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组织人事 >

意见建议

女性团体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 2022-10-28 09:20:08   阅读: 次 【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市女性团体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促进女性团体组织健康发展和规范运作,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整合,引领女性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共事务以及民间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市妇联对全市现有女性团体组织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1.数量不断增加。2000年以前,**市在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女性团体组织有3个,即**市女企业家协会、**市妇女学研究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这些都是由**市妇联牵头成立;未登记注册的民间女性团体组织有一定数量,但大部分规模较小、组织性松散、作用发挥不太明显。2000年后,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各种女性团体组织,特别是行业型、社区型、娱乐型的民间女性团体组织发展迅速。据统计,规模较大、在市级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有 6 个,除2000年以前成立的三个社团外,另外还有**市女商会、**市女检察官协会、**市女医师协会。未登记注册但相对固定、较具规模的市级女性团体组织有女领导干部艺术团、女警志愿者服务队、“她世界”女大学生思想教育基地等16个,乡镇(街道)以上行业协会、联谊会、社区群众活动团队等200多个。

2.网络不断延伸。2000年前,女性团体组织主要是由妇联组织根据妇女工作需要而牵头成立的与理论研究、服务创业等相关的社团,所在地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县城,主要成员为从事或热心妇女工作的机关干部、热心妇女理论研究的教师以及在参与经济建设中创业成功、正在创业或有创业意愿的女性。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女性参与团体组织的意愿由工作需要向自觉自愿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实现利益表达、参与社会、交流联谊和愉悦身心等愿望,加入到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组织。女性社团组织从学术型、娱乐型向行业型、联合型、专业型发展,组织网络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从城镇向农村延伸。农村妇女参与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组织、娱乐健身团队的热情高涨。二是从机关、学校向社区、“两新”组织延伸。以妇女为主的“中老年艺术团”、“铿锵三人行读书圈”等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和**市女商会、衡东县女企业家协会、祁东县女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全面开花。三是从个别行业向女性较集中的各行各业延伸。企业、医院、公检法司、党政机关等各行各业女性自觉寻求行业交流,团体组织向各行各业特别是高层次女性群体渗透。

3.作用逐渐显现。女性团体组织基本上都是根据各自兴趣取向、专业志向而自发组成,初步具备了不同女性利益诉求的内涵,为女性群体利益表达建立了基础,也为各层次女性发挥作用、服务社会搭建了平台,女性团体组织在促进民间交流合作,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一是推动女性联谊交流的功能日益凸显。各类女性团体组织秉承“联谊交流”的基本宗旨,积极开展学习研讨、联谊交流、娱乐健身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各层次女性提升素质、交流经验、愉悦身心。各级女企业家协会经常开展联谊活动,为加强女企业家的联系,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市妇女学研究会和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围绕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发展,举办“推行男女平等,促进两性和谐”座谈会、“女性发展与社会和谐”论坛等系列活动10多场(次),为妇女工作者搭建了对话平台。女领导干部艺术团和“妇女健身队”、“老年秧歌队”等社区群众活动团队,活跃在机关、社区、乡村,成为引领广大妇女参与文化、健身活动的使者,在全社会营造了参与和谐、营造和谐、共享和谐的氛围。二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各类女性团体组织注重弘扬公益志愿精神,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助、帮困、捐赠、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有效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市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市女检察官协会常年义务为弱势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三新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经常到学校、监狱、灾区开展公益心理健康讲座。雁城女警志愿者服务队启动“关爱行动”帮扶妇女儿童。市女医师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到社区和农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市女企业家协会、女商会通过捐资救助和提供就业岗位为政府分忧解难。三是推动女性参与社会事务的作用日益凸显。市妇女学研究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学术性团体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全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等团体聚集的一批优秀女性人才,借助团体这个平台展示自我,脱颖而出,逐渐进入了参政议政领域,各团体组织领导层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不断提高。在城镇,各级女企业家协会搭建有效服务平台,帮助女企业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政策资金瓶颈问题,借助妇联“巾帼建功”活动载体大力宣传优秀女企业家,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妇女抢抓机遇、奉献社会、投身创业的激情。在农村,以女性为主体的、以“妇代会+协会、妇代会+妇女示范基地+协会、妇代会+妇女龙头企业+协会”为模式的专业协会组织应运而生,衡东县蛋品加工协会、常宁市黄桥村养殖协会等20余个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了妇女的致富渠道,使农村妇女成为特色农业的生力军。

二、存在的问题

1、从组织上看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是娱乐型、联谊型组织多,学术型、行业型、专业型、联合型组织少。二是自发组成的社区群众活动草根团队多,自觉成立、组织完善、正式登记注册的法定团体少,在市级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仅6 个。三是广场、社区群众参与的多,高层次女性知识精英参与的少,除行政机关、检察、医院、企业以及高校部分教师参与了几个学术性、行业性社团,其他行业都没有成立女性团体组织,行业触角不广。

2、从管理上看面临“三个瓶颈”。一是组织“瓶颈”。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申请登记社会团体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于现行的社团登记的法律门槛设定较高,许多和相关业务主管单位没有渠道关系的正在孕育中的女性社团难以找到“婆婆”(缺乏业务主管单位),处于无法注册的阶段。二是经费“瓶颈”。据了解,我市女性团体组织的经费来源大多是通过“会费+赞助”的渠道筹集的。除女商会、女医师协会等少数团体经费能保持正常运转外,其他团体特别是一些学术型团体存在经费相当匮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自身的正常发展。比如: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市女医师协会,会员116人,一年经费4万元左右(含会费和赞助款),除去协会日常运作、办公经费,平均每个会员的活动经费不到300元。而市妇女学研究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由于没有经费来源(会费很难收取),基本上是依附妇联开展一些经费使用很少的诸如征文之类的活动。三是人才“瓶颈”。目前一些成立较早的女性社团普遍面临会员老龄化的趋势,并且缺乏专职从事社团管理的专业人才。而依附于行政体系的妇联组织往往缺乏指导女性团体组织发展、整合女性团体组织资源的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工作方法,使得妇联全面链接各类女性团体组织、整合各类女性团体组织资源遭遇障碍。

3、从功能上看存在“三个困惑”。“三个困惑”即:女性团体组织如何进行组织定位,如何激活工作机制,如何发挥社会作用。女性团体组织是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女性,按一定的宗旨和章程,自发自愿、相对独立的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目前这些女性社团主要靠兴趣爱好维系,工作视野停留在浅层次的内部联谊活动上,直接导致其组织定位局限于交流联谊缺乏社会高度、工作对象局限于内部会员缺乏社会广度、工作机制局限于传统模式缺乏社会手段、工作目标局限于内部受益缺乏社会责任感,面临支撑缺乏资源、经费缺乏来源、发展缺乏后劲等生存困难,更谈不上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三、几点思考

1、组织建设要抓“两头”。一要促进社区群众活动团队蓬勃发展。社区群众活动团队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由群众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以健身、娱乐、休闲、公益服务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松散的群众集体活动组织。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它是社会管理体制中最低层次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且达不到社团法人登记条件的自治、自娱组织。其特点是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人员加入和退出比较随意。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群众自发成立的社区群众活动团队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是一支能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建议民政、妇联、文化等相关部门牵头以县市区为单位成立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工作指导站,探索其发展现状和运行规律,为其提供党建、业务指导、文化演出、参与公益事业等服务,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群众活动团队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二要发展壮大一批高层次女性团体组织。妇联组织联系的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女性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女性高层次专业人才、各民主党派女成员代表、新社会阶层女性代表、各级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是各层次女性的精英和骨干,能够反映妇女呼声和意愿,能够积极为妇女发展和妇女维权建言献策,是一支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的重要力量。建议相关部门既要指导现有的高层次女性团体组织做大做强,又要秉着“精心培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争取和指导女性人才较为集中的行业成立专业女性协会,近期重点组建女法官协会、女律师协会、女科技人士协会、女记者协会等组织。

2、作用发挥要求“两变”。一要谋求组织功能定位从联谊交流服务个体向整合资源服务个体和社会转变。定位决定地位。一个团体要生存发展,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团体为什么而存在?”。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类团体组织会员的目光不再是单单希望依托团体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团体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美誉度、认同度和归属感。基于此,团体组织在进行自身定位时不能过于狭隘,而应充分利用行业领域优势,整合资源发掘核心竞争力,在会员普受惠和承担社会责任、承接社会公益事业、公共事务之间寻求结合点,既满足会员的需求,又超越会员的需求,实现团体组织自身的社会价值。二要谋求工作机制从传统的、单一的面向内部会员的“会费+赞助+活动”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灵活的面向公众社会的“项目化”管理转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单一的“会费+赞助”的经费渠道致使团体经费严重短缺,运作经费成为困扰和制约女性团体组织发展的最大瓶颈。面对政府职能转变,女性团体组织应发挥行业和专业优势,依托业务主管单位和妇联组织,主动争取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主动参与项目承接、项目招标,提高承接项目、购买服务、参与社会和竞争的能力,借助项目化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激活团体工作、破除经费瓶颈。比如,女医师协会可以整合会员单位医疗优势承接政府正在实施的妇科病普查普治项目;女企业家协会可以组织会员主动承接女性创业就业培训项目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

3、妇联服务要促“两新”。一要创新工作机制。建议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协商建立**市女性团体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既加强政府管理部门、业务挂靠单位、妇联与各类女性团体组织的纵向联系交流,也加强各类女性团体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交流和资源整合,承担起组织、培育、管理、服务的职责;成立**市女知识分子联合会,牵头指导以女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女医师协会、女检察官协会、妇女学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团体的工作;成立**市女性团体组织工作咨询室(可挂牌于妇联组织部),为女性团体组织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和团队运转的成功经验。二要创新工作方法。面对妇女群体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的新形势,妇联工作方法的行政化,直接导致妇联组织的社会参与弱化,与多种职业女性团体组织的联系松散,网络覆盖与新时期开放性、社会性、灵活性、群众性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建议妇联组织开展妇联干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组织学习现代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尝试在妇联组织内引入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升妇联干部社会工作能力。要在现有的纵向妇联组织体系基础上,构建开放式、群众性组织网络,探索凝聚各类女性团体组织的有效途径,聚合、开发和利用品质高、规模大的女性团体组织社会资源,启动**市“巾帼牵手 姐妹同行”活动,开展“巾帼文明岗牵手新农村巾帼示范村”、“女企业家牵手女村支书”、“女领导干部牵手大学生女村官”、“巾帼创业导师牵手女大学生”、“女科技专家牵手女能手”、“巾帼法律志愿者牵手女农民工”、“社会妈妈牵手留守女童”、“爱心家庭牵手贫困母亲”等系列活动,扩大妇联组织公益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中,更广泛地吸纳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服务妇女儿童事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