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感悟体会 >

意见建议

第七个扶贫日心得感悟三篇

发布: 2022-08-02 11:40:19   阅读: 次 【   

【篇一】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啃最硬骨头”的冲刺时期,越是到最后,越要坚定信心,越要保持重新出发、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归零”心态,以“鼓劲扬帆再出发”的精神,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打好全面脱贫“收官战”。

何谓“归零”?“归零”意味着卸下思想包袱,找寻初心,重新出发,以“空杯归零”的态度面对现在和将来。如果没有“归零”的心态,就容易听不进其他意见,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受不得别人的批评,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傲自满,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并堆积,脱贫攻坚亦是如此。脱贫攻坚收官在即,广大扶贫干部要正确对待目前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短板,保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作风,扎实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保持“归零”心态,就要放眼将来重新出发。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在全体选派帮扶干部的勠力同心、实干苦干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贫困人口从**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面对脱贫攻坚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2020年全面脱贫已进入冲刺倒计时,仍须着眼目前脱贫攻坚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短板弱项,要以重新出发、推倒重来的态度,立行立改、真抓真改。要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扶贫产业长远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前瞻性工作,提前进行思考与谋划,理顺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举措。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保持“归零”心态,就要脚踏实地起而行之。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时,也出现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如: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靠投资企业保底分红,未发挥带动村民致富效应;
少数地方和干部通过巧算收入账、虚假拔高群众收入,发展扶贫产业未能够深入调查、因地制宜,导致产业扶贫项目与当地贫困户产业需求严重脱节等等。广大党员干部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纸面政绩”和“数字政绩”。要从内心深处怀着对群众的关爱、把贫困群众当作亲人,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实事求是为群众办事,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积极宣传落实大病救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教育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

“行百里者半九十”,保持“归零”心态,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不少脱贫干部觉得胜利在望,会产生松一口气、干累了歇一歇的骄傲松懈思想。然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对于那些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而言,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并非易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在脱贫攻坚胜利的号角没有吹响前,要继续保持“慎始如终”的心态和戒骄戒躁的作风,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的冲刺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成绩留给过去,把精力投到当下,把目光转向未来,保持重新出发、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归零”心态,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篇二】

在脱贫攻坚最后一百米冲刺阶段,广大帮扶干部应砥砺务实作风、涵养为民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留遗憾、不余遗力,全力以赴、使命必达,以奋进的姿态书写脱贫答卷。

砥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作风,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擦亮公仆底色。脱贫攻坚已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要想啃下硬骨头,把硬骨头嚼碎,实属不易,加之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双重加压下,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帮扶干部要自觉端正工作作风,杜绝形式主义,在脱贫工作当中,要真抓实干、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敲,拿出水滴石穿的韧劲,不管是入户了解,还是送去组织温暖慰问,不管是解燃眉之急还是提供脱贫致富之道,都要实实在在,不搞“花拳绣腿”,注重“求真务实”,切实把每一件群众事落实好,每一次走访都走到位,有实效,确保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

涵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以“一心为民、人民至上”诠释公仆情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外在表现。对于广大帮扶干部来说,要主动倾听贫困户的心声,从他们的呼声里寻方向,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多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多问问他们生活的困难,多找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深入分析困难的来源和影响,及时妥善地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树立好“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让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以此为轴,不脱离人民群众,拥护人民群众,借走访时的一来一往凝聚鱼水之情,让人民群众这一底气更足,让群众基础地基更牢。

锤炼“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过硬本领,以“夯实底气、磨练功夫”彰显公仆担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只有个人本领过硬、素质过高、底气过足,才能接得了“烫手的山芋”,当得了“热锅上的蚂蚁”。帮扶干部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不仅是要帮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还要注重个人的能力提升,为更好践行为民宗旨打下坚固基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阶段,广大帮扶干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行动上不能有丝毫迟缓,要有“善始善终”的决心和“善作善成”的担当,在磨练中蜕变成长,在烈火中淬炼成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要能直面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问题,并能迎难而上,化险为夷,用“钢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助力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

【篇三】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响铃交卷,满打满算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各项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稳住“神”,守定“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初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关乎千万贫困人口拔穷根摘穷帽的务实之举,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稳住“心神”、守定初心,做到摊子不撤、队伍不走、帮扶不减,对一些边缘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口,要定期走访、常态化联系,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部分地区存在的反复失学辍学、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季节性缺水等问题,要静下心来、扑下身子、到问题一线,找症结、作分析,精准开好“处方”,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铆住“劲”,下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从区域扶贫开发到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从“输血式”单一帮扶到“造血式”探索之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防控“加试题”,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容不得任何懒惰思想、松劲心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铆住“劲”,下定决心,采取有力有效的举措解决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扶贫产品滞销、产业基础薄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以发展特色产业激发活力,通过“直播带货”拓宽渠道,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在一项一项解决问题,一户一户攻坚中,确保脱贫攻坚成色十足。

沉住“气”,笃定“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恒心。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到创造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脱贫奇迹,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到“道路通畅,吃穿不愁”的新生,脱贫攻坚一路走来,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但这是一场耐力战更是持久战,“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沉住“气”,笃定恒心,在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对贫困群众扶上马送一程,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中,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