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工作报告 > 调研调查 >

意见建议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文章

发布: 2022-11-18 17:20:11   阅读: 次 【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全局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看,能否处理好民族问题,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我们在看到我国民族团结的大好形势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把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能够应对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各族干部与人才队伍,尤其是要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

一、民族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以人兴,政以人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对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广大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本调研报告根据XX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提高民族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大方向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如何通过民族干部培训来实现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研究如何通过进行当代政治、经济、法律、民族知识理论和现代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激发民族干部的潜在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化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从而为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事关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而且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大局。XX市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XX市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XX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XX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被称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全市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70.9万,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8.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87%。蒙古族22.9万,占总人口的8.45%;达斡尔族7.3万,占总人口的2.7%;鄂温克族2.75万,占总人口的1.02%;鄂伦春族0.38万,占总人口的0.14%;俄罗斯族0.48万,占总人口的0.18%。全国仅有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均在XX市,全内蒙古自治区19个民族乡有14个,其中达斡尔民族乡2个,鄂温克民族乡(苏木)7个,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1个,鄂伦春民族乡1个,回族乡1个,朝鲜族乡1个,此外还包括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截止2006年底,XX市党政机关干部总数为16019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达到5997人,占干部总数的37.4%。厅级干部54人,其中少数民族15人,占干部总数的27.8%;处级干部1015人,其中少数民族403人,占干部总数的39.7%。全市共有地厅、县处两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299人,其中厅级后备干部7人,处级后备干部292人。

三、XX市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的重视和组织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市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为XX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领导高度重视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把它作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近几年,XX市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使全市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2001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等高等院校,先后举办了10期为期3个月至1年不等的少数民族干部进修班,累计有472名少数民族干部接受了培训。2006年,经过初试和复试,我市有13名处级领导干部被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参加为期两年半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同时,为了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无论是在举办主体班次,还是各种专题研究班时,都单独拿出一定名额优先安排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发展潜力大的少数民族干部,效果比较显著。此外,为了使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干部教育条例》,在牧业旗将《条例》印成蒙汉文对照本,并在有条件的旗还建立了蒙文党建网站。
2.培训内容丰富
少数民族干部在培训内容安排上实现了由“纯理论”到“专题化”的转变,除了讲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外,还增加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区情市情等民族知识,增加了领导科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导科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文学欣赏、艺术鉴赏、民俗历史等人文知识,增加了处置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健康常识、照摄像技术等实用知识和技能。实践中,还本着“教学内容专题化”的原则,开展专题培训,利用有限的脱产培训时间围绕某一局部性课题集中授课、集中研讨,开启“教”与“学”两个群体的智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复进行深度解析,力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通过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参训学员普遍感到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培训方式多样
一是依托XX市“人才与发展论坛”,为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自2003年“人才与发展论坛”成立以来,先后邀请周光召、厉以宁、金涌、王渝生、钱小军、梁小民、张新时、彭定安、赵涛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我市进行专题讲学,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是本着“学员构成职业化”的原则,开展专题培训。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的重点由一般知识的培训为主向以岗位培训为主转变。几年来,先后在中央农业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了农牧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班,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了旅游开发、发展工业经济、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题研究班,在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举办了少数民族干部进修班等重点班次。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变讲授式为互动式,弥补传统“满堂灌”的弊端,提高了干部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转变观念的目的。
4.师资水平较高
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一是加大专职教师的培训。逐步建立起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通过外派学习、承担研究课题、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方式,着力培养教学科研骨干。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知名学者、民俗研究专家担任市和旗市区两级党校的客座教授,组建了一支数量相对充足的兼职教师队伍。
5.培训基地稳定
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干校、民族院校等阵地,分层次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学历、任前、任职、上岗、转岗等培训,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不断拓宽培训渠道。除市委党校外,还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等区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始终把教学活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把师资队伍状况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来抓,以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培训基地的重要标准。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培训的效果。运用个案式、观摩式等实践性比较强的方式,在模拟环境中教育培训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制度建设 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体系
1.建立宏观管理机制
一是以考促学。在少数民族干部学员的选拔上实行了“培训资格考试制度”,严把参训学员的素质关,不仅增强了培训的公开性和选择性,而且扭转了参训人员被动学习的局面。在各种培训班中,全面实行了考勤、考核和考试制,将学员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较差、成绩不理想的通报批评,在学员中形成了比刻苦、比团结、比纪律的良好氛围,从而保证了培训的效果。二是跟班督学。采取由组织部各处长(主任)轮流跟班的方式,切实加强了对各个培训班次的管理。截止目前,已有20余名处长(主任)跟班督学,达到了加强班级管理和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的双重效果。三是以用带学。在各种主体班和专题研究班中接受培训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重用的比例比较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仅在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培训的405名少数民族干部中,就有275 人被提拔或使用到重要岗位,占参训学员总数的68%。
2.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我市各级组织部门积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沟通,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统战和民委部门发挥联系党内外少数民族干部的优势,主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推荐人选;人事部门协助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管理机制;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财政部门在经费安排上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的需要,形成了各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
3.健全督查指导机制
市委组织部不定期组成联合督查调研组,赴各旗市区、各部门督促检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跟踪了解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业绩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及时总结经验,认真推广,给予表彰。对不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被动应付的进行通报批评。督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
4.立足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增强“空中课堂”培训的覆盖面
XX市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手段单一、设施落后、广大干部群众渴求获得农村实用技术的现状,他们到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地区——山东省利津县进行了参观考察,先后投资30多万元在全旗率先开通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全旗已建成党员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点63个,其中依托教育资源建点51个,并把10个远程教育接收站、7个远程教育接收点的远程教育节目并入了当地有线电视网,使远程教育的直接受益户达到了7100户,基本实现了党员远程教育网的全覆盖。2006年,协调网通公司,利用宽带网为腾克镇等5个乡镇(办事处)开通了内蒙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频道。近两年来,基层党委运用“电教+大户、电教+协会、电教+基地”的培训新模式,组织党员群众参观示范基地达23000多人次,通过下载远程节目为村屯发放电教片13400多部,集中组织收看电教片人数达到99400多人次,每名党员每年接受培训达到60小时以上,全旗农村利用冬春两季集中开展电化培训的时间达到4个多月,党员参训率达到了95%,群众参训率达到65%,不仅延伸了电教服务链,也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科技、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为全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5.强化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尽快成熟,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采取定向锻炼的做法,有意识地安排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到关键岗位、重要部门或急难险重工作环境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全局,丰富领导经验。对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采取小步快跑、不断压担子的办法进行重点培养。把那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经历比较单一的少数民族干部,选派到上级机关挂职学习,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提高宏观决策和管理能力;把那些缺乏基层经验的少数民族干部,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选派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处理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选派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和发展前途的少数民族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使他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提高能力。2000年以来,我市共下派少数民族干部10人,到国家各部委及发达地区挂职少数民族干部84人,到区直机关和西部盟市挂职少数民族干部12人,到市信访、纪检等部门挂职少数民族干部16人。

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培训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目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时候还是“规定动作”,被动接受培训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对象没有机会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过程,培训的目标指向与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培训情境与实际工作条件存在很大差距,培训对象虽然认真接受了培训,但实际效果不大,“管用”程度不够,在能力建设方面开设的课程偏少。
二是工学矛盾还比较突出。“调训难”的情况依然存在。虽然各级领导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但因工作脱离不开等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比较重,需要培训,但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即使参加了,精力也难以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成效。
三是多头培训现象仍然存在。在培训的安排上缺乏统一的计划,党委一条线,部门一条线等形成各自为阵的培训局面,培训资源没有很好整合,造成重复培训,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干部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是培训方法手段需要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手段还比较单一。培训载体没有被充分利用,特别是旗市区级教育培训应用远程教学、电脑网络的很少,还习惯于传统“满堂灌”的培训方式。
五是经费投入不足。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很大,一些地区和部门没有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干部教育条例》,立足实际,谋划长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现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1.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步伐,是关科学发展观能否深入落实,能否实现民族团结、兴边富民、边疆稳定的一件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和民族政策,把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成员分工负责,有关部门明确职责。主管部门和工作部门要定期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强化落实。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织、统战、人事、民族事务、教育、财政等部门的作用,形成抓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合力。
2.以提高干部的能力为目标,改进和丰富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一是在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定培训内容,不能单纯地为了培训而培训。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实用管理技术培训结合起来,比如可以把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专题辅导和新党章的学习与培养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发展难题的本领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机关职能、干部能力、系统专业等不同层面的干部,分类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重点组织干部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管理、金融、法律法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可以采取采取外派、上挂、下派、横向锻炼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挂职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
三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行动学习,以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3.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
一是要进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需求调查。摸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少数民族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二是要制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用规划来统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局,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工作。三是要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探索建立“少数民族干部学习讲坛”,邀请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民俗等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学,授课可以探索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逐步建立按学科或专业分类的重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并建立高水准的师资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网站,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把各旗市区的党建网站链结上来,以此为基础,搭建一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平台。
4.要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各地区要加大对本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投入力度,增强办学实力。一是要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下功夫。加强培训需求分析,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完善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进一步提高讲授式教学质量,加大研究式教学力度,大力推广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创新培训管理方法,严格培训考核措施,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二是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知识更新机制,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骨干。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三是要逐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各旗市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评估工作,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5.要不断创新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一是研究建立干部岗位任职培训资格制度,探索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任用挂钩,以此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引入市场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全面实施培训机构质量评估制度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以此认定合格的培训基地。进一步探索民办学校乃至民资进入干部培训领域,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干部只要最终能通过任职资格考试,可以自主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让培训机构市场化运作,公平性竞争,促使培训机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接互动。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还要将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措施加以约束。
6.要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尤其是要优先保证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政干部专项培训经费,保证重要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可以考虑从财政预算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金,来支持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开展。
坚持每年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在巩固现有的“三个一点”(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个人交一点)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筹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灵活多样的干部教育资金筹集方式,较好解决了少数民族干部调训难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