的心里装了什么就去设计什么课堂,所以他说"你怎么样,你的课堂就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肖老师凝视永嘉,于是有了一堂"山水永嘉,飞翔语文"的教学课;肖老师凝视短诗,于是课堂上就有了小诗的教学;肖老师凝视月亮,于是用"月亮"唤醒颓废慵懒的高三学子……生活给了肖老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2.携"生长力"的教学反思。

曾经,每个老师都被鼓励写教学反思,那时的反思写得热火朝天,可是过了不多久,又"风平浪静",一切归于平淡。那时如果要写,或是为了交"作业",或是为了赶"时髦"。很少真正为课堂而写,为自己的成长而写。

但是肖老师有反思的热忱,他的反思自带光芒,自携"生长力"。

他说:"最后的飞翔与其说是我带着学生飞翔,不如说是我代替学生飞翔,尽管他们已经准备好翅膀,真的,有时帮助也是一种扼杀。"他告诫自己,不可以替代学生思考,否则就扼杀了学生的成长。

他说:"我应该这样做---迎着她的目光,真诚的说:真好,你是在用心阅读家乡,那么就请你现场送出一句你写给家乡的美丽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行走在你的文字中,好吗?"他为自己的课堂完美"出谋划策",为的是让学生飞得更高。

他说:"只是,这样的改写为什么不让学生来完成?甘心做水草的更应该是他们,水底也是天空,摇曳也是飞翔,一个小小的填空,不仅仅是一种词语的简单替换,更是一次对家乡的瞬时阅读,一次对乡情的深情点燃。"肖老师严厉的批评自己,自己的替代毁灭了学生多少美的体验与能力生长。

他再教《逍遥游》,绝不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又走回老路,而是完全摒弃了原来的复杂的讲解,转向"大鹏"这一审美形象,"大鹏"是一个极妙的切入口,让学生反复的咀嚼文字,在课的最后,孩子们甚至自己也成了"大鹏"。

再教《孔乙己》,站在原来设计的基础上,披荆斩棘。勇于开出一条新的路,在"店内外"的"外"字上做足了文章,老课文要求教出深刻,又教出独特,在反思中一步又一步的向前。

这样的反思,是对教学细节的认真。是对学生成长的极为负责任。是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永不止步的追求。对一个个教学环节反复的咀嚼:学生是最好的状态参与进来吗?是否对学生的成长足够的好吗?还有没有最完美的设计?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一次又一次的改进。陶醉于发现,又陶醉于进步。于是学生们越来越好,于是老师也越来越好。

做乐于解剖自己,勇于探索前进的人,莫大快乐!

3.仁者情怀的教学等待。

曾经看见幻灯片一连打出三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说是给三分钟时间,期间老师不停地担心地提示、提醒,中断了刚要启动的思维,令人无法静下来思考,三分钟时间内,同学们在一种煎熬、焦急中寻找,待到向全班交换自己所思时,他们往往词不达意,或是答非所问,或是寻找参考书的标准答案。细究,你发会现这三个问题并没有引发同学们的真正的思考,他们只是在问题及答案中"滑翔"而过。

但肖老师有等待的仁者情怀。

上写作课"我找到了春天"时,他遇到了一群在春天里爱"闯红灯"的孩子,他们的私语和春天没关,他们不举手,不愿抬头,他们晃荡身子,嬉皮笑脸,甚至用脏话抱怨……这时,你焦躁了吗?肖老师相信"没有人永远是一块石头,而且,石头,也是能唱歌的",多多引导,多多等待,通过心灵上的引导,带领孩子们走过沼泽,完成了一次内心的觉醒后,更多的眼睛掠过春天的风景。在这堂课上,孩子们找到了春天。肖老师说:"你是怎样的?你的课堂就是怎样。"

面对孩子们的种种不如意的表现,肖老师不埋怨;面对孩子们跑题的答案,或是"不知道"的冷淡回应,肖老师不放弃;肖老师对自己说,慢慢来,耐心点,他心中想的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想的是如何从心灵上转换学生头脑中的"若无其事",他没有为台下老师看不到自己表现的精彩而着急,他没有为自己的教学进度无法正常推进而焦躁,他没有为学生不按自己的预设回答而怒不可遏……他始终平静,温和却坚定有力。学生从老师坚定有力的话语里,看见一个老师的"仁者"人格。表面上是学生的"阴谋"没有得逞,实质是学生的心灵在老师智慧的话语里,在老师温和的态度里已悄悄改变。

你愿意为了学生的心灵追上来而等待吗?

【篇五】

我的案头放着肖培东教授的一本专著《教育的美好姿态》。一打开,便不忍释卷。书中肖培东教授用十五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诠释着他的语文生命。尤其是独特的课堂设计,奇特的课堂手法,富有深意的追问,贯穿课堂的朗读竟然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我也终于明白:原来,这才是语文课堂正确的打开方式。

捧读新书《教育的美好姿态》,我内心的浮躁与萎靡被轻轻地涤荡,肖培东教授的文字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我带向一个神奇的地方。

“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肖教授的文字简洁、唯美,生动而有哲思,这开篇的文字就足以能够成为吸引我的理由。

我被深深地陶醉了!

我似乎是第一次瞬间发现文字的清丽,语文的美好,课堂的美丽。“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的确,只有阅读,才能滋养我的干瘪空洞;只有阅读才能稀释我的尴尬无力;也只有阅读才能治愈我的肤浅单薄。语文教学的起点是阅读,而我单薄的阅读只能拼凑出我摇摇晃晃的课堂。

《金色花》课堂上,语文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留给了训练,留给了作业,读不得法,读不动情,肖教授遗憾于课堂上爱的声音的缺失,他提醒我们在文字里去寻觅伟大辛苦的母亲,指引学生钻进母亲的温柔里,去感受世上一切美丽的感动,然后去呼吸泰戈尔的文字间弥漫的浓浓的爱的气息。

肖教授上《植树的牧羊人》,姐姐坐在他的课堂,安安静静,与学生一起读老人种树的细节,当年那一个个天寒地冻的冬夜,那一条条沙沙作响的黄泥路,那一块块飘香的小酥饼瞬时在课堂上苏醒。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此刻也变成了父亲的模样,脊背成弓,在荒芜的高原上孜孜种树,繁盛的枝叶绕住了他的白发,葱茏了子女的生命。

《春酒》课堂上,姐姐读:“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他的眼前又浮现出母亲倚门而立,孤苦地看着落日西沉,看着大树睡去,把荒芜的日子酿出春酒般的芳香。而那个望穿千山万水,终愿在静默的流年里守得一隅安暖的就是他和他的姐姐。

《请帮我发现我真正的原形》一文中,肖教授提醒我们:语文课,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老老实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发出真实的声音。对于语文赛课的求“新”、求“艳”,肖教授说:“一个不当的奖励会迷失前方的星辰,一次真实的落后则会崔放一路的花香。”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不必为追求完美而让细节残缺,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或许,这缺憾,就成了最可回味之处。语文教学,留下的应该是最真实的灵魂。

《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一文中,肖教授回顾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上的一个细节:千人会场,肖教授问了一个女孩“蹲”和“伏”能否互换位置,女孩一语不发,肖教授却没有放弃追问,换种说法问、轻托着她的手问,女孩始终倔强地不言不语,也不做“蹲”和“伏”的动作,肖教授故作冷淡地忽略她,却在下一个问题中听到了女孩细微的回答,肖教授立刻叫起她,她大声地重复了一次。我无数次被这样的环节感动——课堂上,老师没有居高临下的傲然,没有步履匆匆的赶进度,有的只是耐心的等待和真诚的关怀。正是因为有了“蹲下去”的情怀,肖教授的课堂上才会有学生一次次的“站立”。

“俯下身子蹲下去”是我应该努力追求的姿态。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听到最真诚的声音;只有蹲下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才会有最平等的对话。学生的挺拔需要垫着老师的清醒和谦卑。

肖教授的《世界,别与我争夺》,让我泪湿眼眶,《母亲,编个春天给你》我深深感动于他的真情和依恋。肖教授就是这样:他,有情义,有情怀,有情感,有思想。正如叶君在为他写的序言中写的那样:“培东的文字恬淡,情真意切,不事雕琢,却也不失华美。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他对日常人事细致的观察与深深的体悟。而只有心地柔软的人才能教好语文。”

很庆幸,在这个太阳横行的季节里,我遇见了《教育的美好姿态》,肖培东教授的文字正如一泓清泉,从我的心头缓缓流过。又在我贫瘠而干涸的教学生涯里飘洒起了一场霏霏的甘霖,滋润着我的语文生命。而教育也应该是一种滋润。

愿我们,都能和美好,结伴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