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工作报告 > 实践实习 >

意见建议

某县推行334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 2022-12-01 19:50:07   阅读: 次 【   

某县推行334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尤其是县镇换届以来,XXXX县委把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按照“融入产业搞开发、配强班子夯基础、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推行“334”工作法(建立固定、移动、信息三个平台,组建产业发展、文化服务、扶贫帮困三支服务队伍,建立干部例会、承诺履诺、督查问效、考核奖惩四项机制),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不断丰富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出了一条“问”有平台支撑,“解”有机制保障的联系群众、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XX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XX关中西北部,宝鸡市东北部,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辖7个镇、100个行政村、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7万人。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305个,党员4961名。XX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秦汉时即设县制,隋唐时期在今县城所在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避暑离宫隋仁寿宫(唐九成宫),享有“离宫之冠”的美誉,隋唐两朝四帝先后21次驾幸XX,曾一度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尤为著名的有唐名臣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丹的国之瑰宝《九成宫醴泉铭》碑,唐高宗李治御书、三品以上文武官员48人亲笔签名的《万年宫铭》碑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善寺石窟。XX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境内诸水环绕,群山结秀,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如同人间仙境,享有“天然公园”和“森林氧吧”之美誉,是避暑消夏、观光旅游的理想胜地。XX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煤炭、陶土、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分布广、藏量大,现已探明的麟北煤田煤炭储藏量在30亿吨以上,煤质优良,开发潜力巨大。XX是全国最大的布尔肉羊杂交改良基地、新品种培育基地、布尔肉羊集散地和供种基地,被誉为“中国布尔羊之乡”。土特产质优量大,核桃、蜂蜜享誉省内外市场。“十二五”期间,XX县委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特色农业富民、煤炭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带动三大优势,打造关天能源新基地、建设和谐奋进新XX、奋力挺进XX十强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2%,力争达到100亿元,实现五年翻三番;财税总收入年均增长51%,力争达到1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力争突破xx亿元;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全省前十位,工业化、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新困惑催生新思路
近年来,XX县委紧紧围绕抓班子、建队伍,强组织、增活力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关天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麟北煤田开发步伐的加快,XX即将进入转型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却暴露出明显的困惑,赢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镇村党组织不适应农村出现的新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农村“无子”赡养老人、“无父”抚养子女、“无夫”照顾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镇村党组织作为农村核心领导机构,缺乏有效应对处理这些特殊情况的思路和办法。二是镇村党组织工作方法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以农村为主的新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正在探索建立之中,加之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我县由原来的10个乡镇撤并为7个镇,行政区划、发展布局、功能定位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把农村各类组织建设好、组织好,把居民群众关心好、服务好,把各项管理任务落实好、完成好,是摆在镇村两级党组织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三是镇村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不适应群众的需求。镇村党组织处在服务农村发展的最前沿,服务方式具体化、服务水平专业化、服务形式组团化是新时期应对基层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镇村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普遍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四是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基层党组织缺乏在服务群众有效途径的机制探索,导致个别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了解社情民意,运用理论和经验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水平不高,有的干部满足于现状,工作缺乏创新,下功夫解决党员干部知识、能力、作风方面的问题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中之重。
针对“四个不适应”,XX县委审时度势,立足农村工作实际,认真总结“三问三解”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突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发展、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个主题,在常丰镇试点推行了“334”工作法,探索形成了“建设一个为民服务好班子、建立一套为民服务好体系、建设一支为民服务好队伍、健全一套为民服务好机制”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步构建了“问”有平台支撑,“解”有机制保障的“三问三解” 长效机制,并及时提炼总结,在全县各镇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广大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二、新思路带来新举措
思路确定之后,县委因势利导,突出构建服务体系,建好服务队伍,建立服务机制三个重点,强力推行“334”工作法全覆盖。
(一)建好三个服务平台,优化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本着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节约成本、利民为民的原则,采取县镇两级财政补贴的办法,建好固定、移动和信息三个服务平台,在空间上缩短与群众的距离,在工作上贴近群众的需求,在方式上切中群众的意见。一是建固定服务平台,让服务群众成为镇村党组织工作的主旋律。镇设立服务大厅,将村民集中诉求中心、综治工作中心集村管、劳动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民政、财政、计生、国土、林业、信访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于一体集中办公,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并将各项制度和列入服务事项的办理内容进行全面公开,使办事群众对所需材料、办理程序、服务方式、承诺时间、收费标准一清二楚,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事出多门、责任不清、部门间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在村设立服务站,在村民小组设立便民服务点,全镇上下形成“一窗受理,后台运作,三级联动,分层服务”的为民服务网络,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按照人卡对应的原则,每个办公桌设置工作台卡,工作人员的姓名、职责、联系电话一目了然,把工作的监督权交给人民群众,真正把“公开、公平、公正”落到实处。坚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优质高效的办事原则,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服务范围内的事项实行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做到顺顺当当办事。二是建移动服务平台,让群众所需所盼的难事急事在家解决。针对农村自然条件差、困难群众办事难的实际,开通了“便民服务车”,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每周定时定点逐村上门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办事困难的群众开展民政救济,惠农政策落实,医保、养老、低保业务办理,证卡代办和民事纠纷调解等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三是建信息服务平台,让群众随时听到和政府的声音。以镇为单位建立了农户家庭信息库,印发了便民服务卡,开通了农事手机信息,向群众公布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方式及机关干部工作分工,便于群众联系办事和监督,及时向群众编发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强农惠农政策、灾害性天气预报、农副产品购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知识,帮助群众了解党的各项政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二)组建三支服务队伍,改变镇村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方式。针对镇党委、政府工作特点和内容,结合机关干部个人特长,采取群众点名、个人申领、组织审定等方式,把机关干部分别编入产业发展服务队、文化活动服务队和扶贫帮困服务队,分别由镇党政领导带队,坚持经常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服务。产业发展服务队主要帮助群众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推广农业技术、增加群众收入,使增收致富成为主基调。文化活动服务队主要以宣传党的政治思想、文化政策、组建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主要任务,使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扶贫帮困服务队主要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贫困人口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帮助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
(三)建立四项服务机制,增强镇村干部为民服务工作实效。一是建立村干部例会制。每月召开一次村干部例会,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汇报上月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镇党委通报各村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当月工作,确定新的目标任务。二是建立承诺履诺制。镇机关全体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按照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提出承诺事项。镇党委每半年对各村和党员干部个人履诺情况进行检查通报。三是督查问效制。成立两个督查问效工作组,分别由党委书记和镇长带队,逐村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推动不力的村,及时提出改正意见,跟踪问效。四是考核奖惩制。按照村级班子和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管理制度要求,强力推动年度目标考核向村延伸,年初由镇党委向各村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半年和年终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报酬待遇挂钩,实行严格的奖惩兑现。
三、新举措激发新活力
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334”工作法的推行激发了镇村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拥护,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媒体的关注,为服务群众创先争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取得了五个方面的初步成效。
一是创造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形式。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个主题,构筑起镇村两级服务网络,搭建了点线结合、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立体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通过健全镇村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力度,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培育更多致富产业,培养更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创造新的工作模式。
二是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提高执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较好的实现了、维护了、发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来了生产、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广大群众对各级党组织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普遍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好、威望更高、感染力更强。常丰镇常丰村村民在推行“334”工作法的过程中,由于充分借助三个服务平台和三支服务队伍,积极发展大棚西瓜,瓜农户户都取得了喜人的收成,都感激党的政策好,政府的服务好,依赖支持政府的信心明显增强。
三是整合了社会管理的新资源。进一步整合政府力量,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是转变了干部作风。镇村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民服务意识增强、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彻底改变了村组干部“忙琐事、撂家事、误正事”的局面,增强了村组干部善谋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全县镇村公共服务中心办理群众服务事项780余件、便民服务车进村开展服务132次,帮助群众办理各类事项近600件,机关干部纷纷说,过去是书记镇长“二人转”,其他干部一边看;现在是谁的事情谁去干,群众办事心喜欢,形成声调一致的“大合唱”。镇村领导班子得到加强、引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明显改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干事创业劲头十足,比拼争先意识大增。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下放管理权限、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限定服务时限等措施,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使老百姓办事既省力又省心、既省时又省钱,党心和民心悄无声息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便民服务大厅的建立,整合了镇政府工作资源,方便了群众办事,改变了群众以前到镇上办事“不是找不到门,就是找不到人”的尴尬局面。便民服务车的开通方便了困难,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做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全员信息平台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外出务工群众,便民服务卡的发放,拉近了干群关系。群众高兴地说,身上装着便民卡,周周能见到便民车,心里踏实了许多。
四、新活力引发新启迪
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科学论断坚定了我们推行“334”工作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我们进一步实践探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把联系服务群众摆在首位。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因此,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把联系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党的十八大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334”工作法正是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把改善民生、为民服务、促进增收致富、加强基层组织作为主要目标,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群众对乡镇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以历史的眼光、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去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是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落实了中、省、市、县对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新要求,把握住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遵循了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乡镇工作的一场历史性革命。
二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着眼推进科学发展。一方面,带领和引导全县人民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决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带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加大工作力度,搞好加快发展的大合唱;另一方面,把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去认识,去谋划,去落实,以稳定求发展,向稳定要福祉。在前进的道路上,坚持强烈的进取心,强烈的开拓意识,敢闯敢干敢负责,抓大政策、大项目、大事情,做上对得起党和国家、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334”工作法把加快发展作为基层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富民、项目兴农、保障惠农工程,激发了镇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加。不断改善群众居住、出行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修好路、通好水、建好房、办好事的目标。全额及时兑付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努力使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和谐。
三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推动社会管理的加强和创新。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坚持着眼于民生,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不断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把群众呼声当第一信号,明确民生问题的重点;把群众需求当第一选择,落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把群众满意当第一标准,加强民生问题的监督;把群众拥护当第一追求,健全解决民生问题的机制;结合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和保障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推行“334”工作法最初的目的就是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办事难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了解到的。立足当前,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成了XX县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减少了民意表达环节,降低了民意表达成本,提高了民意表达效率,找到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利益己经成为撬动社会转动最大动力、从利益上思考问题成为人们思维定势的今天,群众既在看党的组织和政府部门的言行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更在惦量这些言行的背后能够给各级领导干部带去多大的好处。
四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夯实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层党组织是代表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强堡垒、力量所在。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努力做到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熟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基本职责;做到腿勤、嘴勤、脑勤、手勤,不断提高独立工作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做到满怀感情做工作,让群众的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人帮、事有人为;做好群众反映问题的梳理、分类,并根据事项性质,即接即办、全程代办、逐级交办、限时结办;把群众当亲人,动真情、用真心、使真劲,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334”工作法把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方式具体化为上门服务、专业服务、组团服务等不同形式,把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方法分解为集中接访、主动下访、入户走访等不同步骤,让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村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社会事业、和谐稳定出主意、想办法,使党委政府的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让基层干部脚步走近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力量依靠群众,是为民服务方式的又一次创新,是为民服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五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突出镇党委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仅服务群众的事项近达50项。“334”工作法借助社区服务中心这个平台,构建了一套加强镇党委建设的体制机制,是加强镇党委管理理念、服务方式、工作职能、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途径,为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保障。 同时,创新了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丰富了工作载体,面对乡镇干部力量不足、能力素质差异较大等工作实际,实行干部首问负责、一人多岗等制度,把“坐班制”与“下乡服务”、“联村包户”等不同工作方式结合起来,给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目标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是对新形势下干部管理方式创新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