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应用材料 > 整改措施 >

意见建议

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布: 2022-10-09 09:20:06   阅读: 次 【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文章对高等学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等学校加强与改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041—02
1 高校国有资产基本情况综述

国有资产是国家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和依法取得的各种资产的总和。高校的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资产投资等。高校国有资产是国家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以前,高校实行的是国家高度集中的全收全支型管理模式,即“花钱伸手要,结余全上交”,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资金的来源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拨款发展成为以当地政府拨款为主,实现学费、科研经费、捐赠款、“三产”收入等多渠道的新格局。高校已经不再是单纯从事教学和科研进而逐步演变成集各种经济成分为一体的事业法人。 国家财政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国有资产和高校利用自有
资金、银行、贷款形成的各类国有资产已颇具规模。筹资来源和投资去向的多元化决定了高校资产结构的复杂化,因此完善和加强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对确保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在使用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而言,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资产管理薄弱,家底不清,产权不明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措施不确定,基础工作不规范,导致条块分割,资产安全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随着高校间的合并、重组与调整和高校内后勤、二级管理、财务、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等各项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学校合并初期,政府和学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人事、组织安排上,相当一部分高校合并时未对资产作全面的清点核查,而是简单地将资产在财务账上进行合并,造成新校的家底不清,账账、账实不符,高校在兴办“三产”时,没有明确界定双方的产权,如高校对校办企业投入的房屋、设备、土地等资产,企业长期无
偿占用,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资金占用不提资金的使用费,学校的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使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给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了隐患。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远远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之需,由于管理不善,给高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相应出现。
2.2 管理体制多,管理责权不明确

目前各学校普遍实行多头管理体制,即教务和设备部门管理用于实验、教学和科研的物资、器材和仪器设备,后勤部门管理房地产、一般行政设备,办公室管理车辆,图书馆管理图书资料等,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又涉及诸多的业务管理部门。

由于管理方法不统一,管理的责权划分不明确,同时缺乏强有力的指挥协调机构,使国有资产管理交叉重复,工作上相互制约,形式上都负有管理责任,而实际工作中职责不清,加大了管理的内耗,降低了管理效益。
2.3 约束机制不合理

由于对国有资产有关知识学习和宣传的深度、广度不够,一些领导和群众对国有资产概念不清,狭义的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固定资产,而对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专项资产、递延资产、长期投资等没有视为国有资产。再加上以往高校完全依靠财政拨款,一向重钱轻物,重用轻管,造成单位资产实际数目不明确,有些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筹安排,从而造成重复购置、随意购置、损失浪费的情况相当普遍,设备利用率也极低。在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上的混乱现象更严重:预算管理薄弱,购入资产无计划,不报批;自筹购买、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设备不上账。
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章立制,清产核资,明确权责,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3.1.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力度和决心,高校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改革原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设立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把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产权管理、效益管理结合起来,使责、权、利相统一,校领导设专人分管国有资产。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资产设备处)作为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机构,配备具备一定资产管理素质的人员并相对固定。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领导,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学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合法手续批准均不得自行处置学校国有资产,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在校内外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是管好国有资产的基础和保证。
3.1.2 建章立制首先要完善高校会计制度,进一步

修改预算管理、物资采购制度、基建投资预决算评审制度、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内容,规范会计行为,完善对外投资和接受投资、贷款和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及折旧的会计核算,减少因会计制度的缺失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2 理顺后勤改革和资产管理关系,实现“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节约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后勤的财务管理上采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这样在经济业务上有利于对后勤集团及下属各企业、中心起到监督、全面反映的作用,会计集中核算,由于会计人员一起办公,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处理及时、正确、口径统一,使得报表具有可比性,也可了解下属企业、中心的管理水平,发现差距加强监督、管理。
3.3 加强日常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约束机制,建设节约型高校
3.3.1 在流动资产管理方面要明确财务部门的管理责任,财务部门要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往来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防范坏账损失发生。
3.3.2 固定资产方面,①要完善采购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对提请购置的重要仪器设备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资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也避免资产的重复采购。对采购回来的资产由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验收,杜绝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产品。②要完善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资产投入使用后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要关注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确保资产能正常使用和性能完好,建立保管责任制,责任到人。③严格清查、报损制度,对资产的盘亏、报废按规定及时进行资产核销,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④完善资产的监督制度,监审部门要参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重点关注资产采购、使用、结存以及报废处置。⑤建议增加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为了正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并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以及盈余情况,笔者建议,可以借鉴现行企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折旧基金”科目,同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照资金的来源列支,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应将“累计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以便更为准确地列示固定资产的净值。这样,既可以客观反映出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实际耗费的成本,评价事业单位的业绩,又可以建立资产更新储备基金。
3.3.3 无形资产方面,要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防范无形资产的登记、评估、核算、开发利用等行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对无形资产造册,建账,保护知识产权,并努力对无形资产进行开发、利用,为学校带来收益。
3.4 确保国家投资主渠道的条件下,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高校购置资产主要是由教育经费支出为资金来源,而经费不足一直制约着学校对国有资产的投入,因此,必须转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在确保国家投资主渠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学校、单位、部门以及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另外,利用组织横向联合办学,科学技术产业化和运用法人资产组织合法收入等形式获得的资金,以及加强对外交流获得的各种基金、捐赠等,都可以作为对高校国有资产经费的有效补充。
3.5 规范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所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涉及学校的百年大计,涉及学校巨额资金的有效使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把办学成本、办学效益、资源整合、责权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创新等观念与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充分结合起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李四平.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教学与研究,2003,(5).
[2] 魏乾梅.建设节约型高校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会计之友,2008,(1).
[3] 张正体.加强管理,保证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5,(2).
[4] 陈婉.也谈高校后勤管理与节约型校园建设[J].教育财会研究,200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