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 2022-10-10 18:30:17   阅读: 次 【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文章指出: 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 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 和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努力 培养和造就建设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积极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奠定雄厚基础。
关键词: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科技创新;综合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0—019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 任务。我们知道,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我们 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 一般规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并与其不同,是广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普遍采用先进生产手 段装备的、全过程用先进科学方法管理的、致力于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农 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全面提升农业质量的发达农业。在我国,为了实现农业和 农村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造、转变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转变传统农业,一定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面临的国际竞 争环境出发,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 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1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建设,我国的物质装备条件 已有很大改善,与先前的传统农业相比大不相同。目前我国水利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有 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发展改变了气候条件对 农业生产的制约。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投入品的使用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从另一个 方面看,我国农业物质装备还是相当滞后。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基本处于“吃老本”状态,灌 溉设施不全,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衰减,不但难以支撑农业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 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应用覆盖面有限,某些环节的机械应用非常欠 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依然很低。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正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较差,农业抗灾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水平比较低的状况,已成为我国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物 质装备建设。
1.1 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建设

国内外实践说明,一些地区所以能在短短的时 间内,甚至在可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使农业有长足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在于耕地质量的提高, 即由贫瘠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土地,由靠天吃饭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土地。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就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建 设,着力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保证粮食主产区基本的有效灌溉面积,提 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还应新开一批大型灌区。要进一步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提升灌溉面积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土地复垦、 整理和改造中低产田力度,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单位灌溉用水生产效率。注意做好 平整土地、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科学施肥、科学耕地,不断提高耕地内在质量。
1.2 必须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①推进农村道路、交通 、通信、能源建设。大家知道,交通、通信、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和起飞的基础性条件,交 通的便捷可以使空间变小,而通信的方便可以使人们获得最前沿的信息,没有足够的信息, 就会束缚人们的视野,就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道路交通建 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 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②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和人 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 施、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为此,我们要从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入手,加快农村饮水 安全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步伐,让农民喝上安全的水,用上清洁的燃料。在加强村庄规划和 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本着节约原则,扎实稳步推进村庄治理工作。
1.3 必须积极发展新型农用工业,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用工业是增强农业物质装 备的重要依托。化肥、农药、农膜和农业机械等农用工业产品,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 增收、农村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采取积 极措施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和可降解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以提高耕地质量和抗 灾能力。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尤其是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 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在当 前,要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重点要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 各种专用农机产品,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使用范围和程度。国内外经验表明,推行农业机械 化,不仅是技术问题,农民观念问题也十分重要。农民接受、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关系着机 械化的推进成效。因此,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农民积极性调动。比如,为鼓 励农民参与农业机械化,应在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提高农民参与推进农业机械化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
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农 业生产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农业生 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增长方式相当粗放。有关资料说明,目 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0%,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化肥、 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和40%,比发达国家低一半。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大大低于国外先 进水平,单位面积用种量大大高于国外水平。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发展的新 阶段,也是资源消耗量大、强度高的时期,资源压力日益增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 推进,工农业、城乡之间争夺资源的矛盾势必将越来越突出。显然,靠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 牺牲环境来维持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将是难以为继、无法持久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从全局和 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努力构建科学的、有效的、可 持续发展的模式,真正做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

改变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实现农业现代集约化经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 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把农业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这是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务 。
2.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术上的,因此,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 式,必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仅为48%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低20~30个百分 点,农业机械化只达3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转化率年仅30%左右,农业科技人 员也不足等。这种状况说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紧迫。国家应该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研究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的比重,整合优化农业科研资 源,切实提高国家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措施,改善 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关键科技攻关和重大高新技术研究, 力争取得新突破。同时还应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 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推广应用成熟、农业适用的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扩大运用测 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精耕播种、免耕栽培等先进技术,实现种子优良化、品质优质化、 种养规模化。通过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从单一的粗放的数量型增长,向以 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2.2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现代农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技的支撑,同样也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经营 者,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农户。与其他产业相比,现阶段农业内部专业化程 度较低,自然分工也不细密,这就要求农业从业人员,会多种作业形式,既要会种粮食作物 ,又要会种经济作物;既要会开拖拉机、维修小型农具和农业机械,又要会诊断和治疗一般 病虫害;还要会搞经营、会上网找信息,会看期货市场走势,会与批发市场联系,会进入市 场掌握供求规律等。所有这些活动和操作都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知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 5%,大多还缺乏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培育新型 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结合农时季节需求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灵活多样、不同形式、易 学易懂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会、一学就懂,学了能用,用能致富,从而使农 村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尽快成长起来,使之适应现代农业、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适度扩大农地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的高效益不仅体现在结构和技术上,它还体现在规模上。规模经营既可以提高生产 效率,也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家庭联产承包的小 规模经营方式。这种经营组织形式,虽然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发挥家 庭生产经营的长处,调动农民个人及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 条件下,土地经营规模普遍狭小,且零碎分散,不能连片,手工操作,现代化设备无法有效 使用,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①不能充分有效地利 用农地资源;②不能有效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③不能有效解决城乡差别过大,扩大 农民收入问题。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深化改革,着力健全农业经营制度,扩大农业规模 化经营。
3.1 要引导和推动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

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和家庭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 、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推动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推进零星分散小规模经营的 土地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努力培育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专业农户。需要强调指出,土地流 转的前提是稳定,放弃的前提是拥有。促进土地流转,关键在于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 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坚持农地农有,农地农用,以防止发生大规模土地兼并、改变农地用 途。通过全新的经营机制,有利于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出现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农 业从传统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社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 济,使先进技术有效推广应用,提高单位农产品的有机构成,增加技术和物化劳动含量,减 少活劳动含量;有利于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强农产品竞争 力;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
3.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如何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 市场,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实践证明,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 条有效途径。目前我们已经具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条件和土壤。①农民有需求。随着农 业生产发展,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农民越来越感觉这种规模小、松散的一家一户 的小生产承包经营方式,很难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大市场需求,于是农民就有了自发合作与 联合的诉求。②有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和实施,为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就是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发展的条件已 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 合作,把分散的农户有机的组织起来,不仅能扩大农业经济规模,有利于实现生产专业化、 标准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而且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的有效渠道。也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户谈判地位,还 可以得到政府在金融、科技等关键环节的更好服务。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 业经营的重要载体,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充实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 种创新。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引导、爱护并使之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
3.3 加快发展非农产业,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在坚持长期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条件下,要提高农业规模经营、规模效益,就必须引导农民逐步从土地当中分离出来,一 方面使农民不能都滞留在土地当中,另一方面对转移出去的农民二、三产业能够吸纳得了。 因此,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就业范围。扩大农民就 业范围,除了向农业得深度和广度进军之外,主要有两条出路可以选择:①积极发展乡镇 企业,②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通过这些渠道,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进入非农产业,这是达到减少农业人口、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 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 战略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 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 经济日报,2007-03-20.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 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0-30(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 若干意见[N]经济日报, 2008-01-3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