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工作报告 > 调研调查 >

意见建议

乡镇迎接县人大调研汇报材料

发布: 2022-11-08 09:50:08   阅读: 次 【   

     XX镇党委和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搞活了农村经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合作经济组织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XX镇幅员面积448.18平方公里,有37个行政村,58个自然屯,有农户15299户,农业人口62476人,耕地面积454523亩,其中承包地面积451967亩,机动地2556亩,在土地流转的形式上,主要是转包,有62852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14%,有少量代耕土地360亩,占总量的0.08%,股份经营0亩,其它0亩。。
我镇在土地集约化经营方面还没有起步。全镇有大型农机具  4500多台套,其中兴中农机合作社得到省扶持资金100万元,购置7台大型机械,在历年的春耕秋备工作中,能够集中连片作业,提高了机车作业效率,每亩节约机耕费100多元,到秋季每亩可增产100多斤粮食,可增收100多元。这些大型农机具年可创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
在农业科技应用上,我们加强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文化程度高、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我们以市县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支撑,以中学农科教基地为龙头,建立了全镇范围的科技培训和服务体系,推广普及了圣女柱子、长白苦瓜、跎瓜、金红等43个新奇特品种瓜菜,有24个品种推广到了全县,带动1200户农民,3个专业村发展蔬菜种植。
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站稳脚跟,增收创收上,我们提出要打特色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发展思路。镇村在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经济上,尽一切可能提供优惠便利条件。如太义村雷彗友种植脱毒马铃薯种子,与鹤岗马铃薯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需连片耕作区,镇村积极协调,为其落实了300亩地块。在特色养殖上,全镇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新源村周淑杰饲养肉鸽3000多对,凤岐村田百山养殖1000多对,成立了养鸽协会,全镇饲养量超过10000对,年效益超百万元。其它,如太义村的孙先明、凤岐村的郭圣贤养貉都超过100对,横岱村齐凤德养天山马鹿20多头。全镇蓝狐饲养量达到1300只。特色经济实现年产值4000多万元,成为镇域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大规模流转,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这些人中,长期离乡的有7833人,离土不离乡的有2479人。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的职业有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工业、农业等行业。在转移方式上,大体有三个途径:一是中介组织介绍一批。通过镇劳务输出管理办公室以及劳务输出协会的努力,今年外出打工、经商有7000多人。二是投亲靠友带出一批。动员广大农民利用亲属、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走出去经商打工。三养殖产业推动一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养殖产业,使一些不能外出打工人员在家就能挣钱。这样的农民有近千人。这样基本实现了一半务农,一半从事非农产业的目的,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如四合村赵志友在俄罗斯种田100公顷,长青村黄成杰在山东省开发房地产,资产达到千万,并为本村提供20个就业岗位,凤岐村龙玉臣,原为初中文化,在青岛一家机械厂打工,成长为一名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员,现任车间组长,月收入达6000元。原丰收村谷训人在国家旅游局工作,经他介绍丰收村已有34人在北京工作。在其协助下,其外甥在新加坡开了一家中餐馆。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例使闲散人员看到了出路,走出家门,偿到了甜头,发展成一支劳务输出大军,年创效益5446万元,占农村总收入的24%,人均增收362元。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提高他们的技能,我们重点抓了岗前培训工作,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通过县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依托县职教学校,经用工对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镇村则依托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学农科教基地、各类协会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2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600多人次。经过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致富能力。例如永发村的李文安在庆发乡政府建立了肉鸡养殖基地,年出栏肉鸡20000只,纯收入达2万元。横岱村齐桂宝在战生原敬老院兴建了天山马鹿示范养殖基地,现有天山马鹿19只,年收入6.8万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体上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个别村屯机动地承包经营权发包秩序混乱,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不经村两委会通过,仅由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拍板,滋生了一些群体性的矛盾;个别村屯由于村债务压力较大,发包机动地承包期长达15年、20年,甚至连续发包,出现人等地的接力棒现象,群众意见很大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对各村机动地的管理,各村发包机动地必须经党支部动议,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由村委会执行,竞价发包,向镇报批,否则合同无效,防止个人专断。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情况

几年来,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党员先锋工程”为统领,以党建四项工程为平台,积极创建融入式党组织,逐步由过去的行政干预向指导服务方向转变,围绕“三式工作法”,探索出“党组牵头服务,专业典型大户参加,发展合作经济”的工作新思路,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户”或“党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形式,把党组织建在协会上,既凸显了党员引领服务职能,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促进了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到目前为止,镇、村两级现已建立的各种协会52个,示范服务基地74个,其中,蔬菜种植,甜香瓜等种植业方面协会13个,畜牧业养殖方面协会5个,机械维修,庭院综合利用,水稻机械化育种服务等基地74个,有协会成员3500个。
一、在管理运营上坚持四个原则,推进合作经济组织良性化循环
1、坚持注重民意的原则。一是在协会组建过程中,党支部选树典型专业大户,在引带的基础上,采取自愿方式吸收农民入会,闷搞行政命令“一力切”,而是用示范给农户看的办法,带动农民,让农民得到实惠,看到协会的效益,优势,自觉加入到协会中来,走共同致富道路。二是在协会的经营管理中,在重大决策上,充分调动发挥会员的积极性、创选性,不断完善协会管理机制,保证会员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反映,使生产科学化、规范化,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使合作经济组织生产水平,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向生态科技效益型农业迈进。
2、坚持服务优先的原则。一是抓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我们结合党建四项工程,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创业,给群众探索致富新路,用已成型的经验指导群众,帮助群众致富。二是抓培训提高。我们根据“四培养工程”和“双挂一培”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协会中的致富带头人和产业能人进行系统培训和定向培养,组织他们到生产企业、事业站所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还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送科技到协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极大地提高协会科技管理水平。此外,我们还侧重抓人才管理,对协会内外的乡土人才和致富能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人才档案和乡土人才库,为协会组织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三是抓强化制度建设,保证服务的实效性,我们制定了《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站办所服务协会制度》等多项制度,努力做到服务的经常化。四是提供法律援助,重点解决协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由镇司法所担任协会的法律顾问,帮助协会维护正当权益。
3、坚持规模推进的原则。在协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规模经营,把规模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协会发展与产业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协会发展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促进协会发展壮大,实现规模运营。
4、坚持以贫带富的原则。协会中的致富能力作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党组织引导他们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兴中村全养殖协会引领带动群众185户、宏焱酱菜加工协会引导200户农户建立300亩原料供应基地,永胜村林果协会引带27户农户脱贫致富。
二、在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整合作用,增强了弱小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合作经济组织比较熟悉市场。各类协会的带头人都是经由党支部精心筛选出来的乡土人才,致富能人,他们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比较了解,较易掌握市场行情。如永胜村党支部通过分析历史和现状,认为XX镇历史上就是商贸重镇,人烟繁胜,交通便捷,一年四季蔬菜瓜果消耗量巨大,从外地运输成本偏高,价格较贵,且不及时,经常供不应求。如果能在本地生产销售蔬菜瓜果,既方便了群众,又降低了成本,还能增加收入。这是一条生财之道。村里已有个别农户种植蔬菜。于是村党支部引领农户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发展庭院经济,建立了党小组,建各类大棚100多座,年产值150万元。六合村党支部于2003年,组织26户农户以投猪入股的形式,组建了生猪养殖协会,年生猪饲养量可达4000头,实现产值320万元。在协会的动作上,永胜村蔬菜种植协会积极与市农研所联系,请专家来村里指导蔬菜种植技术、输送人员到市县接受培训,多方联系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商业网点,使永胜村生产的蔬菜辐射周边金沙乡、团山子乡、愚公乡、桦南镇。六合生猪饲养协会先后组织会员到外地大型养殖厂考察,学习经营管理经验,提高科技水平,捕捉到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协会在佳木斯、七台河、依兰、桦南等周边市县建立了信息网络,适时购料和销售,达到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实践证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对外抵御市场风险,抢占市场份额,对内可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集约经营。
合作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长青村养猪协会谋划新的发展思路。一是采取了以粮食入股的方式,鼓励入股农民发展绿色玉米,协会无偿提供有机肥,还以高于市场价格加收玉米和秸秆,绿色玉米生产基地现已发展至100公顷,有48户农户加入。二是协会为入股农户提供仔猪和饲料,传授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共同体,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走上了富裕之路。兴中村总结黄牛、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经验,创办了综合养殖协会,投资160万元,建有养鱼水面137亩,饲养西门达尔牛562头、养猪500头、家禽5000只,年可创经济效益90万元,基地户人均增收1900元,形成“养殖、垂钓、休闲”发展模式。2008年,全镇(农村)协会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080万元。
三、镇村组织突出重点谋发展,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化迈进。
1、党组织以组织建设和共同致富为重点,抓协会发展。一是抓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牵头,党群办协调,涉农站所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镇村领导每人指导一个协会党建联系点,帮助组建一个有影响有潜力的党小组,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涉农站所按业务分工,指导帮建一个协会组织,实行业务对接,服务归口。各村支部依托产业优势,实施能人拉动战略,适时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结合四培养工程,在协会内建立党小组。党小组担负宣传、指导、协调、监督协会的职责。通过宣传和指导来提高广大党员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认识,明晰合作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性。通过协调和监督,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科技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服务,建立稳固的营销渠道和信息网络。二是抓引导发动,我们组织党员和专业大户,举办创富宣讲报告会,用典型事例去影响群众,用新的市场理念去引领群众,用产业优势去鼓励群众,使广大农民思富、盼富意识大增,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引导推动协会大发展,为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2、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协会产业规模升级。党组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市场行情,指导各类协会进行产业立项,组建和扩展协会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全镇共建立各类协会52个,发展示范服务基地74个,参加农户1840户3500人,占全镇总户数的12%,协会包括13个特色门类,有林果、瓜菜、养牛、养羊、养鹿、劳务输出、农机等,发展比较成熟的有林果协会、养猪协会、养鹿协会、庭院经济协会、兴中农机合作社。雀跃农机合作社得到省委省政府农机发展基金100万元,购进37台大型农机具,在历年农机作业中充分发挥了大型农机具作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个别村支部对发展融入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有些农村干部抓工作情绪不稳,镇干部深入基层少,服务不到位,指导不及时,个别村“党组织+协会”实现有效链接不到位;
2、个别协会、党组织发展作用不明显,有的只停留在书面上,有的只能帮助解决肤浅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尽快出台在合作经济组织中设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以利于规范合作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自身行为有效发挥作用;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培育那些有一定规模,有发展潜力的协会,使之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引领带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