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教育厅长在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发布: 2022-12-25 16:30:32   阅读: 次 【   

继2007年全省建设教育强省工作会议后,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对建设教育强省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鼓劲、再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全省教育战线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务必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着力实现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新跨越。

一、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的使命感

建设教育强省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选择,是三湘父老的热切期盼,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全省教育系统要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变为自觉行动,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着力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一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正面临后发赶超、科学跨越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将教育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把加快推进教育强省放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紧紧围绕教育强省目标,着力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教育综合实力,积极为推进“一化三基”、加快富民强省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二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大省向教育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要把我省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任务十分艰巨;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省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正视差距,勇于承担责任,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自觉担负起建设教育强省的神圣使命,加快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教育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三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

建国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湖湘文化浸润下,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先后创造了桃江重教兴学、汨罗素质教育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经验,并积累成为湖南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新的历史时期,全省教育系统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思想从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破除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推进教育制度创新。特别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本地本校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有地区特色的建设教育强市(州)、教育强县(市、区)之路,着力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着力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

当前,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已进入攻坚关键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握主攻方向,突破工作难点,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制订与完善教育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决定到201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关键还在于有一个好的规划,并有分阶段的目标和措施。为此,省政府成立专门班子,开展专题调研,认真起草了我省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即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草稿,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反复修改,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并结合国家《规划》制定情况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相应做好本地本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与修订工作,特别是各市州、县市区要加强分类指导与统筹管理,因地制宜调整本地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目标措施明确、责任分工明晰与进度安排明了的实施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包括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州)、教育强县(市、区)。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的进程中,重点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和突破口,制订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将其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各类专项资金投入,按年度完成建设任务,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太差的问题;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城乡之间教师合理有序流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因此,要加大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逐步解决城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同时,要采取过硬措施,有效保障弱势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主要是继续实施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加快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实习实训基地,加快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好县级职教中心,并以此为依托着力整合县域职教资源,进一步提升中职发展水平;加强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订单式培养,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紧密对接、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取得突破。主要是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当前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规定〉的通知》(湘教发〔2009〕3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重点是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严格规范教学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业总量、考试频率和各类竞赛活动;不准学校成建制为学生补课,不准教师为所教学生有偿补课和家教家养;特别是各地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依据和评价、奖惩教师的主要标准。五是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力度,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特别是要配合有关部门调整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设立职业教育教师专项培训经费,启动中职“双师型”教师特岗计划,加强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启动高校机构编制核定工作,实施好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和我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充实高校教学和科研队伍。六是着力提升教育贡献水平。各高等院校要按照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为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实施好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智力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重点支持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我省在中部地区与泛珠经济圈中的自主创新优势;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助推“弯道超车”、促进科学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全面提高教育强省建设工作水平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建设教育强省的主力军,务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建设教育强省的总体部署,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建设教育强省工作新局面。一要把会议精神贯彻好。这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全省教育系统要加强组织,精心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部和教师,真正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并转化为建设教育强省的实际行动。二要把配套措施落实好。

近两年来,为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义务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建立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我厅也先后下发了30多个相关配套文件,今后还将陆续出台一些配套措施。这些配套文件是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工作的重要政策保障,我们要积极争取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结合工作实际,把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抓紧落实到位。三要把部门工作协调好。建设教育强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我们要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积极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要主动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作,积极争取落实教育投入、税费减免、环境优化等各项政策措施;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努力为推进教育强省创造良好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