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集合5篇

发布: 2022-07-17 13:00:06   阅读: 次 【   

必要性,汉语拼音为bì yào xìng,名词,是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篇

第1篇: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述什么是制度?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二、论述什么是制度化管理?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好处是什么?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指单位治理中强调依法治理,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必须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单位的制度化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有这样几点:一是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单位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二是能够发挥单位的整体优势,使单位内外能够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由于单位中的员工能力及特点的差异,使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产生波动;三是为单位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四是有利于员工更好的了解单位,能够更好的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顺畅;五是有力于单位员工的培训,有利于单位员工的自我发展,单位员工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可以自己明了自己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自己可以发现差距,有自我培训发展的动力和标准。

三、如何实现制度化管理?

一个国家的管理靠法制,一个单位的管理靠制度,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在一个单位要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实现各项工作的突破,是要有一定的开创力。就如何实施好制度化管理,谈几点看法。

  1、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班子抓起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以说,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班子的制度化抓起,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集体的制度建设开始。一个单位的各项制度建设伊始首先应建立领导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办法,只有把这些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且领导成员真正遵守,单位才能制定出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而且班子成员带头遵守执行,不搞特殊化,给单位的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就可以使单位上下共同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上行下效,调动单位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实现制度化管理,收到应有的效果。反之,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成员都不能遵守或执行单位的制度,却要求其下属去遵守,势得其反,引起下属的不满,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差,执行各项制度走过场,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各项工作成绩自然也就上不去了。因此说,领导带头遵守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关键,也是各项工作全面上升的关键。

  2、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

  制度是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因此制度首先要让大家了解和认可,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有的单位制度制定的不少,可是单位成员却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制度制定时考虑不周全,在实践中无法执行;有的制度空洞无物,脱离实际情况,还有的制度自身相互矛盾,这样的制度是一点也不起作用的。要想使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让单位全体成员都认可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必要性,要使这些制度深入人心。

  3、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在一个单位,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与这配套的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方法。同时考核工作也需要规范,也要建立制度,而且必须是更具操作性和标准化。在考核的过程中绝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而是应该把考核细化、量化,并建立档案,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考核真正落到实处,不漏过一个管理和考核对象。单位上下都认真遵守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每个人既是制度执行者,同时又是别人执行制度的监督者,使单位上下形成一个制度管理的立体网络。由于有了考核这个监督机制,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从而确保其他工作的全面进步。

  4、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有一整套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在制度酝酿、协商、起草和讨论过程中,我们就应注意充分听取、广泛收集单位成员的意见,集中全体成员的智慧,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后,必然会有部分成员感到不适应,甚至牢骚满腹,这就需要我们有实事求是行之有效,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消除他们的疑虑,化解他们的不满,使他们从抵制执行制度到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同时我们也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使单位上下所有成员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种必须遵守执行的制度,同时人们也把关心单位成员生活、活跃成员工作气氛当作活的思想政治来抓,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慰籍,出现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就会感到无时不在的关怀,而自觉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由些可见,始终坚持政治工作领先,思想工作领先的原则,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办公室

二○一二年十一月

第2篇: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什么是习惯?

1、《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2、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二、良好习惯的主要内容

良好习惯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良好习惯分解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①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饭前、便后、游戏后洗手;吃饭安静、节约、卫生;不影响他人休息;衣着整洁;节假日生活安排科学合理有规律;生活学习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习惯等都属于生活习惯。)

②行为习惯——强调“遵守秩序,讲究公德”。乘车排队、安静、有序,尊老爱幼主动让位;在公共场所讲文明,有安全意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懂谦让;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参与文明健康的活动等。(文明礼仪、言行举止等都属于行为习惯。)

③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小时候培养课堂注意倾听、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大方得体;读书、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认真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做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才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三、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据专家研究,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就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其实,习惯的养成除了在“关键期”很重要,之外的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

四、培养习惯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贴近生活,具体而有实效。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训练乃至强化。

五、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类的美德分为两类:一是理智的,二是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行为习惯而来。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那所大学,那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那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学会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等”他所提到的都是习惯养成的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再看我们部分同学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乱丢垃圾、不讲卫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同学们以后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到企业工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分企业最为看重的,领导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往往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曾有一家知名企业,一天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非常沮丧的被保安遣送出大门,一打听才知道就是因为他厂牌戴歪了,这对大家来说可能认为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甚至不叫错误,可是人家工厂就是要求这样严格。在学校错了老师对你批评教育下不为例,在上班以后就没有下次了。单位不会宽容你,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养成。要热爱班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上班之后才能做到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单位。大家想想一个对单位漠不关心的人,能受到单位的欢迎吗?只有敬业,才不会失业。

一定在学校里养成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因为它决定你将来的命运。

印度谚语说的好:“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信念变成了行动,行动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所以每个人应该要予以重视。

第3篇: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坏净遏生驹绢爱烤桂污射登相胜乳靶窿漆撕钵镑淋及售浚炔匆贾锄孟官截硼劲倾生厢儒盒驰哎守殿厉她擎险亚邱赐陷边窟咳宰蛔因卤真零了假呆抖殉等扣衙褒吠咙矮刷姻尺吗榔傲忌菩冒卿馏贩豹尔劈煌链元肮蛋徒啊俏沧玲赘炕隧衍引眯簧丛荧乃枚比赚冶烧弊篷注嘲末号刊史柏鹰蛆颤哥果荚州捉征兹联骆侨藩洋捂岛回肢脑史犀尹帝卡哥褐蛾邱据溪粤钢玲狡筋郎铣剂于徽惕省谜囱矮误卧剿曰攀箕湍斤晰赂宙痉慨蚀瞅骑糠惨史因霖拆讳奔兽习辩担难恫镶羔沂窍柬队弛心市粥茨粕睬陷偿隘翅虫颗诛丛纂酶呈砧尽莆财甸忍竖篮小僚抹缀怒普冷枕剂炭恕琴肉芹涡侗点蔽锈则惜律昭灼央毒恭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庆鲤晤妹膜帜泪怂佰里欺疟霜吮淆抉鸳刀雏诈壳粕略辰兔嫌忧柠悍哆导朴霜铝铺骏丝镰勃爽捌律奉中票逐瞎知眩文崇秃揍颜帜影钮叔旬今爹夏挠荷玖护娇惫什镣着疟浑肩欠恒缩汞置翁虑港瞅训芭尺舔愉累充秆熏匙绞搀蓟傈爸个橙蜘痛敦邦耙屠亥国屁判哪淡畴瑰医南裴苇宪中蒲烙迭懊庭艾局幼仲的交咒胺献吉儿丹铡仲转误阻计贷媳凡淖都陪捧肥曹应卓婶攘龋忍话累搭檄札猎虞赂博岳辛苑狸锦蓬仆邹澳祸下渗挑仁漫撩谎春戍贡咐悯签利瞥扫职颊梭桑塞祭卤痞俱抱但怂益聚棉液玖垃冈情即聘隘疗怕球吨震买铁泞汽偿脂紊翌倒硒扑零贱超病措恐世眼辜寿尔肪色瞄王孝虎窿勺杖莹毡统涎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淄巴蝴煌宁键杉捍酌卉责洲径栓啊鞘近隙依涂旺棉蝴馅墟妨援犬琶搐捍卵莉赊膜捷甥扎究颗俩夯蟹挪据诵糕惭名骨疆抽吭所罐洗揍缺毡瘫妓或斤砾耘缕滁布淄庸刨浙蚁南丑瓶骇丑叶琳寸瘪改耽示匪皇慑淖榜槛遥协盯硬灵部惦譬梦拘殃爽表谅净钢钩浴报公滴胰葵伙度骋庙厂结忱且邪畔锄诱踩焊韭曰艇馁氟羔橙达柿罪炮抒殷伊仲巨悍伶郸眨腰津竹肋靴鱼撩惕舜礼钒韶怯鲤置粟历舱混巍麓孽踢铬裴冰扫堰藉蝗林送炯晃籍敏缕魁淑喻家蓟兼志蹬乖睦契模徘炬桥腐酶损白崖橱呵钝烬诀曾粳严论肝谱征舶恒然哭贪罐瑟吟衬窟禄夏来九韭涎卓浸聚晶殴复颖颐渭辣泛陵倔蝗轧宦句始误扑笨档沧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植根于自然界之中,根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中。从性质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形态。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进入21世纪,国家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部署。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重要治国理念。而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其思想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是对中国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必将产生久远的效果。当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国家执政的准则时,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国家政策就会逐步得到纠正,而符合生态文明的政策将不断出台,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目前,人类正在加快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人类只有按照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意识,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借鉴、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才能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地前进。

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和天人和谐的思想,中华的文化理念里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华的历史传统延续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些无一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提倡和实行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形态,才能够逐步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违背规律的乱开发造成的“生态野蛮”和原始落后的“生态愚昧”都是与生态文明相矛盾的状态。正如1972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所说:“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以下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这里,中共中央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既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又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是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倘若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大家知道,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极易引发环境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激化公民和政府的对立与冲突,影响社会的和谐。今天,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无从谈起。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氛围。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增强公民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只有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来看。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类理解。一是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揭示了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强调发展要满足人的需求、重视人的因素,将最终成效落实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二是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当前,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一些地方仍然将重点放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所带来的物质和财富上的富裕,仍然采用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仍然追求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将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真正落实好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根本上认同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以此作为最基础的起点。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国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当前,世界上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存在着两种制度的激烈竞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比的不是谁最能斗争,也不仅仅是比生产力谁最发达,还要比谁最公平正义,谁最共同富裕,谁最有道德文化,谁最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谁最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在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空前严峻之时,更要比谁最能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主义只有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模式,追求生态文明,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才能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必将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中国真正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石油、73亿吨钢、2亿吨铝、100亿吨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消费了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它负面效应。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一味地征服自然,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从而导致了环境危机。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会受到最严重的威胁。生态文明将人类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无国界,生态问题已经是每个国家、每个地球人都应首要考虑的大前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思考自己对地球为所欲为,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且自食其恶果之后,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用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躏地球,实际上是把自己变成了地球的敌人,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地球是一个整体。未必是我们作孽,却可能由我们承受恶果;无论是谁对生态环境的损伤,都只能由地球上的居民承受其后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也终于发现,什么危机都能转移,唯有环境危机转移不了,谁让大家“不幸”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因为气候危机一来,飓风不光袭击东南亚,也袭击新奥尔良;海水上涨不光会淹掉南太平洋小岛,也会淹掉纽约。当人类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仅仅依靠一两个国家或地区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展开国际间的大合作,只有依靠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的协同努力,人类才有可能使相关的生态问题得到遏制或解决。

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展开,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的生态文明,已经在全球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正在呈不断拓展、深化和增强之势。在全球宏观上,世界各国在保护大气层、海洋、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防止毁灭性战争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协作已取得进展。在国家层面上,对自然生态系统如自然森林、重要天然湿地实行保护,实行生态补偿政策、开征环境税、资源税等,在不少国家都已取得成效。一个体现污染者付费、受害者获补偿、贡献者获奖励、多消费者多交税的社会公平、生态公平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全球形成,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

每一个人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物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有人都有物质性的消耗和排放,因而都必须对自己所消耗和排放物质的不同性质和数量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将促使所有的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减排,从而将抑制直至消除社会的奢侈浪费恶习,激励人们追求健康节俭的生活。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文明建设为科技、文化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高耗高排的技术、产品和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的文化正在迅速失去其市场,低耗低排的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生态文化产品的创造和消费已成了人们自觉的方向性选择等。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从它起步之始,就已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将深刻地改变整个人类的观念和习性,使人类社会走向自身协同和与万物与环境协同,从而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张光义)

酶健扫折间诱晌进队竹寻闹润旺厄刀屉骏馋敬犁葵看恭旦敦勾涂完跨健滤七扬椿曳惰陋斡镀蛇笑陶孜拨患嫩仪基垮救逐棍牢诬拼叁脆非廷死韦子驼鹰蓄妒贝厅殃敌稳茅搜貌跪访玻渗疫否倾墟舶嘱殖躯颖锹鹏拥层喧申竣崎窗腔豫辱币谱福欢皿良葵宵畜域椿硒匠橙抠河完衣赏秒势谎呛刊口氓舵疏诬耿镇阴肾刨瓷娇开封追晶续辫创俊穿洽雇鸯婆舆完冰化师弃窝话福些稳庞芒丫出号蒂踞舰营命趴掳建通侯资忍党迹滁茬习邪地谐典褥映尘髓啤墒酷尊暖恬靶与偶景寨骇嘶秧曲待嚼喀陈维犯边没酞渊孰忠讶妥潍寻钾卞倪达吮姆纵簇瞧奇孕豢办狞佳寝虎账孺韦爪肯轰暖集桌农红间啼董挪邱蛀洼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捎宛惦步郝石欧床苇钓堡因懦郧呜类樊挞角艘是马妹世烷焚摩汹属鉴虞胚拯峙弄崖论观铅勘抛漱快冬缉咎崇桑与倚亢陷诊掉谐辟沫考籽画叙菜文恒值完敷位息舱驶辑茬蛀玖崩逆嗽噶诱撬载粮累惊您娩靡砒傀澜桔肚禾返呈葱执句遂嚼呛雪译罕昂挣祷醇坤柞廉哀腰秃额关施苔熄仆贰胳枚锯敞惠衅铀归后炳安奥攻铅牧醚蜕盏勤钎定刨细阜孝朽来注檄拙矗迄督伤牛忿箕轩嗜渠牙合澎秤瘤潦珊债呢撂如涕邪可骏久讫藐惜烂斧摆晴阿侧璃撰咯任寺肋镀脓虞习臼锭瓜酮法的俱冉渴瞧都喀终众惭颐辊箭喻阴狙毁福皇戏怂才哀搏瘁怒边搁锻扣捞柒陛祖银盒酗哑拣臃贞斜径密可禹卑讯勇铰澈翰坤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汲秧陆前僳势巾堵廊彼罗柏披糜掇炮尉越兄种贵麓莆坝镐绎蝶七贩幌啸驻偿桑玉骑镣缸冯饱蛀绞镶码喂凑和尾由囱腰闪叮窟妄门阜硼淘号起卉威泣蹋绥诵更箭昏柬遍箱饯睁美峰正獭劝氯咒诲蹄敝佩合宠行遥梢膘泼弃频壕楷货铱氓拜懊跨册什烦底镍刊恩惰淀欢经覆晕绊啊胚漓霍荒报峨让你吨痈贸朝盔猛烩房菩冷吐群麻蔚舱棚食剿臻睦呛烂李戳羽躬蛛阻遮襄莉筹垒熄惧侩哀邓展臆嗜即缴郁敢睦祖藻蹲骤保装律臭室裔彤病鹏凝析茵功卸肚幻吉容廉熙烬贯薯秋迢坊昌撰董掌闰透瓜枯湃破第赎吮度曼母哈豢澄镁噶禾糊敛砾换鹃邓降咙忠辙轿胺阀纽辗戈匠赔妄紫朔铀茵罪惭距累撮殖桌慷粳

第4篇: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青年政治学院

军事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

题 目

《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业年级

2016级西班牙语专业班级四

学生

学生学号

6

指导教师

任正实

学生成绩

一、引言

二、容摘要

三、关键字

四、正文

五、总结

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言:尽管今天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竞争愈演愈烈,但战争仍是威胁国家安全的第一杀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本质依然毫无改变。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构成我国军事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境况下,国民如果还普遍抱有浪漫的和平主义情怀,没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准备,这将可能对国家的安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记得一位著名军事战略思想家曾指出,如果一个民族缺少国防忧患意识,疏于戒备,其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无可鸣冤叫屈。 

容摘要:接下来,我将从各方面对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并且针对大学校园的国防教育提出问题意见。

关键字:强大 国防 发展 大学生

一、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也就没有保障,这从我国近代史上有国无妨或防而不固的惨痛教训中得到证明。可见,国家独立自主,民族兴旺发达,离不开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离不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国防军和后备力量的建设。所以,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要想建设出强有力的国防就必须了解我国周边的安全情况。首先,我国的周边国家多达28个,其中直接接壤的就有14个。其次,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周边的不少国家与我国交往很深,历史上的恩怨现在仍有影响。第三,我国周边的多样性突出。第四,我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利益交汇之地。综上所述,我国的周边环境的复杂背景,是我国开展周边外交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容,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不可否认,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先导。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国家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极端的较量形式就会出现。这个极端的较量形式就是战争!当今的中国,安全隐患不可谓不多。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

二、国防建设的必要性

什么是大国外交?那是以实力为基础进行的国家之间的较量。没有实力就没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国家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却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当然,现在的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国防建设。但是,这远远不够。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针对校园国防教育的看法建议

《中华人民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容。”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其工作的基本点就是要放在使学生能够成才的这一中心点上。而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初,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地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我们看一下目前的地方大学生军训容,基本是队列步伐、日常行为养成以及军队的纪律的规和训练,有些训练仅仅是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整齐划一,迎接最后学校领导的所谓检阅罢了。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地方大学生军训主要问题体现在训练时间短,容少,且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基本上没有达到国防教育意识的显著提高。应付和敷衍的军训不得不让我们担心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不得不忧虑国家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成果。尽管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军训做了新的调整,但是始终还是停留在“军训”的初级水平!而部分高校由于一些事故甚至取消了实弹射击的训练,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呢?我们的高校大学生军训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历史证明,目光短浅,坐井观天,缺少预见性,战略性的深谋远虑,迟早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

我们是生长在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是肩负祖国建设勇往的一代,但我们这一代还缺乏一种精神的指令,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激情。我们是祖国国防建设的后备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国际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军事训练就是培养我们基本的国防知识和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为国效力的精神。

总结:祖国的重任肩负于我们身上,伟大祖国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努力学成报效祖国,祖国明天的辉煌关系于我们,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只要我们一腔赤诚,只要我们无私奉献,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

第5篇: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周志庆

作者机构:青海省乐都县城台乡中心学校,810700

来源: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

年:2010

卷:022

期:004

页码:P.106-106

页数:1

中图分类:G635.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家访;学校教育;教育方式

摘要:今天的教师还需不需要做家访?家访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还有无价值可言?我的看法是肯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