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通用5篇)

发布: 2022-06-11 13:00:13   阅读: 次 【   

文明,简言之,就是用文字和记录媒体将成果记录下来。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5篇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经济大视野 2010.9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 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继 从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 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党代会政治报 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 升华,意义十分重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 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内涵越来越丰富。建设生态文明 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 负责的庄重承诺。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的成果 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 念的增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并不断 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是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 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体现了人类对长期以来主导社 会发展的物质文明的深刻反思 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 的科学总结与不断升华。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即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 的价值需求 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 自然的消亡将必然导致 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 存在物的施舍 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进步的需要 应把对自然的爱 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 念。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即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 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节约 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使生态产业成为经 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 在原料开采及其制造、使用和 废弃的整个周期中 要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小及其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为目标。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 害自然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 人们的追求不再 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 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与 共享的道德 成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首先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 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而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注人的 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 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物质生活的丰富 人们喝的却是受到污染的水 呼吸的是受到污 染的空气 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 且因忽视生态文明使我们及后 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那么现代化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 义。因此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性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 其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 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 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 口的持续增加 我们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各类污 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 这使我们面临的生态压力和环境问题变 得更加突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 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 采取切实 有效的措施 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使生态环境得 以显著改善。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已进 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也往往是资源和环境 矛盾日益凸现的时期。如果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经济的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 人类文明 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 的恶化 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 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为作为世界 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 较大的基础上的。 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 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资 源的消耗量巨大。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路 军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西安710061) 作者简介:路军(1962-),男,山西五寨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编辑。 摘 要: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 念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积 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0 -7408( 0 0)09-0080-03 经济大视野 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 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 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继续 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 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 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 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 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 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 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 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 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 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 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 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 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目前,我国 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 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 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 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 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 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 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视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第 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 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 于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 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 体具有统一性,增加了规范的难度。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 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放任环境污染对国 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 “十五小”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 突的一方(地方利益),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生 态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 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 例。人口问题与生态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数 量快速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 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 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 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同时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 遍较差。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 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乏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 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 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 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 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且公 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的特征。第三,生态问题与贫困 等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生态问题 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 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 境污染,而穷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 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 多。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 济发达的地区,生态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治 理已逐渐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 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生态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 性循环的趋势。 三、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 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 略思想,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 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 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 此看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 态安全,而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的平衡置于发展的本质问题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 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可以说,生态 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不断提升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 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三个转变 即由人对自 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 的同时给予自然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 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使人 们认识到人既可利用自然 又必须尊重善待自然 增强对自然的责 任感和义务感。我们要转变以往旧的道德观 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 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为此 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 育 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使人们从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容量观;建 立和完善生态教育机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 的宣传工具 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绿色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 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 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道 德情操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三,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生产 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 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 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 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 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 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 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 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 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 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 2010.9 81 82 201 .9 西部大开发与建设西部强省 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能够从根本上解 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 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协调社会经济与 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 同时有利于提高 经济增长质量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 实需要。 第四,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作用。一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 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资源、环境 之间的辩证关系 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 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提高对生态质量 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 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 强生态法制建设。一方面要修订、完善环 保法律法规 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空白、失 当、乏力、自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 问题;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效力 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特别是 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有效改变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 三是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 建立环境经济 政策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 解决环境问 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 即从主要用行政 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 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 题。四是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DP为主 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 开展绩效考评 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 将考评结果纳入各 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 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 制和问责制。 参考文献: [1]马世俊.中国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0. [2]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 研究,1998,(8).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 1983:328. [4]廖洁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0. [5]李应振.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走向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6]徐晓宗.试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社会 的构建[J].社会政治研究, 2006,(4). [责任编辑:宇 辉]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目前陕西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 较高、作为西部发展龙头之一的副省级特大城市,也有50个经济发展落后、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名单的 “国定贫困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悬殊。分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探寻区域发展差距形 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有助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概况 1.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快速发展,全省GDP由1978年的81.07亿 元增长到2008年的6851.32亿元,人均GDP由291元增加到18246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分别增长了 15.19倍和11倍。但各地增速悬殊,从有效剔除各地基数差异的相对发展率指标来看,1978-2008年间陕 北的延安、榆林分别是1.84和1.68,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铜川依次为1.43、1.04、0.84和0.83,陕南的汉 中、安康、商洛和关中的渭南仅为0.55、0.48、0.40、0.52,“陕北跨越发展、关中居中发展、陕南滞后发展” 的态势明显。各地发展速度的差异改变了陕西区域经济格局,扩大了各地经济发展差距。从三大地带 视角看,1978年关中人均GDP357.79元,陕南216.66元,陕北188.41元,陕南及陕北皆低于全省平均值,陕 北最低。到了2008年,陕北人均GDP达31387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2%;关中为18437元,略高于平均水 平;陕南人均GDP仅为8593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陕北地区后来居上反超陕南及关中。关中、陕 北、陕南人均GDP的比值从1978年的1.74:1:1.07变化为2008年的2.15:3.65:1,差距明显扩大。 2.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综合评价。为全面准确认识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笔者运用多指标综 合测度方法开展进一步分析。借鉴陆大道 1997 等多位国内学者使用的指标体系,结合陕西区域经济 发展的实际,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区域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选取 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 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人均利用外资、人均道路长度、人均客货运量、百人拥有电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存款余额、万人拥有病床数等16个指标, 构建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 评价。 借助SPSS软件对2008年陕西11个地市(区)有关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陕西省11个地市(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如表1所示。 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王恩胡,高全成,殷红霞 (西安财经学院,西安7101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0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XJA790007) 作者简介:王恩胡(1966-),男,陕西乾县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等;高全成(1957-),男,河南洛阳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殷红霞(1967-),女,陕西 周至人,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区域差距逐渐加大。究 其原因既与各地要素禀赋差异有关,更是由于体制转型后市场机制的循环 累积效应和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偏向所致。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 现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 力度,改善欠发达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增加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同 时要发挥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 争力。还应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对口支援。 关键词: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 8(2 1 ) 9- 82- 3


【篇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

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个人原因分析

【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个人原因分析】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个人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积极,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在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必须看到,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个人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是党实现最终目标的思想基础,也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思想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党员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员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群众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和体现。但也必须看到,在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给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带来冲击,其中有少数人产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有的人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景认识不清,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实现信心不足。有的人价值取向扭曲、宗旨意识淡化,关注个人得失多了,考虑事业、全局和关心群众疾苦少了,追求享受多了,艰苦奋斗少了,还有少数人抵挡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不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有的人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生活和工作中回避矛盾,奉行实用主义,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归结起来主要有:第一,实践和现实的原因。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把握,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些还比较突出。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和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等。还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导致了理想信念的动摇。第二,理论和认识的原因。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特别是没有很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认识不准确,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与历史任务缺少认识,思想困惑。第三,复杂环境和教育的原因。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少数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敛聚财富。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诱惑,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蜕变,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由于教育工作中讲原则、概念和公式化的东西多,具体的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思想实际问题少,缺少针对性。 

    二、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的途径 

    必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应重点加深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经济制度的必然性。在这个基本经济制度中,应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我们一定要积极维护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关注个人的发展,为其积极性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其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从而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才能完全实现。我国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我们的起点比较低,因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运动也要经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必将越来越完善。其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所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应是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即弃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形式和局限性,扬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合理内核,包括重视个人利益价值、有利于激发个人和社会活力的合理内核。要注意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服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克服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更具生机与活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必须解决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理想信念更具现实感召力。

其一,要下大力气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保证困难群体和广大城乡劳动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体系,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援助就业困难群众。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其二,要深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确保教育公平和大众健康需求。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确保国家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

其三,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分配收入差距。要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社会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增长机制,打击非法收入,调节高收入,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水平。其四,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要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重点,加快立法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审判和检察机关依法公正行使权力,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援助。要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从机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必须密切党群关系,改进党员思想教育方式。人民群众是改革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能够深刻、生动、具体地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不仅是理论,而且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共产党员只有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要创造条件,把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有针对性地把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引向深入,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立足现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现实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 

个人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1、关于理想信念 

理想是价值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即理想、信念等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 

理想,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它是具有科学根据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能通过一定努力而能达到的希望和目标。因此,理想也是一种动力,人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一生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信念,即人们对某重现实或观念所持的信任态度。人们对于事业的最高信念就是理想。所有的信念并不一定能成为理想,但是,理想确是一种坚定的、强化的信念。理想是目标,是灯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生命,等于没有灵魂。理想又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即对个人价值的最高要求;社会理想即对社会价值的最高要求。人们对这两种追求越高尚,信念越坚定,整个社会进步就越快。 

   当前存在的理想信念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革、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肯定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考验。 

    有人认为,现在的人们都不讲理想,不谈信念了,一切“向钱看”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思想状况,其实,以前人们所谓的理想信念也未必科学、未必坚定。 

    其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对其都有论述,当我们现在所实践着的社会确有差距。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先富后富论”、“一国两制”、“黑猫白猫论”……邓小平理论所论述的很多问题都是马、恩、列、斯、毛所未遇到的或未论述过的问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即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而人们对于这一新的理论的认识和新的理想观念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转型期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分配形式、以及就业方式的多元化,人们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是正常的。 

    其二,人们的理想信念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产义的理想信念,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着来自国际的、国内的,政治的、经济的,传统的、西方的等等各个方面的冲击和考验,一部分人的理想被扭曲,信念被动摇,大浪淘沙,这也是自然的选择。 

    国际上苏联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对外开放 ,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还很不完善;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西方”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入;历史上遗留的封建落后的东西依然有其存在的土壤;改革和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的日益显露,“下岗”、“失业”、“腐败”、“利益分配”、“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都为偏偏的坚定化起着一定抵触作用。因而,如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确立理想,坚定信念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要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一个基础的、决定性的条件,就是必须坚持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全党,凝聚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我们立党立国立身之本。因此我们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艰巨性,引导人民群众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紧紧依靠科学这个基础 

    理想信念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科学又是发展的,因面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也应该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人们抛弃那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论为具体 内容的理想信念,建立起科学的、发展的、实事求是的理想信念。换言之,我们不能因不同时代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或者是领导袖人物对其不同的论述就改变了对她的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不能因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不同实现形式而改变。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也应该是坚定的、牢固的。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当前的“三讲”教育结合起来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影响着群众。眼下正在全国开展的“三讲”教育,正是我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大好时机。 

    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导致了一部分人纪律松懈,意志衰退,信念动摇,腐败风起,邪教侵入。因此,必须认真开展“三讲”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深入宣传“三个代表”,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当然,教育的形式必须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探索新的办法,树立象“许志功”这样的典型,真正担负起“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历史使命,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 

    (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 

    总书记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也不应只是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根据不同群体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释疑解惑,明辨是非,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从而巩固教育的效果。 

    我们要广泛建立教育阵地,开辟新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劳的途径,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批判一切非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的理论结合起来。 

    邪教组织的出现,给我们党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各种封建、腐朽、迷信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侵袭,及时击退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使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同错误的思想意识的斗争中树立起来,坚定起来。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科学的观点,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成果,建立整套的科学鉴定程序和机制,及时揭露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说教及言论,使封建迷信,反对科学说无立身之地。 

    (五)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同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结合起来。 

    整个改革开放过程都要反对腐败。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他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腐败分子,尤其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所倡导的,人们所信仰的社会主义,决不能让犯罪分子猖獗,腐败现象泛滥。我们必须依靠法制的力量,加快打击犯罪,遏制腐败的步伐,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巩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最大程度显现。

   总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源于实践,根植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又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丰富、完善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腾飞,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篇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路径选择

作者:李新挪

作者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 450002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673-6060

年:2015

卷:000

期:011

页码:6-11

页数:6

中图分类:F20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问题;路径选择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但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 按照中央部署,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要求.

【篇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现阶段中国面临着更加严重突出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亟待解决,生态保护红线频临底线,经济发展模式亟待改变,环保核查形势依然严峻。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强化绿色发展去产能,全面推进污染治理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严格实施环保执法和督查问责。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生态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生态山东建设的法规体系研究”(2016rkb01129)、山东省法学会课题“我国低碳发展立法研究”[sls(2016)d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虹俐,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353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出现许多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尤为突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濒临极限。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变得更加刻不容缓,找寻到一条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也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重新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气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生态保护红线濒临底线

  鉴于先前我国经济社会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环境资源与能源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红线,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的逐年递减,外来物种的入侵和转基因生物的出现都给生态环境增长了许多不安全因素;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地加剧,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土地沙化的现象也持续增长,生态系统的功能严重退化,环境资源的后续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在生态环境如此脆弱的状况下,根据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划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准线,就如我国的黄河、长江、淮河的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更有一些河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经严重超过了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直逼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人口问题日益严峻,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也愈来愈加剧,与各类资源环境大不相符,环境突发性事件频发。生态红线如人口红线、耕地红线、土地资源红线、水资源红线等摇摇欲坠,生态安全受到巨大威胁,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 经济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我国长期以来都主要依靠高消耗、高投入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资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低于国际资源利用率水平,20多年来,中国虽然创造了“奇迹式”的经济增长,但是粗犷的资源利用方式使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缓慢爬坡、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过去的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陈旧,科技创新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工业生产技术受到重重限制,未能有较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再加之大部分工厂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机械设备未能及时更新,导致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低,工业废物排放量大,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地污染;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未能建立高效、稳定、低耗的生态农业系统,而且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滥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地生物种类减少,给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恶性循环。

  (四)环保核察形势依然严峻

  虽在过去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一直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大做文章,但是鉴于环境立法不健全,部门之间分割不够明确,再加上管理混乱等因素,依然存在偷排污染气体、有害化学工业废液等现象。我国于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后,随后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不断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但是这些制度条令的不健全、不完善,严重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在之前的生态环境管理方面,更是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很不完善;各级政府的生态保护宏观调控不力,在区域、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在执法方面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由此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非常严重。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 绿色发展去产能

【篇五】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个人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罗玉卿 王凤友 朱四喜
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05期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于十八大被正式提出,针对各地区生态环境情况需要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本文从贵州省情出发对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详细阐述了农村生态环境、人口压力以及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改善能源结构、加强法制教育以及创新科技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2012年11月,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并且丰富的论述,内容包含各个方面,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既要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改造世界,又不能破坏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建设中,生态文明是必不可少的价值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以人的价值为中心,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遵循生态规律,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才能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岩溶露出面积几乎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石漠化的占地面积在全国属于较严重的省份。石漠化的严重化,直接影响了贵州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粗放的生活方式及不科学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加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染已经很严重,贵州环境也正面临着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加上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和农村,因为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的污染比较严重。贵州的一些山区的耕作粗放、科技含量低、产量低从而以增加耕地面积的方式去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被毁。

        (二)贵州的人口压力大,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国民素质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贵州在全国来说地理位置较偏,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基数大,人们的素质也普遍偏低,人们对环境无节制的破坏以及不合理的开发,人口问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调研发现,贵州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已经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在贵州有些地区地处偏远山区,大多数农民欠缺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普遍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的环境法制观念年比较淡薄,还有一些领导为了政绩盲目的抓经济,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给当地的老百姓留下很多环境隐患。

        (三)贵州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从贵州的工业发展水平来说,工业化程度较低,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和低产值的传统粗放型为主,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贵州的发展中,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已经被提出,并且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落实,但是受到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生态经济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模式还是占主导地位。一些地方政府为提高政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的GDP,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成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急需考虑的问题。

        (四)贵州的生态文明政策和法制建设薄弱

        虽然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如毕节地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成功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模范作用。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中还有待完善,实施力度还需深入到基层,如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从少数民族乡做起。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健全的生态法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然而,贵州省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仍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环境基本法有待完善,生态环境法结构和内容也需完善。

        不难看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法制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贵州目前各方面的发展还不能起到有效的法制作用。

        三、促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的能源结构

        从贵州的发展来看,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绿色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农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也要强化监管。发展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可以增强贵州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科技兴农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种子、畜禽水产及植保方面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

        在农村,最为常见的污染源来自化肥农药的使用和秸秆的焚烧,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结等问题,秸秆的焚烧会产生大量的PM2.5漂浮在空中,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秸秆还田和沼气的利用等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实现农业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加大对农村能源结构的政策扶持与调整。在贵州农村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民的身体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例如树木的砍伐和燃烧,煤炭资源的燃烧,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民砷中毒现象普遍。加上煤炭的大量开采,也对河流水质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为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对农村清洁型能源的使用迫在眉睫,如政府为鼓励农民出台了“退耕还林,家电下乡”的活动在贵州很多地区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补贴退耕还林的农民购置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及电磁炉和其他家用电器,改善了农村的能源结构,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燃烧煤炭的污染,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一些乡镇的能源结构。

        (二)加强生态文明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生态理论价值

        贵州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虽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人口数量是目前暂时不能改变的现状,所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强化民族地区干部和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弘扬,保护好少数民族节日、习俗、建筑以及自古流传保护生态的风俗习惯,发扬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将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绿色消费、绿色理念、节能减排等科学理论融入到生态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个人素质,加强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形成一种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荣辱观,有利于人们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能源日益枯竭有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增强人们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主动性,改变透支粗放型使用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戒除取消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习惯,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比如最大限度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

        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在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的许多村寨就有很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其中有关于地、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山林保护,对村寨内的公共环境责任也有较明确的规定等,基本以道德的谴责和罚款作为惩罚的形式。在当地调研时了解到这些规定都是从古代流传演变而来,这些认识是一种朴素的或者超前的共生意识和敬畏生命想,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生态保护效果,他们利用民族习俗和道德的约束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同时也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对森林及生态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在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汉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保护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构建一个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生态理论与生态哲学体系,为贵州的生态保护政策提供切实的智力支持,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向。

        (三)以科技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高新的科技产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经济发展迅速并且节约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新科技产业的出现可以改变原来的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式阶段,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传统工业化将进一步激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得生态问题突出。高新科技产业节约资源,对环境的影响校,其“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特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即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赢局面。这样的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式可以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将高新科技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农业的科普率。将科技用到种子的培育、畜牧家禽水产类以及植物的保护等中,可有效促进农产品的增产。加大以猪粪转化成沼气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力度,并且大力扶持和推广清洁型能源的使用,转变农民以木材和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生活模式。

        科学技术不仅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支撑核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有效的解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主要问题。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贵州的工业技术不发达,农业的生产科技含量较少,提高贵州工农业的技术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四)完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发挥政府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的调控,在贵州少数民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机制,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其次,法律完善后,还需依靠行政执法机关通过严格执法来控制资源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等行为;最后在建设施工,水质污染及化工生产企业上要严格把关,加大执法力度,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促进解决执法难,监督难等问题。在环境保护执法监督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仅要抓环境污染违法的行为,也要追究当事人和单位污染中有关领导的责任;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与公、检、法和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一个有效的联动机制,有利于贵州生态文明的建设。

        积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省级政府应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引导,尤其要根据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综合平衡,科学合理的确定各地的生态补偿的重点和范围。

        在环境污染方面,制定适当的排污标准和限定,对于排污超标的企业,强制其进行技术改造或停产,或者其他减少和制止其污染行为的行政法律措施。禁止或者控制使用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有毒、有害性原料。当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出于自身利益不能或者不愿意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时,有力的政策和健全的法律法规就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后一道保障。

        参考文献:

        [1]郭静利,郭燕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J].农业展望,2011(11).

        [2]单晓娅.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苏维词,朱文孝.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

        [4]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2006:2007.

        [5]温家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EB/OL].人民网,2006-4-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