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建阳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 2022-12-08 18:20:07   阅读: 次 【   

——2013年1月9日在建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建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袁仁旺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建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九届五次、南平市委四届三次、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武夷新区建设,全力打好“五大战役”,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1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10.2亿元(净增2亿元),增长23.4%,成为南平市第二个突破10亿元大关的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7.1亿元(净增1.6亿元),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增长2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42.5%;外贸出口1.55亿美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11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9474元,增长14.6%;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6.4‰;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年度节能减排指标按要求完成。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南平各县(市、区)前列。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服务新区力度加大。武夷新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行政核心区落户建阳南林。全市上下思想上、行动上与南平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规划、产业等方面与武夷新区全方位无缝对接。不讲条件,不讲困难,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保障建设等工作,累计完成征地4.2万亩,拆迁面积3.3万平方米。南林核心区场平工程全面展开,新区南林大道、南林大桥、将口大道、将口大桥、滨江西路等市政配套设施和海源新材料、派森家饰等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五大战役”成效显著。实施“五大战役”重点项目150个,总投资335亿元,完成投资86.4亿元,43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25个省、南平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筹措高速、高铁项目资本金1.5亿元,宁武高速建成通车,京福高铁加快建设,全市拥有6个高速落地互通,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西区生态城完成投资9.3亿元,拆迁12万平方米、平整台地2000多亩。投资21.5亿元的建发城市综合体项目顺利推进。投资2.8亿元的三市联盟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坚持择商选资,签约“三维”项目30个,总投资165亿元,动工建设23个。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深化产业梳理,大力培育机械电子、生物化工等支柱产业。努力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全省率先推出小微工业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全年新增工业贷款7.2亿元。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新上增资技改项目16个,总投资17.6亿元,其中投资5.6亿元的和泉生物医药中间体项目,一期已试生产;投资1.6亿元的青松股份第二条樟脑生产线已投产。全市规模企业达124家,亿元企业达36家。年初南平表彰的179家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中,建阳占37家。青松股份、武夷味精列入“省百家重点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青松及图”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武夷丘苑”、“仁山葡萄”、“亚亨及图”、“亚欣及图”荣获省著名商标。商贸更加繁荣,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市场经济主体已突破万户。金茂广场4万平方米商业城近期可部分试营业;御景湾五星级酒店正准备内部装修;月亮湾五星级酒店、欧蓓莎家居建材市场、闽北农机交易市场等都已动工建设;10家汽车4 S店和武夷汽车城等项目正在推进中。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实施城建重点项目63个,完成投资33.6亿元,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投资1.5亿元的潭山公园广场综合项目即将竣工;占地93亩滨溪公园已开工建设;启动潭城街道璞石、溪源绿色试点村和西郊绿道建设,建成卧龙湾、溪源、塔山公园、潭山公园等多条绿道,长达20多公里;完成造林绿化6.2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评验收。完善城市路网,东桥东路“白改黑”、严墩至新村环城公路竣工通车,双向六车道的人民西路春节前可完成,考亭大桥动工建设。完善人民路立面改造。继续实施夜景工程,建成城区至建阳南互通口路灯。整治夜市摊点,建成占地1.2万平方米美食城。规划建设职教中心、市立医院、潭山公园、滨江公园地下停车场,可提供车位共518个,有效缓解机动车停放难问题。严厉打击“两违”,实行全天候水电讯巡查管控制度,共组织72次集中打击、制止活动,拆除“两违”建筑3万多平方米,查处非法买卖土地案件13起,刑事立案9起,移送起诉22人,将91户“两违”当事人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放各类支农补贴5543万元。实行森林、水稻、农村住房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茶叶、果蔬、食用菌等实现增产增收,收购烟叶12.6万担,建阳桔柚、建阳白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阳被评为“中国特色竹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规模农业龙头企业达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9家,小湖富民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整理41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500亩,治理水土流失1.6万亩,烟基工程完成投资2838万元。完成水库除险加固6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个,修复水毁工程151处,总投资9196万元的樟布灌区水源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建设农村公路52公里,实施安保工程156公里,改造危桥8座。小城镇改革试点顺利实施,水吉镇建成双塔公园,开工建设水吉大桥;麻沙镇建成游酢文化广场,开工建设滨江公园、集镇防洪堤等项目。黄坑、书坊、回龙等乡镇在实施“六个一”工程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黄坑镇率先建成闽北第一条乡镇“白改黑”街道。19个中心村加快建设,将口芹口、莒口河坝、麻沙长坪、童游中心村规模均在200户以上。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2.5%以内。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4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预期目标。提高干部职工津补贴标准并从2012年1月开始兑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到人均每月1499元。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2所农村敬老院、2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人优待证》。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1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6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112人。清欠农民工工资7559万元。完成农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00户。历年累计4749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全部开工,建成1811套,配租配售率达94.9%。开通城区至水吉公交线路。社会建设和谐进步。强化科技创新,评为“省第五届科普先进市”、“省知识产权强县”。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21 %,竣工27个校安工程,创建32所标准化学校,职教中心、曼山小学、曼山幼儿园、水东幼儿园、实小扩建等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村级卫生所,顺利通过国家消除疟疾试点县(市)考核验收,被评为“省卫生城市”。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麻沙卫生院综合大楼加快建设,市立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开始内部装修。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在南平市前列,荣获“全国阳光计生示范单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加强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回龙、书坊2个文化站、60个农家书屋、68个村级农民健身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率达94%,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全面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家园清洁行动、水土保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深化“平安建阳”建设,被命名为“省平安先行市”。政府工作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媒体的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54件,政协委员提案100件,办复率100%。全面推广电子政务,启动网上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就办”,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191项。深入推进治理庸懒散工作,效能告诫11人。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纠正违规用车42辆。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心”,对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实行标前审计,已审计项目11个,节约资金684万元。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加强与各民主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人事、编制、对台、工商、税务、金融、统计、人防、老龄、残联、地方志、档案、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建阳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省、南平市驻潭机构和驻军、武警、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建阳发展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速度、质量与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没有形成,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城乡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仍较困难;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现象较为突出,城市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够强、抓落实效率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市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发展目标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前三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积极融入武夷新区发展大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主动迎接高铁时代,全力打好“五大战役”,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建设更有实力、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美丽建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3%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完成减排指标。在实际执行中好中求快,争取经济实力在全省山区县(市、区)中有更大进位。确定上述发展目标,是实现“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后发崛起、加快赶超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对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融入大局。树立主战场意识,全面服务和融入武夷新区建设。抢抓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南平绿色发展、支持武夷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主动作为,力求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二是坚持自加压力。要在全省的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来提升思路,以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举措来推动发展,致力把建阳打造成为未来闽北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让建阳青山常绿、碧水长流、生态永存。四是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永葆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五是坚持城乡互动。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关键,突出规划引领、文化为先、环境改善、体制创新,统筹抓好绿色城市、特色乡镇、优美新村建设,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努力建设美丽建阳。六是坚持民生为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有限的财力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事,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抓重点求突破,增强发展后劲加大项目策划。认真分析国家和省、市投资导向、产业政策和扶持重点,创新思维谋划项目,勤对接、勤跑动、勤跟踪,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围绕中央和省上支持绿色发展出台的各项政策,策划实施一批有特色的绿色发展项目;围绕高铁时代到来,策划实施一批与高铁配套衔接的交通、旅游、城建等项目,确保与高铁同步投入使用;围绕南平千亿旅游产业、千亿食品产业计划,策划实施一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力争新增储备项目120个以上。加快重点建设。集中精力打好“五大战役”,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35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1亿元。重点抓好京福高铁建阳段、西区生态城、朱子文化园、青松股份松节油深加工、和泉生物二期、武夷起重汽车、南平驾校等23个省、南平市重点项目。对重点项目实行“五个一”管理,加大协调和督查力度,确保每月有重点项目开工、每月有项目竣工。大力招商选资。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立足资源、产业和区位特点,紧紧围绕“功能布局、投资强度、建设进度、优惠政策”四要素,从引资到选资、从大招商向招大商、产业链招商转变,做到规模、质量、效益并举,实现大项目、好项目有实质性的突破。加强“三维”项目对接和洽谈,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力争全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工业(旅游)项目60个以上。全力征地拆迁。加快推进武夷新区、新岭产业园、朱子文化园、城市收储地块等重大项目的征迁工作,保障重点建设。坚持以“民”为本,做到“和谐征迁”、“依法征迁”。完善征迁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算好成本账、政策帐、预期帐,有效化解征迁矛盾。强化服务保障。健全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用地、用电、用工等各种问题。推行项目服务“代办制”,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坚决打击阻工闹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扫清一切障碍,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二)抓龙头铸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强支柱产业。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围绕机械电子、生物化工等支柱产业,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招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武夷味精、兴华啤酒、京泰茶业等为龙头,引导同类企业、关联企业抱团扎堆、集中集聚,促进农产品就地深加工,着力打造“百亿食品产业”。加快建设新岭专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和泉生物、亚亨动力等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支持碧全家居、水吉锻压件、鑫泉木业等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融资等方式,实现快速扩张,打造成新“五南”式企业。争取实现1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做大中小微企业。鼓励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潜力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扩能升级,加速成长壮大。突出抓好庄禾竹业、武夷白鹭、武夷沥青等34个企业技改增资项目。争取新增规模企业10家以上、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12家以上、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以上。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和打造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扶持亚亨动力、龙翔科技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安达电器、白塔山茶业等9家企业争创省著名商标,京泰茶业、泰和竹业等6家企业争创省名牌产品。(三)抓质量重品位,做精做美城市强化城市规划设计。规划是个好东西,规划编制不好没本事,规划执行不好没规矩。要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四规融合”。强化城市风貌、景观和建筑设计,促进“山、水、城、人”的自然和谐相处,把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中,彰显特色和品位;聘请一流设计队伍和名家大师,参与重要地段的公共建筑和重点区域的景观设计,争取把每一个新建的公共设施都建成旅游景点。增强城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提升品味,安排实施62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224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64亿元。加快“北接西拓”战略,全力推进西区生态城、朱子文化园、印象考亭项目开发。大力推进考亭大桥、生态城迎宾大道、七贤桥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全面推进城市“六个一”项目建设,力争在年内取得明显成效。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方针,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常态化。注重城市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大力整治沿街洗车、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扩大城市一级保洁范围。强化公共停车场等设施配套,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执法,严厉打击“两违”,整治违法建房、违章装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四)抓特色夯基础,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稳粮增效措施,建设xx万吨储备粮中心库,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烟叶、茶叶、桔柚、葡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落实烟叶种植5万亩;实施省级现代茶叶县项目,建设生态茶园3700亩,小湖水仙茶基地800亩,新植茶园6000亩;争取实施省级现代花卉基地县项目,建设回龙坤中、莒口上布千亩苗木花卉基地;推进水吉 “国家蔬菜标准园”、莒口“国家葡萄栽培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强农产品注册商标和标志产品申报和保护。推广农业“五新”示范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率、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0%。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争取新增龙头企业13家以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兴修民生水利,计划完成投资3.2亿元。开工建设童游排涝站、水吉防洪堤等闽江上游建溪四期防洪排涝项目;实施潭溪、后崇溪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由源溪、黄坑、小湖防洪堤;加快莒口樟布灌区水源工程,推进徐市罗山、崇雒水库、小湖东鲁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实施水吉后井、漳墩松源、回龙陈坑等4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个,保障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徐市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书坊、小湖土地整理3700亩。完善农村路网,建设205国道回龙服务区,实施通自然村公路硬化30公里、安保工程177公里,改造将口松柏、崇雒古佛桥、莒口大桥等5座危桥。持续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加快白茶埠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围绕居住社区化、就业多元化、保障社保化、村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五化“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4%,到“十二五”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突出以城带乡,加快中心村镇道路、绿化、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新农村。深入推进小城镇“六个一”项目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打造一批森林人家、茶庄、果庄、农庄。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搬迁项目,引导偏远山区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集聚,引导农户建房在严格规划的前提下采用斜面屋顶。(五)抓转型优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商贸物流业。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着力引进大型商贸服务企业,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客运服务中心、农资连锁配送中心等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抓好海西汽车物流中心、武夷客运站、果品批发市场、欧蓓莎家居建材市场、闽北农机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业。以高铁时代为契机,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构建与“大武夷旅游”产品互补、线路互连、客源互享的格局。加快西岸国际度假村、中国武夷(建阳)4A级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卧龙湾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争取御景湾五星级酒店、金茂大酒店尽早开业,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培育发展城郊乡村游,建设武夷丘苑生态观光园、台湾热带水果园、嘉禾生态休闲养生园等示范点,推动农业种养、加工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主动参与闽、粤、赣三省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发展以太阳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积极发展金融业。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引导更多的商业银行进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农行大楼建设。完善政银企互动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重视企业信用环境建设,争取金融机构更多的信贷支持。积极扶持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六)抓民生促和谐,增进人民幸福感办好为民实事。坚持执政为民,认真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让群众享受更实惠的民生工程、更全面的社会保障、更均等的公共服务。统筹做好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逐步提高保障的覆盖面和层次水平。实施低保提标扩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150元/月,人口占比提高到4%;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350元/月,人口占比提高到4.3%。强化社会养老服务,推进社会福利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力度,落实库区移民后扶政策。完成农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00户,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200套。积极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发展社会事业。做好省级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7个校安工程,完成5所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2所城区幼儿园,改建3所乡镇幼儿园,建阳二中争创“省二级达标高中”。强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成南平二院、市立医院综合大楼、潭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推进市疾控中心、精神病院、儿童医院建设,改造和提升小湖、回龙等4所卫生院。建设村级健身点56个。全面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提升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妇女儿童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档案馆建设。推进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数字影院、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广告策划、影视公司、文化传媒等文化企业。扩大朱子文化、建窑建盏、雕版印刷、建阳工笔画等地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打造富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确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安全和事故灾难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确保百姓饮食、用药安全。重视网络舆情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疏导公众情绪。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七)抓环境保生态,建设美丽建阳构建绿色屏障。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溪河两岸以及一重山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推广不炼山造林,完成植树造林6.6万亩。科学调整树种结构,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严禁新上或扩建以天然阔叶树为原料的木材加工项目,全年商品材出材量控制在23.4万立方米以内,并按10%的比例逐年递减。保护资源环境。坚持集约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好森林、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加强土地、林地使用审批管理,确保耕地和林地占补平衡。综合治理“青山挂白”,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严禁在禁采区设置新的采石场,严禁在禁坟区新建坟墓。严格河道采砂、弃土弃渣监管,强化麻阳溪、崇阳溪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工业企业、畜禽养殖、生活垃圾、污水等重点污染专项治理。加强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使建阳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空气更清新。建设美丽家园。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市,大力实施“四绿”工程,深化“环境优美乡镇”、生态乡镇、村创建活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力争宜居社区、绿色廊道、生态水体形成系统。以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为载体,倡导全民植树绿化,大力实施“绿化、美化、花化、彩化”工程,在房前屋后、小区院落种树补绿、见缝插绿,乔灌结合、立体绿化,涌现出更多的绿色庭院、绿色机关、绿色社区,逐步让建阳成为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的五彩潭阳。以考亭璞石、溪源绿色村庄整治建设为示范,大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突出“三清六改”,把农村打造成具有优美田园风光的绿色乡村。实施高速高铁、国省道沿线两侧房屋建筑立面改造、绿化及景观提升和山形水体生态修复,打造快线景观通道。对四个入城道路沿线房屋屋顶逐步进行“平改坡”,提升城市门户形象。推进西郊绿道建设,打造休闲运动、田园观光慢道。(八)抓作风提效能,建设负责有为的政府改进作风。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摒弃形式主义,改进文风会风,减少迎来送往,着力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始终把“民”字放在心上,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继续践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大力弘扬实干精神,说实话、干实事、重实绩、求实效,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部署的工作、安排的任务,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廉洁干事。厉行勤俭节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做好建设工程、土地出让、资产处置、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建阳正站在更高起点上向新的征程迈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振奋精神,拼搏创业,务实发展,为建设更有实力、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美丽建阳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