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应用材料 > 研究实验 >

意见建议

IPO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综述

发布: 2022-10-13 09:00:37   阅读: 次 【   

(1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会计 与公司治理研究所/会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摘 要:文章阐述了基于信息供给的主要经验研究,介绍 了基于信息需求最新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这两种不同视角构建的综 合框架。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对未来研 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IPO;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4—0006—04

IPO背景下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大量研究对IPO背景 下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考察,其中,主流研究从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财务会计信息质 量,最近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盈余透 明度和其他会计项目等。
1 基于信息供给的研究

基于信息供给的研究认为IPO背景下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是由信息提供者,即发行公司 内部人的动机所决定。发行公司内部人根据自身的动机进行会计选择,使用会计上的操控权 调整公司报告盈余。这类研究关注发行公司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根据盈余管理的 动机分别使用机会主义假说和信号传递假说两种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
11 机会主义假说

IPO背景下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发行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他们使用操控会计 信息的方法向上调增盈余,误导外部投资者,以获取更高的筹资额。Aharony、Lin和Loeb( 1993)指出,由于IPO过程中发行公司与外部潜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 外部潜在投资者缺乏其他获取发行公司信息的渠道,只能主要依赖于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所提 供的信息对发行公司进行定价,这就导致发行公司内部人有动机通过操纵招股说明书的盈余 信息来影响外部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定价。发行公司往往是具有高增长率的公司,如果发行 公司内部人通过盈余管理向上调整公司盈余,很可能误导外部潜在投资者给公司一个高于真 实增长率的定价,公司就可以获取远远超过真实水平的筹资金额。他们使用Healy(1985) 的方法测量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对来自美国资本市场1985年1月1日~1987年6月3 0日之间的229个IPO样本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只发现较弱的证据支持发行公司内部人通过盈 余管理调增IPO前公司盈余的假设,这意味着IPO过程中发行公司内部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并不普遍。作者推测,由于外部潜在投资者很可能会仔细研究招股说明书,因此,发行公司 内部人担心盈余管理行为会被发现,并影响对公司的定价,从而减少了盈余管理行为。

然而,外部潜在投资者是否能够有效识别发行公司内部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得到一致的 意见。Friedlan(1994)指出,外部潜在投资者要有效识别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成本高昂,原因有如下几点:①要具备识别市场对哪些特定的会计信息进行定价,以及 如何定价的专业技能;②要具备识别发行公司会计选择的专业技能;③要具备区分机会主义 会计选择和信号传递会计选择的专业技能(Holthausen,1990);④要具备识别可比较公司之 间不同的会计选择的技能。鉴于高昂的识别成本,发行公司内部人并 不会担心外部潜在投资者能够有效识别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发行公司内部人应该有强烈的 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向上调整公司盈余,以提高公司发行价格,获取更多的筹资金额。在检验 盈余管理程度的模型选择上,作者使用DeAngelo(1986)的修正方法估计应计项目,因为这 个方法可以控制高速增长公司对应计项目测量的影响。对来自美国资本市场1981~1984年277 个IPO的检验结果表明,当中期报告是招股说明书里最近一期报告时,发行人在中期报告中 调增应计,但没有在最近一期年报中调整应计;但如果招股说明书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是年报 ,那么发行人在年报中调整了操控性应计。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即发行公 司内部人由于财富动机进行了盈余管理。虽然使用了同样的测量方法对IPO公司的盈余管理 行为进行测量,但研究结果得出了比Aharony、Lin和Loeb(1993)更强的证据支持研究假设 。作者认为,这可能与研究样本的选择有关,Aharony、Lin和Loeb(1993)的样本选择更加 偏向于大型公司,这很可能 是导致他们无法发现发行公司内部人进行盈余管理强烈证据的一种主要原因。

这两项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引起了这个领域研究者更大的研究兴趣。研究者尝试在研究 逻辑和研究设计方面等进行改进,以期得到更加稳健的研究结论。Ritter(1991)发现外部 潜在投资者倾向于过度乐观的估计年轻的、高增长IPO公司的盈利能力,因为与其他公司相 比,发行公司在IPO后3年的股票回报率显著较低。受到这个观点的启发,Teoh、Welch和Won g(1998)认为发行公司IPO过程中向上调整的盈余管理行为很可能是导致公司IPO后股票回 报率低于其他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发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公司IPO 后长期股票回报业绩的关系上,如果发现这两者之间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能够预测公司IPO长 期股票回报业绩,那么不仅可以从一个巧妙的角度为发行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提 供证据,还同时为盈余管理带来的经济后果提供了证据。他们使用调整的Jones模型测量发 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发现发行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具有显著较高的非正常流动应计 额;而且,非正常流动应计额越高的公司在IPO后3年表现出越低的股票回报业绩。

在此基础之上,Teoh、Wong和Rao(1998)试图更加全面地为IPO过程中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 行为提供机会主义动机的解释。如果发行公司在IPO过程中利用应计会计的处理特征高估应 计额来调增公司盈余,那么这些刻意高估的应计额会在后续会计期间转回,导致发行公司IP O后的会计业绩指标显著下滑。这项研究的特点在于:①同时考察发行年度和IPO后会计 期间公司的应计额水平和会计业绩指标水平;②考察发行年度超额应计与IPO后盈余的 横截面关系;③发行当年应计的测量包括IPO前应计和IPO后应计,这使得研究样本包含 1980~1990年的1 682个IPO公司,远远大于以前研究的样本数;④考虑了不同的非正常 应计测量标准;⑤对发行公司IPO的会计业绩采用了3个不同的测量方式,分别是发行 公司的销售回报率、行业调整的销售回报率和与配比公司相比的销售回报率;⑥分析了 不同会计项目对调增发行当年公司盈余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IPO当年的报告盈余 和非正常应计额都显著较高,但IPO后的会计业绩指标却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业绩水平或配比 公司的业绩水平;而且,发行当年非正常应计越高的公司在IPO后会计期间表现出越低的会 计业绩水平。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发行公司在IPO过程中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公 司IPO后的会计业绩下滑。

虽然以上两项研究对发行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但他们侧 重于对IPO当年的非正常应计进行测量。为了避免测量IPO当年非正常应计可能对IPO定价等 问题分析带来的混淆,DuCharme、Malatesta和Sefcik(2001)把测量的时间点限定于IPO前 1年,考察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发行定价与IPO后公司业绩的关系。他们使用1982~198 7年之间制造业的171个IPO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与IPO后股票回 报业绩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在使用多因素CAPM对股票回报率进行风险调整后,结论仍 然保持不变。这意味着IPO前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导致后续期间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

除了使用来自美国资本市场的IPO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者广泛采用其他来自不同国 家的IPO公司检验机会主义假说。随着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研究者开始使用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样本考察IPO过程中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林舒和 魏明海(2000)较早地考察了中国A股市场IPO过程的盈余管理行为。他们以1992~1995年间I PO的中国A股发行公司为研究样本,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制度背景特征。在当时对原有企业改 组为A股上市公司的程序中,取得公开发行股票的额度和通过复审批准发行股票是最为关键 的两个步骤。由于政府给予的股票发行额度十分有限,导致企业提出改组为上市公司申请时 提供的报告收益指标非常重要。而且,企业取得股票发行额度后,为了通过复审批准发行股 票,还须经过一些必要的重大调整,包括一系列重大会计调整。这意味着发行公司进行盈余 管理同时具备了“动机”和“机会”两个条件。作者认为在IPO前2年,A股发行公司总体保 持高水平的报告收益,在IPO当年会显著下降,之后会进一步降低。检验结果支持了研究假 设,股发行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2年和前1年处于最高水平,IPO当年显著下降。但他们的 结果也受到一些质疑。比如,尽管伴随着IPO之前利润总额的显著增长,测试样本的应收账 款与操纵性流动应计部分增长明显,但对于IPO之后的对照样本来说,在利润总额未发生显 著变化的情况下,操纵性应计部分的增长依然在5%的水平下显著(以非参数检验来衡量),从 而就无法得出工业类公司在IPO之前运用了盈余管理的明证(蔡祥、李志文和张为国,2003) 。王志强和刘星(2003)认为,如果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取更高的筹资额,在IPO前一年向上 进 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误导投资者的目的,但随着公司信息的逐步公开,公司股价就会回归到真 实的估计水平。他们考察了IPO盈余管理与后期市场表现的关系。但是,只使用了1999年1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检验方法只是使用了单变量分组分析,过于简单。没有使用回 归分析,也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与以上研究不同的是,陈共荣和李琳(2006)把研究对象界定为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 关系。他们的研究假设包括:①IPO首日价格的变化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是正相关的;② 发行价与IPO前实际盈余的相关性要胜过与IPO前报告盈余的相关性;③首日收盘价与IPO前 报告盈余的相关性要胜过与IPO前实际盈余的相关性。由于作者在研究设计中主要借鉴了国 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并没有对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做进一步说明,分析显得有些粗糙,而且 ,经验结果表明市场完全无法识别盈余管理行为,这一结果令人质疑,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

虽然大部分研究表明中国A股IPO公司普遍存在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行为,Kimbro(2005)对 中国资本市场1995~2002年691个IPO公司的考察却发现中国A股IPO普遍存在收益减少的盈余 管理现象。作者分析指出,很可能公司为了增发、配股,或者为了防范管制风险、退市风险 ,因而普遍使用向下调整的操控性应计。虽然理论上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这个结果 还是令人怀疑,考虑到作者使用的是台湾数据库公司所提供的中国A股公司数据进行检验, 在数据筛选和变量定义中可能与国内学者的研究存在不一致的标准可能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
1.2 信号传递假说

一般而言,公司内部人具有关于公司的信息优势,比如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而会计 方法选择是公司内部人向公司外部传递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预期信号的主要方式之一(Holt hausen,1990)。在IPO过程中,外部潜在投资者缺乏了解发行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渠道,同样,发行公司也缺乏向外部潜在投资者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渠道。与机会主义假说 不同,信号传递假说认为发行公司在IPO过程中的会计方法选择并不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 而是为了向外部潜在投资者传递私人信息,比如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

Fan(2007)对Leland和Pyle(1977)的分析框架进行了扩展,认为报告盈余是发行公司内 部人在IPO过程中向外部潜在投资者传递关于公司价值信号的第二种信号机制。作者使用正 式的分析模型分析发行公司如何在股权保留比例和盈余管理这两种信号机制中进行权衡,使 总成本最小。比较静态分析也表明这种权衡主要依赖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作者在理 论上的分析也为经验检验提供了研究假设。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发行公司在 发行当年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与IPO后会计期间的会计业绩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 后期股票回报业绩并没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发行公司虽然在发行当年使用收益增加 的盈余管理,但投资者并没有被这种行为所误导。在对公司定价进行检验时,结果表明股权 保留比例和报告盈余都具有正向的信号作用。在进一步的检验中,发现风险较高的公司收益 增加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股权保留比例越小,这个结果也与分析模型预测的一致。

Lewis(2008)也从信号传递的角度进行了考察。作者主要关注2个问题:①发行公司 使用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是否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②市场参与者在对公司定价时是否 区分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和信号传递的盈余管理。与Fan(2007)通过投资回报率来区分收 益增加的盈余管理是机会主义还是信号传递行为不同,Lewis(2008)使用承销商声誉进行 区分。由于IPO过程中,承销商更具有识别发行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优势,承接机会主义盈 余管理发行公司的风险和潜在损失更大,因此,高声誉承销商所承接的发行公司如果表现出 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更可能是为了传递优质公司的信号。通过对1989~2004年2 876个IPO 样本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发行公司的发行业务由高声誉承销商承担时,发行公司收益增加的 盈余管理具有明显信号传递作用。
2 基于信息需求的研究

基于信息供给的研究不同,Ball和Shivakumar(2008)认为,由于外部投资者以及审计师 、董事会、分析师、评级机构、媒体、律师代表诉讼人对高质量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IPO 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应该更加稳健,而不应该是出于机会主义动机调增公司盈余。作者分析 指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比私营企业更强调“对等交易(at  arm"s length)”,他们需要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以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他们利益带来 的潜在损害。在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完善的市场机制会对上市公司加以监督,包括内部 控制、内部审计、外部独立审计、公司律师、分析师、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新闻媒介、法 庭及司法执行等方面。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应该提供更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 以满足各种市场参与者对高质量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在IPO过程中,公司的监管环境变得 更加严格,这个特征可以缓解研究设计中由于缺失变量带来的偏误,因为考察公司上市前后 的变化正好可以控制可能存在的缺失变量偏误。

作者使用了英国IPO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比较特别的是,他们的IPO样本可以获得两套不同的 财务报告数据:一套数据是发行公司IPO之前作为私营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告数据;另一套 数据是在IPO招股说明书中重新编报的IPO前财务报告数据。可以发现,前一套数据为研究IP 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系,解决了以往研究难以确定合适参照系或者 参照系的选择存在很大偏误的问题(Lo,2008)。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条件下,后一套数 据与前一套数据相比所表现出盈余质量上的特征可以用来更加合理地推断发行公司在市场和 监管需求下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均衡状况。通过检验,结果并没有发现IPO前发行公司 使用了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相反,盈余特征表现出更大程度上的稳健性。
3 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综合的分析框架

在有效资本市场条件下,很难接受这样一个观点,即投资者会被发行公司在IPO过程中盈余 管理行为所误导。为什么投资者不能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并相应的在 股票价格中给予一定的折价呢?对IPO过程中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理 解盈余管理行为。

Lo(2008)使用一个简单的商品供给关系分析图进一步分析IPO过程中的信息供给与信息需 求(见图1)。首先把商品定义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比如,较低程度的盈余管理)。假定 初始的供需均衡点在A点。Ball和Shivakumar(2008)强调市场和监管等方面对高质量会计 信息的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果保持供给不变,可以预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数量会 增加到B点达到均衡。Teoh、Welch和Wong(1998)假定在IPO过程中发行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成本会增加,发行公司更愿意提供低质量的会 计信息。在图中,保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可以预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 数量会减少到C点达到均衡。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均 衡点应该出现在D点。然而,在IPO过程中是否存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不是纯理论可以解决 的,这取决于IPO的制度环境等因素。Lo(2008)认为,更可能的情况是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同时由于市场和监管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最后在D点达到均衡。与均衡点A点相比,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价格的影响是向上 的,但对其数量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因此,单独考虑信息供给或者信息需求的分析很可能 是不完整的。


4 总结

以上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发行公司对外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是降低IPO过程 中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基础制度之一,发行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利益以及资本市场资源 配置功能的发挥具有深远影响,因此,研究者对发行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展开了激 烈的讨论。然而,对发行公司内部人提供使用会计操控权动机的讨论表明,需要结合资本市 场的制度环境和监管特征深入分析发行公司内部人动机,仅仅想当然地假定发行公司内部人 存在机会主义动机仅仅只考虑到信息供给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正如Lo(2008)所 指出的,不同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与监管特征很可能导致发行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表现出不同 的特征。我国研究者应该结合发行公司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特点综合考察IPO背景下发 行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 Aharony, J., C. J. Lin, M. Loeb.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ccountin g Choic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10: 61~81.
[2] Ball, R., L. Shivakumar. Earnings quality at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8. 45: 324~349.
[3] DeAngelo, L. E. Accounting Numbers as Valuation Substitutes: A Study  of Management Buyouts of Public Stockholder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6.  66: 400~420.
[4] DuCharme, L.L., Malatesta, P.H., Sefcik, S.E. Earnings management: I PO valuation and subsequen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 d Finance. 2001. 16: 369~396.
[5] Fan, Q. T.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 Retention for Initial P ublic Offering Firms: Theory and Evide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7. 82: 27~6 4.
[6] Friedlan, J. Accounting Choices by Issuers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 g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4. 11: 1~31.
[7] Healy, P. M. 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 Jo 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 7: 85~107.
[8] Holthausen, R.W. Accounting Method Choic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E fficient Contracting, and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 nd Economics. 1990. 12: 207~218.
[9] Kimbro, M. B. Managing Underpricing? The Case of Pre-IPO Discretiona ry Accrual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 ounting. 2005. 16: 229~262.
[10] Leland, H., D. Pyle.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77. 32: 371~87.[Z K)]
[11] Lewis, M. F. When are IPO Firms" Income-Increasing Accruals Informa tive? 2008. Working paper.
[12] Lo, K.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earnings quality[J]. Journal of Ac 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8. 45: 350~357.
[13] Ritter, J. R.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46: 3~27.
[14] Teoh, S. H., I. Welch, and T. J. Wong.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Long-term Under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Stock Offerings[J]. Journal of Fi nance. 1998. 53: 1935~1974.
[15] Teoh, S. H., T. J. Wong, G. R. Rao. Are Accruals during Initial Pub lic Offerings Opportunistic?[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8. 3: 175~20 8.
[16] 蔡祥,李志文,张为国.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述评[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 3,(5):155~215.
[17] 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9 ):74~80.
[18] 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J].中国会 计与财务研究,2000,(2):87~108.
[19] 王志强,刘星.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与其后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J].经济 管理,2003,(18):78~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