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三篇】

发布: 2022-05-27 08:01:02   阅读: 次 【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 小论文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 小论文3篇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 小论文篇1

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精神追求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持久的教育动机和工作积极性,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怎么会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理想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就教师自身来看,有三个因素对其职业责任感有显著的关系,那就是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教学工作的成功期待和教育效能感。教师工作积极性与教师教育效能感、价值期待和学校客观状况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学校的客观状况,显然学校的客观条件越好,风气越正,人际关系越融洽,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当然,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是非常多而且复杂的,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又是很难控制的,如:我们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人们对教育工作的看法;我们处于“穷国办大教育”的状态,国家很难一下子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学校的客观状况、提高教师的教育效能感、设法提高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成功期待等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这三个方面的改进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教师的人格,既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教师身上的不同组合,使教师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又是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教师个人身上的内在表现,它反映在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教学风格中,表现在德育的环境里。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大家经常提级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学生们都把自己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他们的态度、情趣、品行,也会是一言一行、笔迹等。一个班级的班风,客观的说就是其班主任人格的放大,一个学校的校风也是其校长人格的扩展。教师的人格成为师德的有形的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令;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

“爱”应该是教师道德的核心。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由于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花费很大的心思。然而,热爱学生的心理又是每一个教师必不可少的。

我理解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的行为。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无私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等等。因此,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教师需要追求卓越精神 

     淡泊是一种心境,非淡泊无以明志;简而言之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总之有了热爱的品质,教师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保有职业的激情,才能不断地进德修业,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和创造!

     卓越是一种精神,非卓越无以辉煌。

      淡泊是内心超脱尘世的豁达。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淡泊者须有云水气度松柏精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从从容容、宠辱不惊、淡泊宁静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灵空调。

      卓越是以智慧和胆识卓拔于天下,高瞻远瞩而不鼠目寸光,富有远见卓识而不俯仰随人,在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中展现真正属于人的高尚品质。追求智慧之博大、精神之富有、品德之高尚,乃是一种属于大写的人的生命雄风。

      追求卓越绝不等于追逐名利。是在智慧和勤奋的基石上,对生命雄风的高扬。用辛勤的汗水洗涤生命之光彩,以卓越的智慧折射生命之光的璀璨,在血与汗的洗礼中向卓越不断迈进,历尽千辛万苦无怨无悔,这是追求卓越的伟大风采。

      追求卓越是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人,与生俱来就是卓越的,生命从诞生开始就有卓越的品质。人都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的卓越者,是在竞争中的胜利者,都是物竞天择,卓越辉煌的天之骄子。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必定是充满自信、勤奋忘我、拼搏进取的人;一个追求卓越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图强,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民族。

      在追求卓越的生命进程中,淡泊宁静不失为调适心境、平衡身心的一种方式。人的一生可以平淡,而不可平庸,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不断进取是唯一明智的选择,而碌碌无为、不思进取者将在茫茫的人海中,一落千丈。矢志不移者在逆流中,从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丰富智慧,孕育卓越,让人的生命不断进击、不断在攀登中享受开拓和创新、引领先锋的快乐。

       追求卓越是真正的王者风范,英雄本色!淡泊的柔情滋润着追求卓越者的刚毅,卓越的激情之火也是由淡泊之心境予以调适,惟有卓越之果与淡泊之心刚柔相济,方能造就潇洒、绮丽的人生。

追求教师职业的幸福

  看过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读者,可能对书中描述的那位组织部长刘世吾印象颇深,在他看来,工作“就那么回事”。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在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岗位呆的时间久了,和刘世吾持同样观点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在专家看来,这种现象叫职业倦怠。用教师的话说,就是对工作缺少一种激情。

  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多个职业压力较高的职业中,教师职业是其中之一。黎明即起,在学生的升学期待中,在家长的殷殷期望中,在学校的量化考核中,在专业的不断研修中忙碌,每天的生活紧张得像上足了弦的陀螺,高速运转着。

  职业压力给自己带来诸如心理、生理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影响,有时,这样的影响是负面的。

  因压力而倦怠。宫贤平等人将教师职业倦怠时的表现概述为: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到了下班的时候,感觉已经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早晨起床时感觉很疲乏,因为不得不面对又一天的工作”;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觉得近来记忆力有下降的趋势”和“从事这份工作以后,变得比以前烦躁易怒了”。

  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效果。教师压力过大造成的一些不健康情绪,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身心健康。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有了精神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追求中来,就有了工作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体现越高的职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大、越强。

  一个国家的精神叫国魂,一支军队的精神是军魂;那么,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什么?我们理解是师魂!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为此,教育部师范司、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从今年5月开始,到9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师职业精神”的大讨论,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教师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一起为教师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一句话,就是一起感受做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实现自我的自觉超越。

  具体而言,就是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专业的职业素养、坚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职业信誉、深厚的职业情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尊贵的职业尊严和不可推卸的职业责任……从大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规范、职业操守等,都可以囊括到教师职业精神的范畴中来。当然,这样的理解还不全面。我们希望在讨论结束的时候,中国教师应有的若干条职业精神就概括出来了。

教师职业倦怠知多少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长期的压力和倦怠不仅造成教师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影响着教学水平。为此,我们对辽宁省的650名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结构、发展特点、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学背景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81份。

  调查显示,从总体上来说,高倦怠水平的教师比例最小,而低倦怠水平的教师比例较大,说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还不十分严重。同时,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使教师具有高度的个人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积极情绪,有助于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减少了教师去人性化问题的发生。

  中倦怠水平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中比例最大,中、高倦怠水平的教师比例加起来超过了低倦怠水平的教师比例。这说明已经有相当比例的小学教师具有职业倦怠的倾向,如不加以有效的调节和干预,很可能就会导致情绪的低落,个人成就感的降低,因此,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成熟教师倦怠最强

  研究结果表明,16年-20年教龄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知识枯竭维度都达到最高峰。

  这类教师已经进入事业的成熟阶段,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已经非常丰富,能够较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并且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也使他们更懂得如何去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懂得及时调整和充实自己,因此也就不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而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在去人性化维度得分最高。教龄较短的教师可能是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还不知道怎样爱学生。并且工资也不太高,容易产生去人性化的现象。

  介于这两个时期之间的中间段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们的期望高,但是这种高期望常常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会导致他们产生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感觉,工作满意度低,进而失去对工作的热情,职业倦怠感也油然而生。

  所教年级也影响倦感

  在知识枯竭维度,小学一年级和四年级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教师。一年级教师大多数是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年龄的关系,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缺乏敏锐的感知和迅速接受的能力,因此容易表现出知识枯竭。而小学四年级教师知识枯竭得分高于其他年级教师可能是因为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发展的一个转折,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信任教师、崇拜教师,而是带有选择性地评价教师,甚至有时候对教师产生怀疑,使教师产生知识枯竭感。

  倦感城市普遍高于乡村

  全体被试中,城市教师307名,乡镇教师274名。结果表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城乡差异。

  在职业倦怠总分以及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知识枯竭的三个维度上,城市教师得分均显著高于乡镇教师。

  乡镇的生活水平比城市低,小学教师的收入在乡镇而言已经属于高水平,因此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城市是一个大的文化中心,要求教师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也远比乡镇高。城市教师不但要教书本上的知识,还要组织许多课外活动和多种多样的技能学习,耗费的精力远比乡镇教师多,因此城市教师面对的竞争和压力明显高于乡镇教师。

  男女教师倦怠各有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在情绪衰竭、知识枯竭维度,女教师的平均分高于男教师,而在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男教师的平均分高于女教师。

  很多女教师需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再加上本职工作,耗费的精力通常更多。她们没有时间进修或学习,因此情绪衰竭和知识枯竭程度较高。但女性生来就具备温柔和耐心的天性,比男性更加适合小学教师这种亦师亦母的角色,因此去人性化得分低于男教师。

  此外,教育的滞后性也不符合男性干脆决断的办事方式,导致男教师的工作满意感和积极性不高,个人成就感降低。

不同教师境界不同

  教师职业精神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意义,在我看来,教师可以分为四类:充满激情的教师---他们通常是满怀激情的年轻教师,但这激情往往是带着几分学生气的。这类新教师想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可惜的是,现实往往不似想象中那样简单。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思考有关教师职业精神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教师职业精神的概念是激情而又模糊的,但他们职业精神的可塑性是最强的。

  得过且过的教师---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有了资历,不免吃起了老本,在工作中固步自封起来。这类教师常感叹职业的枯燥乏味,倦怠之情溢于言表。什么“德智体”,什么“尊重学生的主体”,什么“原生态”……统统漠不关心。

  这种教师需要正面的激励、引领,促使他们提高人生境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资历丰富的名师---他们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拥有许多的成绩和荣誉,但仍在不断地学习、积累、进取,仍在探索他们认为应该探索的,追求他们认为应该追求的,坚持他们认为应该坚持的。这类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楷模,是真正的师魂。

  入错行的教师---这类教师根本不热爱教师职业,他们觉得教师不能挣大钱,还得天天千篇一律的对着一群毛孩子。可他们也没有辞职的勇气,成天浮躁不堪。

  更有甚者,利用学生为自己“谋福利”。学生是自己赚钱的工具。尽管这种人是极少数的,但他们不仅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也耽误了学生。

  无论您是哪类教师,只要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铭记拳拳的爱心、强烈的责任心、执著的进取心,这些永远是我们教师职业的灵魂精神。

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

  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却能走上知名的“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当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的主持人问纪连海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时,他说,自己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来做。在他看来,工作有两种:一种是职业,一种是事业。而当中学教师就是他的事业,而不是职业。

  一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说,把职业当工作,往往一事无成;把职业当事业,往往成就非凡。

  的确,如果你把职业当职业,你想到的就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就是挣钱养家……你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待遇不公、升迁无望等而生出诸多的怨言和愤懑,也会有不如意、不称心的感觉。于是你的工作就变得无奈、被动、消极,即便快乐也痛苦。

  而当你把职业当作事业时,工作便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会愿做、想做,会有强烈的求知、求好欲望。在工作中,你就会主动开拓、奋发进取,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

  你不会为得失所困,不会为名利所累,也不觉得有工作之苦。一切不顺利你都会坦然面对,你的生活也就处处充满了阳光,其结果自然与前者大相径庭。

  当你只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任务的活动时,这就是一种“打折扣”的教育。你没有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为较高的事业追求,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这一职业的忠诚。

  教师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用事业精神支撑自己,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谓。

信念篇:要有“守摊”精神

  “守摊儿”是邯郸市的一句方言,是评价人的一种标准,它诠释了恪尽职守、踏踏实实的含义。而当好一名教师,我认为就要有点儿守摊儿精神。

  教师要守好摊儿,就要有自己的教学品牌。同样的是快餐,肯德基日进斗金;同样是饮料,可口可乐享誉全球!作为一名教师,品牌就是有一门教起来呱呱叫的学科。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教师要教好自己的学科,才是捧这个饭碗的保障!像于漪、魏书生这样的名师,一提起名字,我们都会肃然起敬。为什么?课教得好!课就是他们的品牌。

  当然,为了这一摊儿,教师要起早贪黑,要废寝忘食,但是这一切都很值!教师守摊儿,就要像在路边摆摊儿做生意一样,关键在于守在摊前,不放弃每一宗生意,细水长流,积少成多!

  守,是课前认真备课,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方案;守,是出满勤,干满点儿,给学生作好表率;守,是认真地批改作业,决不放过学生的一点差错;守,还要放弃自己的好恶,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守,要收敛自己的脾性,耐心和笑脸才是教师的通行证;守,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守住学生。

坚持独立很重要

  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有很多要求,比如,有爱心、责任心、要宽容、公正……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精神。

  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在培养目标上,必须要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健全的人,促使学生全身心充分、自由地发展。对一个教师来说,既要关心学生的分数,更要关心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一些人只关心金钱、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缺乏一颗平常心;一些家长则希望子女出人头地,能赚大钱;一些学校则盲目应试,只凭分数看学生。但这些都不是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教师不能因为社会、学校、家长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独立的教育理想。

  对教材、教法的选择教师同样不能人云亦云,也要保持其独立精神。教材、教法都不过是教师教学的工具,选择他们的主动权应该在教师手中。明智的教师不是教教材、用教法,而应该是用教材教、用教法教。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背景和习惯,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选择也侧重不同,所以即使是教同样的内容,每个教师的课堂也应该是独具风格、各有魅力的。教师应该发扬独立的精神,融合自己的特色,给学生最丰富、有效的课堂。

当个好教师

  新时期教师职业精神应该如何弘扬?我想借中国教育报“教师职业精神”论坛,提几点感想,说几句祝愿,与教师同行们共勉。

  好教师对工作最热心。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热心工作的人不会感觉疲劳,工作最有责任感。

  热心工作的人不会把工作当成负担,也不需要他人的监督和奖赏。教师要管好一个孩子、教好一个学生是不容易的。好在教师们都是热心肠的人,为孩子忙里忙外,从不计较。因而我祝愿,祝愿教师队伍里更多一些热心人!

  好教师对同事最虚心。学校里可谓人才济济,精英云集。好教师要学习竹子的风格---节节虚心节节高。谦虚的人往往勤奋好学;谦虚的人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谦虚的人会团结同志,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我祝愿我们教师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虚心,虚心的人永远是事业的强者。

  好教师对自己最有信心。教育事业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的知识日新月异,也会不时地遇到各种新困难、新问题。为此,教师们要树立信心,接受挑战,主动地去攀登自己理想的高峰。我祝愿教师们都能信心百倍,精神振奋,事业有成!

  名人名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荀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资治通鉴》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夏丐尊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叶圣陶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毛泽东

  ◆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法国]卢梭

  ◆“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英国]洛克

  ◆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

  ---[德国]第斯多惠

  ◆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前苏联]赞科夫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 小论文篇2

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精神追求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报告有这样一句话: 人类最后和最美好的

希望之一就是教育,而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是教师。 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教师承

载着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完善人格,传承文明,发育自身的神圣使命。 他的行为举止、 个性特征不仅影响一代代的的学生,也影响着社会。良好的师德要求教师 敬业爱岗、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这既上师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 只是在现代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教师如果要 正其身”,就要有一份高尚的职业理想。它是

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也是教师有高尚师德的支撑点。

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在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 上产生的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 抱负和追求。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

的选择和向往,也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追求的事业成就或奋斗目标。 它是教师献身于教

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如诗人般地爱做梦, 喜欢憧憬明天。教师走上工

作岗位以后,因为有对职业的憧憬,就会为自己设置一个奋斗的目标。目标一旦确立, 工作中就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就能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从 而感受到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人们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我们是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 新时代对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叶澜教授认为,未来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 立足于现时代,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育

人为本,立德树人,使自己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文明行为修养。我们要以热情、坚 定、同情、关爱、耐心、自制等品质献身于事业, 坚持既做到培养人、 教育人、引导人、 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要明确教师是教育 的主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育好人的根本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参与教科

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由 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化,变 教书匠型”教师为 专家型”教师。

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有爱,你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做到诲人不倦; 有爱,你能心中装着每们位学生, 能真正做到不仅从学习上关心他们, 还能从生活中关

心他们;有爱,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荣誉感,积极地投身到教育 事业中去;有爱,你才能在艰辛的教育工作中寻找真正的教育幸福。 只有我们的孩子心

怀理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马克思曾经指出: 作为确定的人,现

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教育职业责任感让我们把教书育人当作

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成教育的天职,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

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 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明确教师的劳动是

什么?作用又是什么? 传道,授业,解惑”是最为基本的职责,两千多年来,教师都是

作为文明的传承者而存在,中国的教育创始人 一孔子也曾说 诲人不倦”。撇开传统的

观念不说,单在现代,我们就得是用自己的知识,人格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 形成良好的人品,学到丰富的学识及技能,学会生存,与人合作,交流等等。教师不仅 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 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

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师者,人之模范也”。古语云:得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

其身不正,虽会不从”。学校是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它要求教师用自身的知识、信 念和个性去影响和感召学生。教师要教育,就要有他优秀的榜样, 要用心灵去工作,用

自己的高尚情怀和人格魅力, 去不断地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个同学心中的学习智 慧,自尊心与自信心以及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

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 也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我们应该对社会期待进行 自我角色认同,不要把教师群体过分地神圣化,看似天上的神仙, 不食人间烟火。应该

明确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 充满爱心和责任意识是师德的灵魂, 从而以巨大的

热情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和创造,开拓新的教育之路,让 太

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名副其实,更焕以光彩。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识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个合格的现代

教师师德要达到高境界, 被学生悦纳和尊崇,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基础。 新时代下,我们

要具有科学、哲学的理论修养;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理 论;要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 对学生强有力的生活、就业指导能力;理解和

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要具有创造性接受新事物、 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做到兼

收世界文化精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的能力;同时, 还要具教育

管理能力;独立自修能力及健康的身心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身的

学识修养。时下正在进行的阅读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学生阅读,教师也要进行阅读。从 知识层面到教育管理,都要熟悉。从丰富的知识海洋里, 吸取我们所需要的养料。使自

己的丰富学识成为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正所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

心向往之”。

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崇高的职业理想使教师在创造教育的社会价值同时体验 自身价值。职业实践过程中,教师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相应的责任、 道德内化为个人的

内在需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个人得以满足的价值选择, 并始终不渝的坚持它。这恰如杨

启亮教授所说的: 内在价值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充实与幸福的主体体验境界。在这样的

境界,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都体现为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终极目标。 ”

作为教师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对教育工作热爱、忠诚,不顾一切执
着追求,就像教育的老前辈陶行知先生那样, 为教育不顾一切无私奉献。一个教育工作

者如果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和无限的热爱,那么他就会把心思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中,埋头工作,刻苦钻,孜孜以求。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本着 爱”的情感。我们

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做到爱生如子。宽严相济, 宽严有度,把我们的爱通过我们平时

的工作释放给学生,做一个大爱无边的老师。

总之,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无论是对社会、 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本人都具有极其重

要的教育价值。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实现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的永恒的追求。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 小论文篇3

精神的追求作文


  充饥的面包是物质的,而有品味的去欣赏生活则是精神的。小编收集了精神的追求作文,欢迎阅读。
  精神的追求作文【一】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喜欢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深沉的意义是它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我们大家奋发向上的精神。不信?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啊!
  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曾经,我很讨厌学习,因为它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好辛苦,好累。我常常幻想:如果人一出世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该多好呀!然而,世界上是没有这么“美味”的免费午餐。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我才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回想起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研究镭时,经历了“千千万万”次的失败,都毫不丧气,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竟说:“虽然失败,起码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失败途径!”
  我想,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人就应该要有学而不厌.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后,我对学习便是产生浓浓的兴趣了。
  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记得在一次测验中,我竟然拿到了全班第1名,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为此,我兴奋极啦!可是,快乐并不长久。我发现,老师改多我8分了。那么算一算,我不就排到第五名去了?哎……难道好事就遇不上我吗?
  刹那,一只恶魔浮现在我脑子里,它用狠狠的语气对我说:“笨蛋,蠢猪,你不去告诉老师不就行了吗?那你不就能在第一名稳坐如山了吗……”我想了想,觉得似乎有道理。顿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哦!是我脑子里的天使,它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嘿!主人主人,不能这样做,荣誉算什么?人重要的是内涵,一定要诚实……”恶魔和天使吵了起来啦!在矛盾中,我竟然听了恶魔的话。
  此后的几天,我心里一直毛毛痒痒的,好像干了什么通天坏事一样,连自己都不能宽恕自己。我知道了,是那“分数”做的怪。最后,我鼓起万分勇气向老师说明一切,呵呵!老师不仅原谅了我,还夸了我呢!
  没错,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真不容易,常常会有人为一时的利益撒下谎言。朋友,要知道,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回来,它比利益更珍贵,它,便是诚信精神!我愿排除万难,只求“清白”。
  瞧!我说的有道理吧!
  精神的追求作文【二】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首《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的追求。是的,追求美好,追求精神之梦,是我们每个人审美的需求。
  追求莲的高尚纯洁。周敦颐所赞美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成为莲的品格的内涵。莲的“入污不染”的精神让人钦佩,让人学习。无论是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多少仁人志士用莲的精神实践自己人生的价值。周恩来,陈庚大将军;当代的公安战线上的截毒战士,还有许许多多的带着特别任务深人恶劣环境的英雄,他们坚守自己的节操,一尘不染。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极少数人身处党和人民给予的职位上,却干着为犯罪分子打开绿灯的勾当。这与具有莲一般精神的大写的人实在是相形见绌。
  追求梅花的矢志不渝。梅花不仅“香自苦寒来”,而且“愿落尘泥碾作尘”。追求这种境界是多么的高洁、伟岸。梅花知道要使自己能够开放,必须经过夏风秋雨的艰苦磨练,然而,为了那一刻的美的绽放,更要经受住严寒的考验。因此,我们要学习梅花的那种坚定的信念,和为之而奋斗的过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因此,梅花“化着春泥”的谦逊和奉献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追求竹子的坚韧刚强。提到竹子,记得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歌咏了竹子强劲坚韧、正直向上、咬定目标、绝不放松的精神品格。这也象征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不屈的精神写照。从苏武持节牧羊,永志不改的人生实践,到古今诗词歌赋中诗人歌咏竹子的情怀,无不证明了只要具有了像竹子那样正直与坚韧、虚心与刚强,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肩负起时代重任。
  追求鲜花坚持不懈的等待。记得某作家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其实,过程比开花更重要,鲜艳的花是一天天孕育而成的,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才会迎来骄人的开放。而那些不愿等待的人们,因此只有去消遣那没有花香的塑料花吧。
  总之,追求高洁,我们就是一个道德中的人;追求梅花般的矢志不渝,我们就会永不言弃;追求竹子精神,我们就会变得更加顽强;追求花样的年华,我们就一定不放弃奋斗的历程。让我们共同追求美好,追求大美的人生境界。
  精神的追求作文【三】
  在黑暗中坚持着自我,在绝望中找寻着光明,在屈辱中散发着光芒......
  ——题记
  简·爱的一生充斥着泪水,苦涩,虽然最后她在温柔中度过了她的晚年,但我们无法忘记这位敢于挑战的女性伟人!
  简·爱的童年在舅妈家和洛伍德学校中度过,但是她并不快乐。舅妈的殴打,辱骂,学校老师的体罚,欺压。这一切的一切让简·爱认识到社会的不公,了解到宗教的虚伪。但是它们并没有使简·爱失去她的倔强,正义,而是激发了她内心的悲愤,抗争的意识。
  简·爱敢于向社会的不公提出质疑,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因任何外界因素而屈服。正是她这样的品质我们给予她敬意,值得我们学习。
  在桑非尔当家庭教师是,简·爱不顾社会地位与她的主人发生了激烈的爱情。但这丝毫不影响简·爱的品质。因为她的主人是尊敬,爱护她的。虽然由于一些事情简·爱没能与她的主人结婚但她坚强的内心已经向会发出了挑战。
  在最后,简·爱还是和她的主人结婚了,但是不同的是他与她的主人后者是丈夫是平等的。她甚至掌控着她的丈夫!
  她的长相平凡,身材矮小,身份低微,是什么让她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的活在阳光下?是一颗火热的心,灵魂的高尚,人格的高贵,精神的伟大。她不在乎阶级的划分,贵族特殊的权利。
  简·爱将规则放在一旁,忠于自己的原则,只要她认为是对的,那么即使全世界都反对她也不会改变路线。她的精神是多么的崇高啊!让人从心底里感到崇敬,向往......
  她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束缚她,她就是一阵无形的风,吹遍五大洲四大洋。
  在她的生命中,忠诚也是主体。她不允许任何的背叛,不允许任何的玷污,她要求纯洁,神圣的爱情。这也是她品质的骄傲。
  平等,这是简·爱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她骨子里的骄傲是她最无法磨灭的,她在童年所遭受的痛苦使她无法忘记“平等”的美丽含义。
  她所追求的平等只不过是最基础的,可她为了这两个字几乎付出了一生。这样的生命的意义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对事物的固执,同样代表着简·爱精神上的监守。
  是啊,简·爱已经离去,可是她的精神却依然在我们心中。
  只要有树叶的地方,火就在燃烧,即使只是渺小的一丝火苗,精神就得到了传承......
  精神的追求作文【四】
  充饥的面包是物质的,而有品味的去欣赏生活则是精神的。
  人生的境界离不开物质与精神。古人讲: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就是物质的,“礼节”就是精神的。光追求吃喝、财富、物质的享受,生活是贫瘠的;而在物质的情况下,追求精神的、思想的、哲学的境界,才是丰富的高境界的生活。
  正如材料中所说的“又能充饥又能品味”的生活,才是最高层次的生活,也就是物质与精神高度和谐与统一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个富家子弟,一个洋学生,物质可谓丰富也;一个金陵大学毕业,一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资格可谓出类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却在农村晓庄办起了学校,为平民的前途、未来、希望着想。他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把物质与财富贡献出来,把身心贡献出来,把思想贡献出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人们看到了陶行知的伟大之所在——“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为什么他没有躺在物质的枷锁下?为什么他没有仅仅享受物质的奢华?因为境界,因为他理解人生的意义,因为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前者是物质的,后者就是精神的。于是人们的生活就有了希望,有了寄托。
  当我们看到世界级著名演员李连杰带着上千万元,自己租用飞机,走在了汶川地震的路上;当我们看到他不但带来了壹基金的资助,还带来了大量的帐篷、食品与棉被;当我们看到他脱掉名牌的服装,一起奔走在救灾的现场,作为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去扎帐篷,去卸救灾的物资,也与灾民一起吃方便面。现在想想,还是他说的一句话对:“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为富不仁。”
  在这里,物质与精神有机的统一了起来。人们记住了李连杰,记住了他为灾区忙碌的身影,这身影逐渐、逐渐高大起来了。
  为精神而追求的实业家何其多也。几乎每一所著名大学都有曾宪梓捐资兴建的图书馆,几乎每一次大灾大难面前都有李嘉诚的捐献,几乎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蔬菜大棚,都有山东寿光王乐义创造的技术。那集美大学,那希望小学,那北京的水立方,无不渗透着物质与精神的栖居。“大家的日子好了,才是我的梦”,这是物质的梦,也是精神的梦。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写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之后,总是在心里说:明天的面包已经有了,精神也有了。是啊,仅仅为物质的生活是低层次的,只有为精神的追求而物质的境界,才是高层次的境界。
  精神的追求作文【五】
  追求一轮红日,便将强壮的身体化作了山峦去托起它;追求一个梦想,便将所有的心血化作了地平线上去迎接它;追求一种成功,便将自信的力量去化作风景去展现它。
  追求者上路了,他头顶烈日脚踏黄土,让骄阳晒着黝黑的胸膛,让热浪夹着干燥的尘土,裹拥着向前走去,要走多远?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
  怀着那颗滚烫的心,浑身淌着坚毅的血,含着心中那个不灭的追求,他继续向前方走去。追求者走得沉着,走得坚定,走得执著,走得自信和勇敢。
  追求者进入了戈壁,向沙漠走去,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说:“年青人,别向前走了,前方有碎石,会磨破你的双脚。”追求者粲然一笑:“前方是我追求的目标,那里有我的理想,什么碎石,什么粗砂,就让他们磨破我的双脚吧!就让那淌下的一行血迹化成一粒粒的种子吧。待我找到甘泉,这里便是绿洲。”
  他依旧不停息地向前走,依旧走得沉着、坚定、执著、自信、勇敢。可换来的仍是骄阳与热浪,追求者的双唇干裂了,脚磨肿了,他昏倒了,但在那依稀的视野中,他仿佛看到了绿洲,看到了希望,风沙对他说:“歇歇吧,胜利就在前方。”追求者说:“不!越是在最后,就越不能放松。只有坚持,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的胜利。”追求者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向绿洲爬去。
  这便是追求者的生活方式,这便是生存者的生命轨迹,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才体会到一个真正追求者应该得到的,才体会到一个追求者的幸福。没有什么是可怕的,没有什么可以挡住我的道路。没有,什么都不能挡住追求的路!
  你、我、我们,也在追求着各自的梦想,尽管我们的脚步还很稚嫩,我们的路还很漫长,但是,只要我们像那位追求者一样锲而不舍,勇敢跋涉,那么,你的一次次勇猛搏击,必会换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那时,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我已用汗和泪甚至血构成了自己的完整人生,而且还拥有了最神圣,最珍贵的自信与尊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