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什么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发布: 2022-09-30 09:20:11   阅读: 次 【   

2008年9月1日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首次提出生命教育这一全新概念。企业要形成安全文化,首先也要把安全问题提升到攸关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因为唯有生命的价值,才能把不同的价值观统一起来。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SARS危机,举国上下齐动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对象,痰不乱吐了、垃圾不乱倒了,不良的卫生习惯不见了。一时间,大家卫生和公共安全观念高度统一了。要形成安全文化,还要把安全当成一种责任。我们可能都听说过,日本人在进入餐厅时,首先不是看菜谱,而是看安全通道是否通畅,这就是日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只有把安全作为自己的责任,才能发现自己工作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理念为魂,重在内化“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精神文化。分析各类事故发生的背后,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深人人心,遵章守纪没有形成一种群体的自觉行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各级管理者重视安全理念的认知和内化。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责任抓安全,扭住安全不动摇,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任务、安全与家庭、安全与法律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要钱不要命”的问题,使广大员工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违章就是违法,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的观念,把安全的价值观落实在安全管理之中,根植到职工心灵深处。

责任为基,重在固化“人人为安全负责”的管理文化。有一个故事讲道,一个司机如果开车走在悬崖峭壁边上,往往不会发生车祸,相反,如果开车在平坦的大路上反而容易发生车祸。这说明,事故能否避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重视程度。实现本质安全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用心管理。记得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的情节:一家合资企业,日方管理人员教工人如何摁电门。一工人走过去就摁,尽管没有摁错,可还是遭到管理人员的喝斥。他要求工人在摁电门前态度要恭敬——不是对他,而是对电门,接着是静思片刻,思索是先按哪一个电门,以及去摁的规范动作。他像军训似的一遍一遍地训练工人。所以说,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就是不简单”用在安全管理中同样也是不简单。

实现本质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还在于用脑管理。用脑管理就是要杜绝口号,要把问题一次性解决掉。要学习“请将梯子横放”故事蕴含的管理哲理:在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的一个角落,因为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有人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人,他们特意在旁边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有一天,外方来该厂谈合作事宜,留意到了这个梯子及旁边的条幅,驻足良久。他们建议将条幅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前一个条幅是一个提醒,后者则将“梯子有可能砸人”这个安全隐患彻底消除了。这个事故告诉我们,安全管理需要互助、需要互动,需要从沟通中解决、从指导中明白、从负责中感动,让员工明白安全管理不只是安保部门的事,是大家的事,不是给谁过不去,而是为了过得去,形成全员上下安全管理共振线。

养成为本,重在外化“人人保安全”的行为文化。企业良好群体安全行为的形成,离不开企业良好的物质、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更离不开职工个人行为规范的养成。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悠久的化工企业,在杜邦没有复杂的安全考核制度和严格的考核体系,安全是全体员工主动的意愿和习惯化、标准化的行为,“铅笔尖朝下插在笔筒内,以防伤人;不大声喧哗,以防引起别人紧张;骑车时不听“随身听”;打开的抽屉及时关闭,以防人员碰撞;上下楼梯,要使用扶手等这些细节都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正是这种规范化、人性化安全习惯行为和氛围,保证了杜邦公司20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200余名学生、百余名老师在1分36秒内,都有序地撤到了操场上,无一伤亡。这正得益于决不把训练当形式,走过场,学生在危险发生时应当采取什么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导向为势,重在强化“安全靠大家”的物态文化。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预防性的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这方面被称为史上最牛的校长叶志平为我们提高很好的借鉴,除了学校坚持开展安全疏散演习,还有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叶志平校长的一个固执的行为,那就是连年累月地想方设法加固学校的教学楼,把这座楼上原来华而不实却又非常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了轻巧美观而结实的钢管栏杆,又对整栋楼动了大手术,重灌水泥,把原来22根37厘米的承重拄,都加粗到了50厘米。这座建筑时只花了17万元的楼房,光加固就用了40万元钱。正是由于经过加固教学楼巍然不动,给学生疏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如果说安全投入是必须的,那么安全环境的营造同样必要。2001年我曾到瑞士苏黎世,在马路上到处可以看到丢弃的烟头,但旁边就是垃圾箱,我就想瑞士人的素质也不过如此,后来从知情者才得知真相,并不是瑞士人素质不高,而是为了安全,因为垃圾箱里面有易燃物品,把烟头直接扔进里面,容易出现隐患,直接扔到地上,尽管不太美观,但可以及时打扫,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却更加可靠。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就是安全文化,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机制,将实践中提炼出指导企业的规律和精华,迅速放大成为整个组织行为,在企业内部固化、共享、传承,打造一支看不见的手,编制一张无形的网,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定势,延续安全生产的灵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