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国庆60年周年全市水利工作综述

发布: 2022-09-14 10:10:13   阅读: 次 【   

不断开创人水和谐的水利工作新局面
**市地处北温带与亚热带过度地带,江淮分水岭横贯境域东西,北临秦岭—淮河分界线,受冷暖气团变换控制频繁,既受季风气候影响,又易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常出现低温、大风、暴雨、冰雹、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尤以旱灾最频。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落后的水利现实,**市提出以蓄为主,蓄、引、提并举的治水思路,采取发动群众和国家投资建设相结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兴修。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水库1002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46座、小型954座,建成水闸155座,整修塘坝12.11万处,蓄水总容量24.12亿立方米。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1005处装机20.1万千瓦。全市提引外水能力达到250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8万亩,提高到514万亩。修建加固堤防总长968.86公里,其中建成标准段的河湖圩堤310公里,防洪标准普遍达20年一遇,占需要防洪面积的90%。建成万亩以上大圩26处,千亩以上的圩口112处,改造中低产田140多万亩。大量水利设施的建成,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了农业的丰收。1997年**市被国家列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建设基地之一。

  一、水库修建成绩斐然

  针对市境丘陵区缺水易旱特点,制定“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的治水原则。1952年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水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有山丘区具有建库条件的地方大多修建了水库。

  1951年至1957年,为水库初建阶段,期间共修建水库6座。当时缺少建库经验和技术资料,特请治淮委员会派员指导。1952年,选定琅琊山凤凰洼作为全地区第一座水库进行典型实施,同时,组织力量进行全地区水库工程勘测规划,分期分批编报设计文件。

  1957年至1965年,为水库大建阶段。由于战线太长,人力、物力不足,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工程均未按计划完成,且施工质量较差,有些水库没有设计就开工,留下不少隐患。1958年秋至1959年,新开工的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4座,项目之多,出工劳力之多,是史无前例。1962年,农业形势好转,黄栗树等6座中型水库重新编报修正设计,陆续复工。1965年前后,大部分完工发挥效益。

  1966年至1981年,为水库续建加固阶段。继续完成原有重点水库枢纽工程和灌区渠系建筑物,修正原有工程中不合理布置,先后陆续修建12座中型水库。

  1981年至2000年,为除险加固和加强管理阶段。根据水利部 “水利部门要把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的要求,各县狠抓水库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扩大经济来源。2000年后,水库进入了又一轮除险加固时期。截至2008年底,全市36座病险中型水库中,已加固或正在加固的14座;350座病险小型水库中,已开工建设149座,完工104座。除险加固后的水库解除了自身安全隐患,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养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二、淮河堤防治理不断推进

  境内淮河堤防,在淮河右岸,为行洪堤,分上下两段。上段在凤阳县境内,包括方邱湖堤、临东圈提、晏干段、花园湖堤四部分;下段在明光市境内,包括浮苏段和安淮圩圈堤,开通引河后形成泊岗圈堤和淮北大堤一段。淮堤在1950、1954、1956、1957、1963、1965年等年份多次加高培厚,并经每年汛前汛后维修加固,能安全抗御设计洪水。

  1991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后,**市积极组织实施淮河堤防、沿淮洼地治理等治淮工程建设。2003年、2007年淮河又两次发生特大洪水后,**加速推进治淮项目建设。项目包括:移民迁建(移民建房)、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2007年灾后重建、沿淮湖洼地及支流治理等。**对治淮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强化措施: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二是严格实行“四制”,规范操作;三是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三、滁河治理有序进行

  滁河是流经市境南部边界的长江支流,长269.12千米。境内干堤和各支流下游堤长174.8千米。境内有9条主要支流,流域面积4405.5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33.06%。滁河夹于长江与江淮分水岭之间,几乎与长江平行东流。境内河段处于中游,各支流均发源于江淮分水岭南麓,呈丁字形注入干流,源短而坡陡,暴雨后迅速向干流汇集,而河道弯曲狭窄,坡降平缓,排洪不畅,因此常漫溢成灾。圩区积水难排,涝渍为害,较大干旱年份则河水断流,沿岸圩区失去灌溉水源,极易形成严重旱灾。

  1955年,皖、苏两省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联合提案,要求共治滁河。当年11月,治淮委员会着手编制《巢、滁、皖流域规划》。1965-1968年,省水利厅先后编制《滁河治理规划》和《综合规划》,1969年,皖、苏两省水利部门共同编制《滁河流域规划报告》上报水利部,经有关部门批准,实施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这是一项引江灌溉为主,结合分洪、排涝、航运大型水利工程,灌区总面积365万亩,防洪效益达40余万亩。

  2003年滁河大水后,**境内沿滁河各县,痛定思痛,不等不靠,开始整治滁河。特别是全椒县,明确提出大兴治水、根治水患,水治农稳、农稳民安。全县圩堤建设总投入达1.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1亿元,共拆迁59个村民组、1370户、6089间房屋,修建防洪标准堤105公里。工程建成后,为成功抗御2008年滁河流域特大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蓬勃发展

  建国后,三年恢复时期,以维修原有塘坝为主,只有少量发展。“一五”期间,大量整修扩大原有塘坝,新建大塘坝,其灌溉面积大者千亩以上,小者几百亩。此后20年,各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取得成功经验。1977年,全椒县农田基本建设成果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为贯彻合理负担政策,1985年,地委提出“全全民发动,大打水利硬仗,推磨转圈协作,重点工程不放”方针。推磨转圈,几年一转,相对平衡,超方得资,欠方付款,较合理地解决负担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又蓬勃发展。

  1987年后,开展商品粮基地建设,治理要求更高,在过去治水改土基础上改造中低产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施工方式,开始从人海战术逐步转向人机结合或机械化作业为主;时间从冬春突击会战转为冬春会战和坚持常年施工相结合;工程建设从单一防治水灾转变到综合治理。

  1993年地改市后,围绕“改田、挖塘、清渠、固堤、饮水”总体思路开展治水。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办法,每年从财政拿出资金,奖励先进县(市、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运作机制已由单纯政府行为逐渐演化为政策引导和市场带动相结合机制。

  2000年以后,随着农村“两工”的取消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全市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强领导,深入发动,以项目工程为突破口,以水毁工程修复、堤防加固、小水库除险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形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每年完成的土方量都在2800万方以上。

  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快速实施

  **市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地表径流留不住,地下水贫乏,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2000年以后,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难的问题在**逐步开展。

  2000年-2003年,农村人口饮水解困阶段。全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工程8479万元,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063处,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29.14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得到全部解决。2004-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阶段。全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工程843万元,解决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6年开始,提出了“村镇供水一体化、乡村供水城镇化”的指导思想。2007年编制完成了《**市2007-2011年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5年解决118.29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4亿元,解决了4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