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三篇】

发布: 2022-07-17 18:40:08   阅读: 次 【   

生产:汉语词汇生产: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生产:期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3篇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七条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十二条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第十三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十六条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

第二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二十九条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第三十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第三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三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三十五条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十九条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第四十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第四十五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第四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第四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第四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1]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第五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二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三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五十四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五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六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五十七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1] 

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第六十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第六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第六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六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六十五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六十六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第六十七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行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解除前款规定的措施。

第六十八条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第六十九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第七十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第七十一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第七十二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七十四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第七十五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1]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七十六条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第七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七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七十九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八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八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第八十二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第八十三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第八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第八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1]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以外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八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九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吊销其相应资质。

第九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九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第九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五)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

(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第九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二)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

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三)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四)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第九十七条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的;

(二)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三)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四)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

第九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一百零一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第一百零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二)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第一百零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零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一百零七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第一百零九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一十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1] 

第七章附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一百一十三条本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

第一百一十四条本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篇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 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A、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B、职工参与

C、政府监管 D、行业自律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下列哪些单位保证?

A、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B、生产经营单位的投资人

C、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D、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答案:A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要求正确的是 。

A、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B、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C、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D、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4、下列哪些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 B、金属冶炼 C、建筑施工 D、道路运输单位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 和 的意见。

A、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当地安全监管部门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6、从业人员在岗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后,应确保具备哪些知识技能?

A、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B、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C、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D、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7、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下列哪些事项?

A、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B、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C、要求承包单位、承租单位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

D、要求承包单位、承租单位支付安全生产管理费用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8、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下列哪些内容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时间、地点、内容 B、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C、现场人数 D、周边环境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下列哪些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停产停业 B、停止施工

C、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D、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0、行政处罚法的原则包括下列哪些?

A、公正原则 B、公开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 D、处罚法定原则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第五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11、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 相当。

A、事实 B、性质 C、情节 D、社会危害程度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12、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有哪些?

A、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B、扣押 C、责令停产停业 D、警告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13、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必须在法律规定下列哪些特定范围内规定?

A、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B、行政处罚的种类

C、行政处罚的幅度 D、行政处罚的程序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条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14、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下列哪些处罚?

A、限制人身自由 B、吊销许可证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答案:A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15、某市欲制定一项地方性法规,对某项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规可以创设下列哪些行政处罚措施?

A、罚金 B、没收违法所得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答案: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16、地方政府规章不可以设定下列哪些行政处罚?

A、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身罚 B、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A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17、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有哪些?

A、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院 D、受行政机关委托实施的机关

答案:A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18、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依据有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19、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后果的

B、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C、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D、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0、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应向当事人告知下列哪些事项?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

B、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C、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上级机关的意见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案:A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21、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必须遵照下列哪些程序?

A、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B、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及依据和享有的权利

C、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D、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十四条: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22、行政机关在作出下列哪些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警告

B、责令停产停业

C、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D、较大数额罚款

答案: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23、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千分之三加处罚款

B、依法拍卖查封、扣押的财产

C、划拨冻结的存款

D、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答案: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4、下列哪些属于被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条件?

A、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

B、当事人申请

C、当事人态度好

D、行政机关批准

答案:A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26、下列哪些措施属于行政处罚?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执照

答案:ABCD。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产、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7、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职能有法律规定

B、行政法规有完全的行政处罚设定权

C、地方性法规有除人身自由外的所有行政处罚设定权

D、部门规章只有处以警告和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设定权

答案:AD。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法律具有完全的象征许可设定权,且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法律予以保留,有关部门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权,必须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有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设定权;地方性法规有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设定权;而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仅有警告和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设定权。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具有行政许可设定权。

28、被授权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具有哪些要求?

A、具有公共事务管理的功能

B、法律、法规、规章的明文授权

C、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行为

D、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答案:ACD。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行管规定,被授权组织应当有如下特点:该组织具有管理公共事物的职能;法律、法规的明文授权;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行为;被授权组织独立承担法律责任。B选项中的规章并不能对行政处罚进行授权。

29、下列哪些情节适用从轻、减轻行政处罚?

A、甲15岁 B、乙主动消除危害后果

C、丙受他人威胁而违法 D、丁有立功表现

答案:ABCD。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适用情形有如下情形:1、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胁迫而违法的;4、有立功表现;5、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

30、下列哪些情节即使违法也不予处罚?

A、甲12岁 B、乙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C、丁有立功情节 D、丙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的

答案:AB。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情形有如下情形:1、不满14周岁的人有为法行为的;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并且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本题中C选项应当是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D选项是从轻、减轻行政行为的适用条件。

31、关于实施行政处罚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

A、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B、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手段

C、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D、行政处罚决定书最迟应当在七日内送达当事人。

答案:ABC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十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32、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哪些内容?

A、当事人情况 B、违法事实 C、处罚依据 D、救济途径及期限

答案:ABCD。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 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33、某县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为严格管理该县景区内导游的收费,下达文件规定,该县境内的所有导游需在一个月之内到该办公室申请办理该县导游人员特种作业证,违者予以警告或罚款。刘某未按照该规定申请领取该证,被该县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处以罚款200元。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若刘某在对罚款不服申请复议时一并对县政府文件提出审查申请,复议机关应当转送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B、该县政府的文件属于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处罚,有权机关应当依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

C、综合治理办公室若以自己的名义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刘某申请复议应以其为被申请人

D、若刘某直接去法院起诉,应当以县政府为被告

答案:ABC。A选项中刘某对做出罚款的依据不服的,可以与不服的具体行政行为一并申请复议,在复议机关有权处理时不需转送,只有在复议机关无权处理时才需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本案中,复议机关为上一级人民政府,其有权对县政府的行为进行处理,故而不需要转送;B选项中该县政府文件确属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处罚,但《行政处罚法》及《行政许可法》均为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如何处置,实际上有权机关只能根据《公务员法》等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C选项中,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只有法律、法规才可以授权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实施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因此该县文件无权授权给该县综合治理办公室行政许可权以及行政处罚权。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4、行政许可的原则包括下列哪些?

A、许可法定原则 B、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C、平等原则 D、高效、便民原则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 第六条: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3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A、陈述权 B、申辩权 C、法律救济权 D、国家赔偿权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36、下列哪些事项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B、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C、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D、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37、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

B、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C、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D、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上一级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38、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B、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C、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D、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39、下列哪些属于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

A、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B、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

C、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D、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答案:A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40、下列哪些情形,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A、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B、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C、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D、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4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A、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B、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C、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D、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五)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六)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42、满足下列哪些内容的应当依职权举行听证程序?

A、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B、涉及到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

C、涉及到申请人重大利益的

D、上级机关要求举行听证的

答案:AB。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需依职权举行听证程序的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二是行政主体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而涉及到申请人重大利益的行政许可需要申请人在被告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43、某旅行社使用欺诈行为取得行政许可,下列哪些选项为正确处理方式?

A、许可机关予以撤回

B、许可机关自行行使撤销权

C、许可机关予以注销登记

D、许可机关的上级机关予以撤销

答案:BD。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被许可人使用欺诈、贿赂方式取得行政许可的,许可机关及其上级机关可以予以撤销。而行政许可的撤回事由是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做出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二是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注销事由有如下:1、行政许可期满未延续的,该行政许可将自动注销;2、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4、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被依法吊销的;5、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44、下列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行政许可的撤销?

A、许可机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B、被许可人使用欺诈、贿赂方法取得行政许可的

C、许可机关违反法定程序

D、行政机关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许行政许可

答案:ABCD。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被许可人使用欺诈、贿赂方式取得行政许可的,许可机关及其上级机关可以予以撤销。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反法定程序,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许行政许可的可以有许可机关或者许可机关的上级机关予以撤销。

45、出现下列哪些情况,行政机关可以将行政许可予以撤回?

A、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B、做出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

C、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行政许可期满未延续的

答案:BC。行政机关的撤回是指行政机关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收回已经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导致行政许可撤回的事由有:1、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2、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在行政许可的撤回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合法权益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A、D选项属于行政许可的注销事由。

46、下列哪些情况出现会导致行政许可的注销?

A、行政许可期满未延续的

B、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C、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被依法吊销的

D、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答案:ABCD。行政许可的注销有如下事由:1、行政许可期满未延续的,该行政许可将自动注销;2、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4、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被依法吊销的;5、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7、下列哪些商品,消费者无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A、消费者定作的

B、鲜活易腐的

C、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D、交付的报纸、期刊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48、消费者协会履行以下哪些职责?

A、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进行调查、调解

B、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

C、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D、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49、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向法院起诉或根据与经营者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0、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下列哪些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中国消费者协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

C、在设区的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

D、在县级城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A、商品存在缺陷的

B、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C、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D、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5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A、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B、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C、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D、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53、经营者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赔偿损失。

A、停止侵害 B、恢复名誉 C、清除影响 D、赔礼道歉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54、广告中不得含有下列哪些内容?

A、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B、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C、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D、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55、下列哪些产品不得作广告?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放射性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品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五条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作广告。前款规定以外的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作广告。

56、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哪些内容?

A、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B、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

C、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D、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医疗机构比较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二)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

(三)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医疗机构比较;

(四)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7、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哪些内容?

A、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B、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C、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D、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二)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三)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四)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

(五)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58、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哪些内容?

A、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B、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人士、用户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C、说明有效率

D、违反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二)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人士、用户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三)说明有效率;

(四)违反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9、酒类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哪些内容?

A、诱导、怂恿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

B、出现饮酒的动作

C、表现酒的酿造工艺

D、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等功效

答案:A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诱导、怂恿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

(二)出现饮酒的动作;

(三)表现驾驶车、船、飞机等活动;

(四)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

60、下列关于房地产广告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房地产广告中,房源信息应当真实

B、房地产广告中,面积应当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

C、项目位置可以用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所需时间表示

D、房地产广告在发布前应当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查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房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当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

(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

(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

(四)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61、下列哪些情形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A、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B、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

C、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D、在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建筑控制地带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设置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二)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

(三)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四)在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建筑控制地带,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设置的。

62、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具有下列哪些侵权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在广告中损害未成年人或者残疾人的身心健康的

B、假冒他人专利的

C、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服务的

D、在广告中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名义或者形象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之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一)在广告中损害未成年人或者残疾人的身心健康的;

(二)假冒他人专利的;

(三)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服务的;

(四)在广告中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名义或者形象的;

(五)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63、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条件是 。

A、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 B、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C、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64、下列哪些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A、假冒行为 B、商业诋毁行为

C、引人误解虚假宣传行为 D、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九条、十一条、十四条规定。

65、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降价销售的竞争行为中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有哪些?

A、新进入者大幅度降价销售鲜活商品

B、季节性降价抛售

C、大幅度降价处理库存积压商品

D、新进入者大幅度降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以迅速获取大量市场份额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销售鲜活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66、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经营者不得从事的活动?

A、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B、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C、利用有奖销售让利于民,处理库存商品

D、利用5000元以内的小额抽奖,销售推销商品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67、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行使的职责有哪些?

A、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

B、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C、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D、检查与本法第五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务资料,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务资料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行使下列职权:

(一)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二)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三)检查与本法第五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物。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68、经营者进行价格活动,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A、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

B、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制定价格;

C、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

D、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进行价格活动,享有下列权利:

(一)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

(二)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制定价格;

(三)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

(四)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

69、下列哪些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A、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B、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C、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

D、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一)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

(二)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三)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四)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70、以下属于价格部门行政处罚措施的是?

A、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C、责令停业整顿 D、吊销营业执照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规定: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71、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 。

A、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B、依法设立

C、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

D、 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利益关系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九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二十条规定: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72、就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 。

A、直接向产品的生产者查询 B、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C、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D、提起诉讼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73、产品或者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B、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C、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限或失效日期

D、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74、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哪些情形,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A、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B、不符合在产品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C、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D、不符合在产品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75、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哪些情形,不承担赔偿责任。

A、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B、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C、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D、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76、销售者承担的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

A、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

B、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

C、由于销售者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

D、销售的产品来源不明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7、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协商解决

B、经调解解决

C、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78、张某不服A市B区旅游局的行政决定,可以向下列哪些机关提起复议?

A、A市人民政府 B、B区人民政府 C、A市旅游局 D、B区旅游局

答案:BC。A市B区旅游局属于B区政府工作部门,也是A区旅游局的下级部门,故A市B区旅游局既要接受B区人民政府的行政领导,也要接受A市旅游局的业务领导,故张某可以向B区人民政府和A市旅游局两个单位申请复议。

79、某县旅游局对导游刘某进行处罚,刘某不服该处理结果申请行政复议,其复议机关应当是下列哪些机关?

A、该县人民政府 B、该县旅游局

C、该市旅游局 D、该市人民政府

答案:A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80、某县两旅行社采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拉拢顾客,县工商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两旅行社处以罚款十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在处罚决定书中写到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议机关应当为该工商机关的上一级工商局

B、申请复议期间为15日

C、如复议机关做出维持决定,受处罚旅行社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期限为15日

D、对处罚决定,受处罚旅行社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法院起诉

答案:CD。A选项中,复议机关为该工商局的上一级工商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所以选项中说应当的说法错误,故A选项排除;B选项中,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受处罚单位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15天,但《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法律规定超过60日的从其规定。可见申请行政复议的一般期限是60日,其他法律也可以做出例外规定,但是只能比60日长,不能比60日短,可见B选项错误。

十、治安管理处罚法

81、甲、乙、丙、丁四人在旅游景区寻衅滋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哪几个人应不予处罚?

A、甲不满14周岁

B、乙的违法行为特别轻微

C、丙事后甲主动消除违法后果,且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D、丁为精神病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答案:A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予处罚。B、 C选项属于减轻处罚的事由。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82、某公安局认定导游陈某违法,对其拘留15日并处罚款5000元。对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对陈某的处罚决定书应载明处罚的执行方式

B、如陈某要求听证,公安局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C、陈某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陈某的意见

D、如陈某对拘留和罚款处罚不服起诉,该案应当由某公安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答案:ABC。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即对人身又对财产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被扣押或者没收财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上述行为均不服的,既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诉法院可以一并管辖。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83、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法定程序后,视其危险程度,可以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哪些约束措施( )

A,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

B,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

C,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D,不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

答案:AB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 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约束措施:(一)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二)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三)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四)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五)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公安机关保存。

84、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哪些保护措施 ( )

A,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B,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

C,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D,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

答案:ABC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三)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四)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85、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在进行安全背景审查时,发现某安保人员有不适合情形,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手段?

A、调整工作岗位 B、通报公安机关 C、及时采取逮捕措施 D、立即做出开除决定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86、某景区发生恐怖事件,下列哪些措施是合理的处置方式?

A、封锁现场和周边道路

B、设置临时警戒线

C、在该景区内实施互联网、无线电、通讯管制

D、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恐怖事件发生后,负责应对处置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可以决定由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对处置措施:(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二)封锁现场和周边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在有关场所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三)在特定区域内实施空域、海(水)域管制,对特定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检查;(四)在特定区域内实施互联网、无线电、通讯管制;(五)在特定区域内或者针对特定人员实施出境入境管制;(六)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七)抢修被损坏的交通、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八)组织志愿人员参加反恐怖主义救援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九)其他必要的应对处置措施。

87、在公共旅游区域内,实施下列哪些恐怖活动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

B、宣扬恐怖主义

C、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 D、煽动实施恐怖活动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8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

A,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B,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ABC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条的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89、下列属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有 。

A、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B、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C、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D、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答案:ABC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90、海关监管的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实施哪些行为( )

A、开拆; B、发运; C、抵押; C、转让。

答案:ABC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更换标记、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

91、根据我国海关法的规定,担保人的哪些财产、权利可以用于提供担保?

A、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货币;

B、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单;

C、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D、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保函。

答案:AB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担保人可以以下列财产、权利提供担保:(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货币;(二)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单;(三)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保函;(四)海关依法认可的其他财产、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92、为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哪些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 )

A,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B,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C,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D,运输和交付控制。

答案:ABC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四)运输和交付控制。

9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对生产经营者是否遵守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哪些措施?( )

A,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B,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C,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D,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答案:ABC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94、某景区内的餐馆为游客提供的饮食中使用了“地沟油”,可能构成下列哪些罪?

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B、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C、非法经营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AB。“地沟油”犯罪属于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非食品原料,检测出有毒有害成分的,成立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检测出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成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95、某景区的食品供应商实施下列哪种行为的应当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A、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B、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掺入禁用的农药的

C、使用含有瘦肉精的饲料养殖供游客食用的猪肉的

D、利用“地沟油”成产“食用油”的

答案:ABCD。上述四选项均为正确选项,其在本质上均为可能对人体产生有毒有害的抽象危险,其客观行为不属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96、旅游服务者实施的下列行为之中,哪些是食品安全法所禁止的行为?

A、生产、销售超限量使用食品调价及的食品的行为

B、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的行为

C、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行为

D、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成产食品的行为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97、景区食品经营者应当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B、保持食品成产经营场所的环境整洁

C、餐具、饮具应当在使用前洗净、消毒

D、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98、如果景区食品经营者在发现所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的,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立即停止经营 B、通知生产经营者 C、通知消费者 D、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由于食品经营者的原因造成其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召回。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的,应当提前报告时间、地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99、景区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标明食品的名称 B、标明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

C、标明保质期 D、标明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100、景区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B、及时报告

C、为保证景区秩序,可以缓报

D、采取自救措施,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再行报告

答案:A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101、来自国外监测传染病流行区的外国旅客进出我国境内,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发给就诊方便卡 B、实施留验或者采取其他预防、控制措施 C、及时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D、暂不予管理

答案:AB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患有监测传染病的人、来自国外监测传染病流行区的人或者与监测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区别情况,发给就诊方便卡,实施留验或者采取其他预防、控制措施,并及时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各地医疗单位对持有就诊方便卡的人员,应当优先诊治。

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办法

1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办法》的规定,禁止进境的印刷品及音像制品有 。

A、含有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

B、含有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

C、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D、宣扬邪教、迷信的;

答案:ABC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办法》第4条规定:载有下列内容之一的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禁止进境:(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攻击中国共产,诋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五)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六)宣扬邪教、迷信的;(七)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八)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九)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十)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一)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禁止进境的;(十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通过。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自起施行,共章条。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4.为了加强工作,防止和减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5.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或者,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
8.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明确各

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9.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0.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权利。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B.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C.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A.主要B.全部C.全面
3.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宣传挂图C.安全警示标志
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
6.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A.安全生产教育B.安全技术培训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7.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A.起诉B.检举C.仲裁
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进行审查。
A.安全生产条件和级别B.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C.安全生产形式和程序
9.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
A.执法证件B.监督执法证件C.监督证件
1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