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关于加快黑龙县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发布: 2022-12-09 18:10:05   阅读: 次 【   

当前,全民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需求日益旺盛,旅游活力全面迸发、旅游热度不断提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已成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黑龙作为全州旅游资源大县,肩负着阿坝中部旅游崛起的重大使命,加快全域、全时旅游发展关系到群众福祉的增进,更关系到县域经济实力的持续壮大,加快旅游发展、推进旅游富民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黑龙旅游呈现五大特性  

    秉承自有特色、优势资源,黑龙旅游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大力关心与支持,树起了“大冰山”旅游响亮品牌,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与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旅游相比,热度不高、发展迟缓、动力不足依旧是我县旅游发展最大实际,产业推动呈现出“五大特性”。  

   (一)起步较早、发展迟缓,人气增量螺旋式攀升。纵观旅游产业兴起,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卡龙沟开发为标志的初始期,以达古冰山开发为标志的提升期,以灾后重建、精品旅游村打造为标志的恢复期,以激活冰山彩林游为标志的加速期。旅游起步至今,已历经21个年头,走过了开发、停滞、提升、壮大的艰难过程。从1992年接待游客3000人次,增长到2013年67.7万人次,提升了225倍,取得可喜的成绩,人气增量在21年间实现了螺旋式的攀升。但与全州兄弟县相比,我们的旅游产业层次不高,纵向比较可喜,横向比较堪忧。以2012年为例,游客接待量仅是早7年发展旅游九寨沟县的九分之一,是同时期发展旅游理县的三分之一,对全州旅游贡献仅为2.5%,呈现出“起步较早、发展迟缓”的特点。  

(二)资源富集、独特性弱,资源特点同质化突出。全县境内共有自然风景区5处,人文景区、景点4处,有国家4A级景区达古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国家级雅克夏森林公园、极地大本营三奥雪山,以及亚洲面积最大的彩林等著名景点。汇集了色尔古藏寨、芦花会议遗址、徐向前指挥部,“卡斯达温”歌舞、“阿尔麦”多声部合唱等民俗景观、文化资源。冰川、雪山、彩林、钙化景观等资源要素齐备,类型较为完整。但资源本身价值相对较低,稀缺性、垄断性特点不足。例如,达古冰山景区虽有雪山、冰川、彩林、湖泊、藏寨、野生动植物等元素,但景区核心资源冰川,因全球气候变暖而退化严重,更多展现冰蚀地貌,其余雪山、湖泊、藏家等资源与周边景区同质化明显,比山不够锋利、比水不够清澈。  

(三)投入较大、产出较少,旅游发动机引领不够。旅游开发一般常态下,更多表现出的是投入越大、产出越大,引领作用越强的特性,九寨沟景区开发就是这样特点,仅2012年景区旅游收入就达10亿元。但在我县旅游发展中,州、县两级投入了大量资金,却为收到良好效益。达古冰山景区开发,州级财政相继投入8亿元资金,引进奥地利先进索道,建设景区道路、游人服务中心、冰山国际酒店等设施,改造提升茂黑公路,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在灾后重建中又投资2.7亿元,实施了渔卡旅游公路提升、精品旅游村寨、达古冰山景区修复、色尔古藏寨升级等工程,倾力推进旅游发展。与10.6亿元的旅游投入相比而言,每年7000余万元的景区收入,远远低于投入水平,旅游产业引领经济发展,带动致富的发动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四)基础完善、经营粗放,设施精细化管理滞后。经过多年较高强度投入,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保障体系。省道302线的提升改造,雅克夏雪山隧道贯通,并成功提升为国道347线,旅游进入性有了较大提升。旅游导视系统的完善,游客出游较为便捷。两大景区达古冰山、卡龙沟,景区道路、游人栈道、游人服务中心等设施较为齐全。但因旅游人气不旺、热度不够,旅游季节性较强等因素影响,为控制管理成本,景区聘用服务人员不够,旅游公司运营车辆较少。卡龙沟景区虽成立管理局,但人员编制少,景区设备修缮、维护力量薄弱,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基础完善与经营粗放矛盾凸显。  

    (五)愿望强烈、信心不足,角色扮演者意识淡薄。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中,无论是各级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参与层面,都形成了激发旅游活力的共识。通过县委、县政府大力宣传引导,群众对壮大旅游、参与旅游的认识都有了一定升华,特别是县城芦花镇以及色尔古藏寨、卡龙镇才盖村、沙石多乡核心彩林区,群众因旅游而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因旅游而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因旅游发展而受益匪浅,参与旅游、从事服务的热情正不断激发。近5年时间民间资金相继投入,新建了87家宾馆。泽盖风情小镇、卡龙镇才盖村自行提升住房,打造了89家乡村客栈。但因对旅游资源价值信心不足,民间资金投入力度较小,城区现有宾馆中除冰山国际大酒店属星级酒店外,都是星级以下酒店,接待水平低、服务意识差,民间资金没有“大手笔”之作,提升服务意识淡薄,人人都是旅游人的浓郁氛围还未形成。  

    二、黑龙旅游面临三大突出问题  

   (一)旅游通道可进入性较低,影响游客深度体验。交通作为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影响游客对一方资源的综合评价。虽然取近年全县交通事业取得一定成绩,但“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地质隐患多”依旧是制约旅游突破的最大瓶颈。一是旅游通道承载力低。虽为全州腹心地带,却不具备枢纽功能,国道213线、317线绕县而过,境内仅有一条山重三级、四级标准的省道线,道路等级低,宽度仅为7.5米,车行流量不高,通行能力差,大量自驾游客进入受限。二是库区绕坝路制约明显。全长22公里的毛尔盖库区绕坝路,V形嵌入交通路网,路基沉降、边坡崩塌、滑坡等隐患达到33处,加之绕坝道路标准低、弯道多、坡度陡,直接影响游客出行的安全感、舒适感。三是发展差距正不断拉大。原省道302线虽调整国道干线,但近期暂无提升改造的可能。建设中的汶马高速、成兰铁路以及规划中汶九高速绕县而过,通道差距、承载等级正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二)旅游业态要素不尽健全,影响旅游幸福指数。受过去人气较、热度不够影响,六大要素发展长期滞后。“吃”不够特色。境内84家餐饮企业和个体户中,仅有2家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餐饮企业和1家藏餐美食企业,餐饮行业特色不突出、不鲜明,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特色化的餐饮需求。“住”不够舒适。89家宾馆、6700个床位,仅有一家星级酒店,住宿同质化、服务低端化明显,舒适程度较低。“行”不够便捷。境内景区与景区之间未能形成旅游环线,从事旅游运输的车辆较少,非自驾游散客出行不够便捷。“游”不够轻松。景区内部的景点相隔距离较长,游客进入后仅是走马观花式体验,景区核心元素、真正魅力展现不够充分。”不够欢乐。本地特色旅游产品种类较少,没有主打拳头产品,又无特色旅游购物中心,仅有6家从事特色产品销售的个体户,难以满足游客购买特色产品的需求。“娱”不够开心。景区自身娱乐项目开发不够,游客景区逗留时间短、消费低,加之境内休闲娱乐设施少、种类少,游客参与度、体验度不高。  

(三)充分整合资源力度不够,影响产业联动发展。一方面,境内达古冰山、卡龙沟景区相距80公里,且又不处于一条旅游干线,资源整合难度较大。同时,两大景区分别为州、县各管,旅游发展、宣传定位、客源互送等方面步调不一,管理机制不畅。冰山彩林、钙化景观、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科学配置,整体效益发挥不好。另一方面,旅游作为三次产业相融互动“催化剂”、“润滑剂”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产品深加工规模较小、种类较少,仅有圣洁食品有限公司1家从事特色产品开发。农副产品就地转化、就近销售量小,三产带动一产提升、推进二产壮大能力较弱,产业间资源整合、相容互动程度不高。  

    三、进一步加快旅游科学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盘点资源分布,黑龙旅游推进全域、全时、多元旅游发展要件已经具备。务必理清思路,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在产业融合上兴举措,推进旅游经济加快发展。  

(一)实施“一个规划”,理清思路引领发展。围绕《黑龙县全域全时旅游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指导旅游科学发展。以“最近的遥远”为线索,理清“文旅相融、以文促旅、一三互动、以旅带农”的旅游发展思路,激发旅游产业“发动机”、“催化剂”作用。并以此思路为指导,着力构建“一核心、两走廊、三景点、四品牌”的发展新格局。推进以达古冰山为核心全域景区开发,带动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文化、红色文化两大走廊发展,实现卡龙沟、色尔古藏寨、三奥雪山三大次级景点突破,着力培育“冰山彩林游”“藏家乡村游”“红色文化游”“户外探险游”四大品牌,发展自然之旅、体验之旅、休闲之旅、探险之旅。  

(二)集成“两大元素”,整合资源稳步发展。明确“梦幻冰山、多彩黑龙”的形象定位,突出冰山、彩林两大核心要素,将其作为旅游发展主要竞争力,推动景区开发,加快资源整合,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将达古冰山景区中冰川、雪山元素作为主打,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突出冰川科考价值,展现大陆冰川的形成、发育、消亡过程,充分挖掘冰楔石、冰蚀湖的魅力,突出“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品质。围绕“彩林”这一主线,将达古冰山彩林、奶子沟彩林、卡龙沟彩林、三奥雪山彩林作为一个整体,串联民俗文化游、生态观光游、登山徒步游三大旅游路线,加快达古冰山、卡龙沟、色尔古藏寨、三奥雪山等景区资源融合,形成黑龙旅游内环线。  

   (四)采取“三大举措”,倾力营销提升知名度。围绕冰山、彩林、文化等资源特色,实施“品牌营销、整合营销、重点营销”三大举措。实施品牌营销举措,切实深化“梦幻冰山,多彩黑龙”形象定位,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宣传的主打品牌,制定专项营销方案,着力打造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实验区,作响黑龙旅游影响力;实施整合营销举措,在全州层面借助大九寨、大草地、大熊猫品牌影响力,组建阿坝州旅游整体营销联盟,实现市场共育、市场共补、市场共拓、营销资源共享,借势发展旅游。在县级层面整合达管局、旅游局等多方资源,实施统一营销战略,合力提升旅游知名度;实施重点营销举措,立足自有产品定位,实施重点市场营销梯级发展战略。与各界媒体合作,利用新兴媒介平台,重点突破成渝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拓展东南沿海、港、澳、台等市场,开拓日韩、东南亚等旅游市场。  

    (三)畅通“四大通道”,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抢抓当前国省干道路网调整机遇,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畅通旅游通道,提升公路等级,为游客旅行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道路保障。深入落实“畅通东西、打通南北、上档升级、覆盖乡村”的交通发展思路,实施“3个1小时”经济圈发展目标。将原省道302线调整国道347线,力争将黑松路、黑理路调整为省道经济干线。完善达壤路旅游标志标牌,实现1小时到达红原机场,全面承接大草原游客。争取重点项目,实施茂黑路三改二工程,实现1小时达到成兰铁路。把握国家交通扶贫机遇,打通黑理路,实现1小时达到汶马高速,构建“3个1小时”经济圈,弥补道路等级较低的缺陷,融入全州大九寨精品游线和川西自驾游线,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五)突出“五大保障”,凝聚合力保障发展。一是注重组织保障。进一步充实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成立规划、协调、营销、督导等几个工作小组,围绕旅游发展,推进工作落实,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大力发展旅游。二是注重人才保障。建立旅游人才引进长效机制,聘用经验丰富、善于营销的优秀人才。强化与高校协作,安排部分资金,在2至3个高等学府,建设旅游实验基地,吸纳优秀大学生赴黑龙从事旅游行业。三是注重投入保障。将旅游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旅游配套设施、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职业培训、重点旅游商品研发、县内景区管理等等方面定期投入机制。制定旅游发展激励措施,在引入入境游客、建设星级酒店、建设购物市场等方面给予适当奖励。四是注重机制保障。以贯彻实施《旅游法》为契机,制定《黑龙县旅游行业管理办法》,抓好旅游市场的监管。强化景区管理协作,加强与达古冰山管理局、大冰山公司定期沟通协调,建立联席工作机制,整体推进旅游发展。五是注重氛围保障。开展全域、全时、多元旅游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建立定期宣传机制,以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刊专栏为平台,构建宣传旅游网格化模式,提升全民参与旅游意识,努力营造家家重旅游、人人懂旅游的生动氛围。  

   (六)完善“六大要素”,创优环境推动发展。针对旅游要素不完善的实际,成立政府主导旅游发展集团,搭建吸引民间资金的平台,推动六大要素完善。实施住宿行业错位发展,引入著名酒店集团公司,收购达古冰山国际酒店,打造五星级服务品质,承接高端旅游市场。推进四星、三星酒店建设,规范泽盖村、羊茸村、才盖村乡村客栈,建设部分露营设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住宿需求。推动餐饮、购物、娱乐等要素集成发展。围绕景区布局特点,打造国道347线、渔卡路两条餐饮、购物带,建设一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突出的主题餐饮酒店,开发特色食品,留住游客的“胃”。在芦花镇、色尔古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打造精品旅游购物街,留住游客的“心”。以购物街为平台,深度开掘以“卡斯达温”为核心文化资源,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组织游客参与文化体验,留住游客的“魂”,构建餐饮、购物、娱乐体系化的发展模式,让黑龙成为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高原旅游新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