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计划总结 > 预案方案 >

意见建议

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4篇】

发布: 2022-05-02 16:10:11   阅读: 次 【   

运输:将物品进行地点转移的物流活动运输:2006年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4篇

第一篇: 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

泸州交通运输

【篇一:泸州市交通运输局】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

单位性质:国家机关所属行业:交通运输/物流快递

点击率:500

单位简介

联系方式

联系人: 人事劳资科

邮编: 646000

电话/手机: 2285263、2282882、2282655, 电话: 2285263、2282882、2282655 网址: 地址:

招聘职位

1 职位名称 学历 大专 工作经验 两年以上 年龄 30岁以下

职位要求:

一、招聘条件(一)政治素质好,品貌端正,遵纪守法,为人诚信,无不良记录。(二)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报名咨询电话:市交通运输局人事劳资科 2285263; 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2282882 2282655

【篇二:泸州市“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泸州市“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规划根据《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明确了未来5年我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是统筹协调“十一五”期间全市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城市交通发展,促进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以“十一五”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并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十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是我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有效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5年间全市交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7.43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19.0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48.5%,水运建设投资1.3亿元,铁路建设投资6亿元,民航建设投资1.1亿元。

2.综合交通运输条件不断完善。“十五”期间我市加强了以干线公路网络为重点的交通建设,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公路:到2005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7143公里,居全省第五位,比“九五”末新增2487公里。五年间,新改建了9条二级公路,建设里程275公里;绕城公路和泰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建成三级路网118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309公里;全市已实现100%的乡镇通公路;77%的乡通水泥路(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21%。铁路:隆黄铁路继续向前延伸,在建成隆泸铁路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全长27.628公里的泸纳铁路,全长77.59公里的纳溪至叙永段铁路(纳叙铁路)于2004年11月开工建设,将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2005年,货运量达105万吨。航空:泸州机场经改扩建已达4c级标准,候机楼面积5460平方米,航管楼面积2730平方米,新建了4.3公里的机场专用进港公路,已开通泸州至北京、广州、贵阳和昆明等地直达航线,通航里程达4000公里。2005年,旅客吞吐量达10万人次,航班起降1700架次,水运:境内长江干流及沱江、赤水河等7条支流,通航里程达926公里。其中长江黄金水道在泸州境内流程136公里,占长江四川段的53%,合江至纳溪赵坝段102公里航道整治已完成,现已达三级航道标准,泸州港1000吨级船舶和3000吨级船队可全年昼夜通航并直航长江口。先后建成了龙溪口一期国际集装箱码头、中海沥青原油码头、泸州火电厂大件码头、川天华危化品码头,一些散货码头增添或改造了装卸机械设备,水上集装箱运输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大件、原油、危化品水运的空白,并新改建乡镇客渡码头172座。2004年10月,泸州港被交通部确认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与重庆港并列为长江上游主要港口。2005年底,泸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58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3个,占用岸线长度10700米,年综合通过能力1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2.5万标箱。全市总运力已达26万载重吨,占全省总运力的近40%。2005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736万吨,其中: 集装箱为21475标箱。

3.交通运输规模快速扩大。随着综合交通运输条件的完善,运输能力快速提高。2005年,全市交通运输完成客运量10416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27.7%;客运周转量488641万人公里,比2000年增长31.9%;货运量3004万吨,比2000年增长45.8%;货运周转量254826万吨公里,比2000年增长142.6%。通过开展治理超限超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创建平安畅通工程等综合整治活动,运输安全明显改善,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4.交通运输企业活力增强。“十五”期间是全市交通系统企业改制攻坚的五年,先后对5户国有企业和7户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并对“九五”期间改制的泸州造船厂、泸州长江汽车运输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彻底 解决。通过改制转换了企业的经营机制,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二)主要问题。

与全国尤其是川渝周边地区相比,我市交通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2005年底高速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仅为1%,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仅为10.4%,远低于全国16%和15%的水平。高档客车和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拖挂车和特种专用车辆比重低。铁路体系不完善,支线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足,不能发挥整体运输优势。民航机场硬件条件和装备水平总体较低,航线较少,航线密度不大,业务量偏小,受周边机场分流的影响较大。航道等级低,常年通航能力差,岸线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宜港岸线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港口码头较分散,功能单一,港口集疏运通道能力不够,辐射能力不强。

二是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作较差,综合效益不高。目前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仍存在运输与设施不协调,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较差,运输市场体系不健全,规模化、集约化运输组织程度较低,运输工具及站场设施、安全救助装备、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比较落后等问题,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还未充分发挥。

三是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各区县之间仍缺乏便捷的综合交通通道,特别是叙永、古蔺两县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低,与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不相适应,还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四是农村公路建设滞后,建设管理任务十分艰巨。2005年底,在全市14845公里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仅占55%;8348公里村级道路中,绝大部分是机耕道,达不到公路技术标准;6488公里县乡公路中,有5608公里属中低级路面或无路面;还有636个建制村不通公路,有35个乡镇不通水泥路(油路),农村公路发展滞后,影响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是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交通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现有铁路、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公路养护体制以及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仍然制约着交通自身发展和综合交通整体效益的发挥。部分收费公路收费还贷能力弱,负债率较高。由于资金匮乏,地方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养护任务十分艰巨。机场经营困难,还未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交通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二、面临的形势及运输需求预测

(一)“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1.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十一五”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对运输需求与日俱增,而且对运输质量、时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交通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在建设力度、运输结构和服务水平上下大力气,提供大能力、高质量的交通设施并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2.区域经济合作,要求交通运输给予有效支撑。泸州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与川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区域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市场的扩大要求与相邻区域之间建立起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物流通道,这将给我市交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突出农村交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交通运输的发展要统筹城乡,进一步解决农村公路通达问题,提高技术等级,改善通行条件,扩大农村公路客运班车的服务范围,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改善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4.构建和谐交通,对综合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全市综合交通应当在运输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全面提高,为社会提供人性化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紧密、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更

舒适、更方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与区域空间的协调发展,实现运输生产速度与运输质量的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创造安全畅通的运输及出行环境和秩序,遏制并减少交通安全事故。

5.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效益,适应现代化交通要求。充分考虑“十一五”期间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准确定位,做好自身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和综合利用,实现在运输通道中的有序竞争,在运输枢纽上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切实做到先行建设、留有余地、适度超前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

6.资源约束加剧,交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交通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土地保护、环境保护政策,节约用能,提高土地等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五”及2020年运输需求预测。

根据泸州市经济社会、交通运输历年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采用弹性系数法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到2010年,预计客运量达到13515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30%;客运周转量达到606866万人公里,比2005年增长24%;货运量达到4308万吨,比2005年增长43%;货运周转量达到430774万吨公里,比2005年增长69%。到2020年,预计客运量达到1834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到761908万人公里,货运量达到7294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600220万吨公里(见表)。

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市客货运量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货运增长快于客运增长。必须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断增长的各种运输需求。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发展和改革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合理布局,完善交通网络,优化运输结构,建、管、养、运并重,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智能交通,努力扩展交通普遍服务。

(二)“十一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扩大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在“大动脉”构建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确立泸州在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地位。强化城市功能分区,建立大城市基本框架。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区域性航运中心。突出农村公路建设,全市通乡油路达100%,村通公路率达100%,加强铁路、公路、航空、城市公共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分工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具体目标:

1.综合交通运输网规模。到2010年,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10170公里,比2005年新增2000公里。其中:铁路总里程达到17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75公里),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使进出通道更加顺畅,综合运输布局更加完善。

2.客货运输量。到2010年,客运量达到13515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100万人;旅客周转量达到606866万人公里,比2005年增加118225万人公里;货运量达到4308万吨,比2005年增加1304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430774万吨公里,比2005年增加175948万吨公里。

3.运输服务。初步建立客货运输服务体系,满足不同货种、不同层次旅客的运输需求;建立综合交通公众信息平台,初步建立货运代理,客货营销等运输服务中介体系;扩展普遍服务,高速公路贯穿全市四县三区,通公路的乡、村客运班车率分别达到100%和70%。

4.安全保障。加强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出行秩序,建立交通安全预防监控体系和交通应急反应体系。

5.交通节能。加快发展铁路和水上运输,淘汰老旧的汽车船舶,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和替代燃料,努力降低交通运输能耗。

6.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利用率,作好城市交通与干线交通设施的衔接。 (三)2020年远景目标。

到2020年,全市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实现与全国各大经济区和大城市的快速联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运输市场体系,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和货运专业化、集约化运输,全面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50公里,有条件的乡到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全市铁路网规模迅速扩大,完善主骨架,建成多条支线,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50公里。全市水运形成以长江、沱江、赤水河为骨架,形成干支结合,水陆联运,功能完善的内河航运体系。航空网络进一步完善,通航里程达1.2万公里。

四、“十一五”发展重点和建设任务

(一)发展重点。“十一五”期间,以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线,重点加强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通道、城市组团间快速交通和农村公路、运输服务、保障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二)建设任务。

1.公路。

专栏1公路

●加快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泸州绕城环线。

●开工建设泸渝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川黔高速公路。

●完成通乡公路608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2114公里、通村公路1763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71个。

●开展泸遵高速公路泸州段、宜宾至古蔺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加快川黔高速公路、宜泸渝高速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泸州绕城环线快速通道建设,尽快形成“一横一纵一环”的高等级运输公路主骨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古叙矿区公路改造,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古叙矿区综合开发的需要,加快佛宝和黄荆等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基本建成旅游公路骨架,完善公路主枢纽站建设。

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预计达9000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7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000公里,新改建公路4790公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适应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100%的乡,50%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实现100%的行政村通公路。5年间新增高速公路约100公里,完成县通乡公路608公里,乡通村油路(水泥路)2114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763公里。“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投资约98亿元。

2.铁路。

加快隆(昌)黄(桶)铁路纳(溪)叙(永)段、泸州电厂专用线的建设,尽快启动叙大铁路、隆黄铁路、叙黔段及泸州集装箱码头专用线、纳溪港区支线铁路的建设,并对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基本建成能满足“煤电路化港”综合开发需求的铁路网,积极开展宜宾至贵阳线泸州段和乐宜泸渝城际铁路泸州段前期工作研究。

专栏2 铁路

●加快建设隆(昌)黄(桶)铁路纳(溪)叙(永)段、泸州电厂铁路专用线 ●开工建设叙(永)大(村)铁路

●力争新开工泸州集装箱码头铁路专用线、隆黄铁路叙永至川黔界段

●加快成都至贵阳线泸州段、乐宜泸渝城际铁路泸州段、叙永至川滇界段(叙威铁路)、纳溪港区铁路专用线等前期工作。

3.民航。继续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对机场进行改造,改善网络,增强航空运输能力。随着城市的发展,积极开展新机场预选址前期工作。

专栏3 民航

●加快建设蓝田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及机场安全整治项目。

●完成停机位扩建,停机坪达到5个。

●开展泸州机场迁建前期工作。 到2010年,年旅客吞吐量达15万人次,进出港航班2500架次,货邮吞吐量出港3200吨,社会运输周转量2000万吨公里。“十一五”民航建设投资0.5亿元。

4.水运。

珍惜长江航运资源和码头资源,科学保护和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大港口建设和功能开发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以集装箱、石化产品、煤炭、农产品等为支柱货源的港口群;完成长江干线(泸州段)航道整治工程,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

【篇三:泸州市水路及公路交通建设规划情况】

泸州市水路及公路交通建设规划情况

泸州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位于长江和沱江的交汇处,是全省唯一一个与滇、黔、渝三省市接壤的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一、泸州水运基本情况

泸州港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是四川省规划的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第一大港。港口的集疏运基础设施较完善,商检、海关、海事等机构健全,通关条件便捷,是出川大通道的门户。

泸州有长江、沱江和赤水河等河流航道18条,库区航道11条,通航里程1000余公里,其中长江干线泸州段136公里,并达到三级技术标准,常年可以昼夜通航1000吨级船舶,有宜港岸线37.6公里。全市有现代化集装箱码头1个,全市总运力达28万载重吨,超过全省的40%。2009年泸州港吞吐量完成1164万吨(集中集装箱完成60681标箱)已连续4年保持增长、连续4年突破千万吨大关。

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建设情况

目前,泸州港集装箱码头拥有1000吨级(兼3000吨级)多用途直立式泊位3个、120吨固定式门式起重机1台,年集装箱吞吐能力50万标箱、重件和件杂货吞吐能力100万吨。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从1997年开始建设,2003年试运行,吞吐量从1655标箱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60681标箱,年均增速达到82%。集装箱二期工程续建(配套)项目于2008年年底开工,规划新建直立式泊位3个。待建成后,龙溪口集装箱码头第一作业区将形成6个3000t级泊位,占用岸线长800米,占地1500余亩,将形成1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泸州水运发展规划

为加快泸州港的发展,我市抓紧进行了《泸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通过省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随后将由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实施。规划共有龙江、纳溪、泸县、合江和古蔺5个港区,共20个作业区,港口岸线长39485米。力争到2030年,将泸州港建设成为港口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过硬、设备先进、通讯发达、口岸机构健全、功能完善、管理水平现代化、年货物通过能力达8675万吨(含集装箱400万标箱)、全市船舶运力达到60万载重吨,具有铁路、公路、水路集疏运能力的,以内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综合实力雄厚的区域综合物流枢纽港,推动长江干线运输船舶标准化建设。

规划中的集装箱码头第二作业区,位于集装箱码头第一作业区下游1km处,岸线长1.5km,前沿水深5m至20m,后方陆域开阔平坦,将建设200万标箱吞吐能力的作业区。我市拟建的4500亩泸州临港国际物流园区正在规划中,将建设进出口加工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集装箱货运信息中心等,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更好地助推腹地经济建设。

二、泸州公路建设及规划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发展定位,按照“四个四”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川黔高速公路、宜泸渝高速公路、隆黄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四大通道”建设,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框架。

2009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1229.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公里),100%的乡镇和99%的行政村已通公路。2009年道路运输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78亿人、70.41亿人公里、5195万吨、26.3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23%、1.88%、21.81%、33.18%。

高速公路建设情况

2008年12月31日,“加快四川高速公路和港口项目建设开工动员大会”在泸州隆重举行,蒋巨峰省长亲临会场宣布四川省“千亿交通工程”开工。经过几年紧张的筹备,目前,纳黔高速135公里、宜泸渝高速泸州段92公里、成自泸赤高速泸州段78公里三条高速公路共305公里已正式动工建设,我市已进入高速公路大会战阶段。截止2009年底,纳黔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占总投资的18.8%,2012年建成后将成为四川新的出海大通道;泸渝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占总投资的21.7%,2012年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上游沿江快速走廊和成渝经济圈的重要通道;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2009年底开工以来,进展顺利,当年完成投资0.55亿元,2012年底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川南城市群、沟通毗邻贵州南向出川的便捷通道。

泸州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情况

3月27至29日,我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通过了交通部专家组审查,规划编制中综合了我市当前公路运输枢纽发展的最新理念,通过枢纽的规划建设,力求成为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公路运输枢纽与港口、铁路站场、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及常规公交交通的高效衔接,实现运输过程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

公路建设规划情况

2009年7月29日中共泸州市六届十次全委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决定》,决定中规划:到2012年,基本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较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全市直接汇集3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80公里;公路运输形成以川黔、宜泸渝、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一级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次骨架,农村公路为支线连接的交通网络。到2020年,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区域枢纽功能,提高运输通行能力,建成功能更加完善、层次分明的四川重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全市直接汇集4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达到550公里;实现100%乡镇和村通公路,其中100%乡镇和80%以上村通水泥路油路,90%具备通行客运条件的村通行农村客运车辆,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

第二篇: 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主要工具是汽车,也可以使用其他车辆(如人、蓄力车)在公路上运输。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千米以内。

公路运输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货损小,安全性高,投资小,周转快,适合中短途。

公路运输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货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的运输方式。它的不足之处是运量小,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汽车载重量小,不适宜装载大件、重件的物品。单位运输成本高,此外,公路运输过程中货物震动较大,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货物损坏、丢货事故。

2、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千米以上。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输能力大,安全程度高,运送速度较快,成本较低。优点是:速度快、运输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不足是:灵活性低,只能在固定的线路上实现运输。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简称“水运”。水路运输主要承载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起中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特点是:运输功能大,运输成本低,投资小,劳动生产率高,速度较慢。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不足是: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大。

水运有以下四种:

1、沿海运输2、近海运输3、远洋运输4、内河运输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航空运输的特点是速度快、运输成本高、适合长途运输。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不足是:飞机造价高,能耗大,成本高,运输量小,技术要求严格,而且需要航空港设施。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特点是: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主要用于液体、气体运输。不足是:工程小、占地小、运输量大、成本较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不足是:受货物的限制,只适合运输气体和液体,固定资产投资大,机动灵活性差。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作物生长的地区。当我们进行具体的农业生产时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请同学们看P97活动。农业东西部差异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热、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水、热、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农、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东西部的分界线是?东部的主要农业部门是什么?(种植业、林业、渔业)。东部又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那么东部的种植业在南北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林业和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哪些地区?

北方地区:
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南方地区: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


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5.主要农产品: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在当前阶段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1)必须坚持国内自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自给自足,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2)必须同时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3)必须继续高度重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4)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经营制度,实现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文章最后,提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八项政策建议:(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3)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种粮比较效益;(4)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5)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降低粮食物流成本;(6)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7)健全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保持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8)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开发利用国外资源,进一步拓展国际粮源. 三农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 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质量 三、搞好生态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 六、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 七、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 八、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九、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 三农政策

2 具体政策

2.1 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

2.2 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质量

2.3 三、搞好生态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2.5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

2.6 六、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

2.7 七、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

2.三农政策(2004年 12 月 31 日)中发〔2005〕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第三篇: 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

《交通运输》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交通运输 》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第  四 章第 一节内容。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大量中国自然地理内容 ,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基本国情,人文地理很少涉及。本节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需2个课时,今天仅探讨第一课时

3.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教学目标:

(1)掌握交通运输,现代交通运输的概念、方式、工具和选择交通运输工具应考虑的因素

(2)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

(4)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及家乡的发展。

5、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

重点: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难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

二、说教法

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关于“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总结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课堂上多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

三、 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初中生好动、好表现,因此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因而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的形象;另一方面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

2、学习方法 

地图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4、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吉安市宣传片,当中有关于交通发展的内容,从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我们身边存在的题材导入新课,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 分三步

第一步:自主学习

(1). 什么是交通运输方式?

(2).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3).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有哪些?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归纳交通运输的含义及交通运输方式 。

【设计意图:为学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做好铺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步:提问学生有无到过深圳,请同学简单介绍交通工具、票价,速度等情况,教师再介绍上海至九江航线情况,出示表格。分组用五角星填表。星级高代表价高、或运量大、或速度快。完成的又快又好的组别评为四星、三星级。并把结果填入表格。(吉安到深圳共689公里:飞机780元,1小时15分;火车93元 ,近9小时;大巴150元,10小时)

【设计意图:为学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做好铺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步:

分组讨论P86并说出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教师归纳,并请学生完成此表格剩余部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协作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情景准确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

3.巩固练习

(1)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末某地区各种运输方式运费和距离的相关统计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当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公路

2)当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间,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是 铁路

3)运距在550千米以上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水路 ,但它最大的缺点是 受河流和海洋分布限制,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2).1.十一黄金周,北京王某准备在井冈山畅游4天,请你为他设计可行的出行工具.两地直线距离1470千米

(教师提供“井冈山机场位置及航线示意图”和“东部铁路网图”)

学生读资料寻找答案,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进行思维点拨: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设计意图:题目1是强化理解不同交通方式特点,题目2与乡土地理有关,符合地理实用性特点,同时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4.课 堂 小 结

5.布置作业,课后调查

调查自己家乡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并向家人介绍各种运输方式特点

【设计意图: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关注家乡的发展,符合乡土地理课标要求】

第四篇: 交通运输领域涉稳问题方案

交通运输税

【篇一:交通运输业一般应缴纳几种税】

交通运输业一般应缴纳几种税

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

一、营业税

1、交通运输业营业税的纳税人

公路运输的纳税人包括:

(1)陆路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

(2)对外承揽运输业务的其他企业和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水路运输的纳税人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

海运包括远洋运输和沿海运输。远洋运输的纳税人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所属大连、天津、广州、青岛、上海分公司,就是远洋运输业务营业税的纳税人。沿海运输的纳税人为经营沿海运输业务的交通部直属海运企业,地方交通部门所属航运企业及其他国营、集体、私营海运企业、个体海运户及其他单位和个人。

内河运输的纳税人为:一切从事内河运输的单位和个人。

航空运输中客运、货运、邮运、专包机运输业务和通用航空业务纳税人为航空公司。 装卸搬运的纳税人为:陆路运输、海运、河运、航运、铁路运输中从事装卸搬运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装 卸搬运业务的工商企业、联运企业、物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2、交通运输业纳税人确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航空运输纳税人应注意的是(1)民航售票单位不是航空运输营业税的纳税人,一律不向当地缴纳营业税。航空运输中客运、货运、邮运、专包机运输业务和通用航空业务纳税人一律为承运的航空公司。(2)民航地面服务业务的纳税人为机场、航空公司、民航地区管理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民航管理局、航站。

3、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4、计税依据特殊规定

(1)联运业务的营业额

是指运企业开展联运业务时,其实际取得的营业额。即以收到的收入扣除支付给以后的承运者的运费、装卸费、换装费等费用的余额。

注:联运业务,是指两个以上运输企业完成旅客或货物从出发地至到达地点所进行的运输业务。特点是:一次购买、一次收费、一票到底。

(2)跨境运输的营业额

是指运输企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输旅客或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乘客或货物的,以全程运费减去付给承运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5、交通运输业的征税范围

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

对搬家业务,应按交通运输业税目中装卸搬运征收营业税。

6、交通运输业的适用税率

交通运输业按3%征收营业税。

7、交通运输业营业税的计算方法

二、教育费附加

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的税额。附加率为3%。计算公式: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

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的税额。税率分为:

1、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

2、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5%;

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镇的税率为1%。

四、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交通运输业的纳税人取得的交通运输收入所得和其他所得。税率为33%。基本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设置两档优惠税率,即: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减按18%的税率计算缴纳;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 万元)的,减按27%的税率计算缴纳。

五、房产税

如果企业拥有房产产权的,需缴纳房产税。

如果单位属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城市房地产税。

六、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规定税额征收的一种税。

年应纳税额=∑(各级土地面积*相应税额)。

如果单位属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

七、车船使用税

如果拥有汽车、自行车等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工具,还需缴纳相应的车船使用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车船使用牌照税。

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国内河流、湖泊或领海口岸的船舶,按照种类、吨位和规定的税额征收的一种财产行为税。计算公式为:

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车船使用牌照税。

八、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的各种凭证所征收的一种兼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分为从价计税和从量计税两种。

九、契税

如果企业承受房地产时还需及时缴纳契税,契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时向承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契税按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移时的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房地产成交价格或评估价格*税率。

十、个人所得税

要按期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按照税法规定,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扣缴义务人的法定义务。

【篇二:我国交通运输税收政策发展现状现状“营改增”】

1. 现状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业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

2012年1月1日,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部分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

2012年9月,“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8个省和3个计划单列市,包括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及宁波、厦门、深圳。

2013年8月1日,交通运输业(不包括铁路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2014年1月1日,再次将铁路运输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根据《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实行的增值税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关于纳税人界定和应税服务范围

(1)纳税人界定。纳税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目前为500万元)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2)应税服务范围。交通运输业应税服务为有偿提供服务,非营业活动中提供的运输服务不属于提供应税服务。其服务范围主要包括陆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服务;相关产业应税服务范围涉及物流辅助服务。

2.关于税率、征收率和计税方式

(1)增值税税率。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为11%,物流辅助服务税率为6%,国际运输服务(具体包括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出境、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入境和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为零税率。增值税的征收率为3%。

(2)计税方式。交通运输业增值税计税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按照销售额和

增值税征收率)。另外,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具体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3.关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范围包括:从销售方或者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家基础服务行业,不仅对一国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民生问题,它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营改增”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其他产业,所以,交通运输企业若能把握好这次“营改增”的机遇,对其他产业也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充分了解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必要性是把握此次机遇的第一步。

(一)征收营业税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

运输过程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也是货物增值的过程。而交通运输业被纳入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时是就收入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不能抵扣外购材料和劳务等所含的进项增值税额,从而造成了重复征税,加重了交通运输业纳税人的负担。

(二)完善增值税,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

我国流转税税制在探索的实践中发现,增值税征税的范围越广,其税款征收的链条就越紧,进而就越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交通运输业的使用,使其成为增值税链条中的一环,这样在运输中的上下环节都得到了正常抵扣,完善了增值税链条,进一步消除了重复征税。

(三)促使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核算规范,深化行业体制改革

增值税税法中规定,对于不能正确核算进、销项税额或不能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提供纳税资料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取消其进项税额抵扣,并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这样,必然会促使交通运输企业认真建账、设账,完善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公共交通行业及民航业的发展

油价的节节攀升使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本压力增大,特别是公共交通行业和民航业几乎已到了亏损的境地,交通运输行业的营业税征收就不能抵扣油价中已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无疑对它们是雪上加霜。如果改征增值税,运输企业就可以抵扣成本及新增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减轻企业税负。

(五)有助于促进交通运输业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业隶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时,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大大降低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动力,从而造成了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造成运输设备耗油量大、污染物排放大的现状。所以,改征增值税不仅有利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同时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我国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试点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以上海为例来分析“营改增”的情况。上海是第一个试点,我们对上海调查是采用被调查试点企业填写问卷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共调查了91家“营改增”试点的企业。调查基本情况见表1。

上海“营改增”整体情况是可喜的,据调查,上海试点近七成企业税负减轻。上海试点企业共12.86万家,其中小规模纳税人企业8.81万家,占68.5%,小规模纳税人从改革前的5%营业税改为3%增值税,税负自然下降。“营改增”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减少间接税的重复征税,从而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对处于下游的服务业企业来说,上游企业更愿意与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开展业务往来,“营改增”在提升了下游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使上游制造业企业可以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从而减轻税负。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行业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般纳税人,例如某主营汽车运输的企业,拥有运输车辆400辆,每年运输各类汽车350万辆。按照每月3000万元营业收入计算,如按原3%计征营业税,应纳税90万元。“营改增”后,税率调整为11%,扣除进项税额,应缴税280万元,比原来增加190万元。上海试点中的交通运输企业的问题不可否认和由于当时“营改增”仅在上海进行,外省市无法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许多运输企业在外地发生的进项税额无法抵扣或“营改增”政策漏洞有关,但深究下去,税负不降反升的企业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在如今的磨合期,若企业能在这种种不利的环境中找到机遇,终会降低成本,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通过上海的调查显示,税负增长较大的企业大多是采取挂靠经营的模式,造成了抵扣税少,税负升的现象。改革后一些企业开始转变经营方式,

单位统一结

算,统一在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地方领卡加油,加强管理,这样公司得到了抵扣,税负下降,而那些不愿意改变的业主,最终只能退出该行业的经营。

4. 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增加的应对策略

(一)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

交通运输企业可以采用多增加进项税额的方式来降低税收负担。企业可以尽量在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加油站和修理厂加油和修理,如改革后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的企业,进行单位统一结算,统一在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地方领卡加油,提供相关资料,取得正确合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企业也可以通过增加固定资产的方式来抵减税额。

(二)涨价

为了抵消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涨价方式,使得企业保持税后利润不变。改革前,运输企业缴纳营业税,客户只能按照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营改增后,客户可以按照11%的税率凭票扣税,客户的进项税增加,在销项税不变的情况下,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减少了,对于一般运输企业而言,改革后涨价不过是和客户谈判利益共享的问题。

(三)申请为小规模纳税人

“营改增”试点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从事装卸搬运和货物运输服务的运输企业从原来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改为按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从事仓储、配送及货运代理等物流辅助服务的运输企业从原来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改为按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前者的税率虽没发生变化,但增值税没有重复纳税,服务接受方也可以按照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和增值税扣除率7%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显然,与一般纳税人相比,小规模纳税人更为有利,而试点实施办法的500万元标准相较于原有的80万元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一规定更有利于一些企业申请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四)实行差别税率政策

在对上海的研究中还发现,“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业中不同规模和不同

【篇三:交通运输业应纳税额计算举例】

交通运输业应纳税额计算举例

陈老师与您总结分享

一、一般纳税人企业

二、简易计税方法

1、适用范围

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注:试点地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有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提供应税服务的,凡未规定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其全部销售额应一并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2、应纳税额

3、销售额与征收率

(1)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

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2)征收率

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征收率为3%

4、应纳税额计算举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