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工商局: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数据质量

发布: 2022-10-23 16:30:10   阅读: 次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现象日益复杂多变,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独有的市场主体基础数据、监管执法和12315申诉数据,是国家基础数据库的重要内容,对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用重大,对于政府维护民生权益决策意义重大。因而,只有全面加强数据质量建设,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数据共享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基层工商部门的数据标准意识和数据质量意识,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础数据质量,从而切实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数据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发展决策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笔者以为,基层工商部门可以从健全管理制度、构建评价体系、落实各环节质量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工商系统数据质量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市场主体基础数据、监管执法数据和12315申诉数据的联网应用进程,使工商部门以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服务于政府基础信息共享,实现各级政府经济发展、解决民生决策需要,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数据质量管理。  

(一)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度。  

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度,首先科学确定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汇总、数据维护、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各个不同环节,然后通过明确各数据质量关联岗位的数据质量管理边界和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各个岗位的数据质量责任。  

同时,严格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把数据质量责任层层分解,既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又要求下一级业务机关对上一级对口业务机关负责,条块结合,确保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二)建立数据质量检查制度。  

建立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即根据责任制度,对各环节数据质量职责履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一方面通过电纸对照抽查,检查数据源形成数据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数据质量监测检查系统,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联网检查,及时整改分析,努力提高数据的关联性、逻辑性、对应性,严把检测关。  

(三)建立数据质量纠错制度。  

建立数据质量纠错制度,即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数据源与数据之间是否有误,所录入数据关联性、逻辑性、对应性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充分运用问题数据反馈追溯系统,加强对问题数据的检查纠错,建立数据监测、问题数据发布、问题数据纠错的完整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促进数据质量不断改善。  

(四)建立数据质量通报制度。  

建立数据质量通报制度,即基层工商指定的数据监督检查部门(一般应由信息中心履行该职责)根据数据录入、检查、纠错情况,定期编发数据质量分析报告,通报数据质量监督检查情况,以及问题数据的反馈纠错情况,实现数据质量的动态管理。  

二、构建数据质量评价系统,切实保障数据质量。  

(一)建设数据跟踪评价系统  

基层工商部门可以根据市场主体、监管执法以及12315申诉数据的不同特点,建设数据质量跟踪评价系统,对每一类数据的每一项数据录入、处理等制定必要的规则,以此规则进行跟踪检查,比如:身份证号码的录入,系统要求认可18位身份证数时,在录入信息出现基本错误时,系统即时作提示,以警示录入者及时核实修改;在录入者数据录入不完整时,系统也可同样作出提示,要求录入者重新寻找数据源,输入完整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录入指令。  

在即时跟踪的基础上,建立数据质量检查评分、专项数据检查、联网数据质量检查、专项数据质量检查等功能作用,每一项数据之间、每一类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对应性进行全面检查评价,可以做到录入人员、处理人员以及评价人员都在各自的环节最大程度地减少错误,保障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建设问题数据纠正系统  

省局、**市局以及县市局相应建立问题数据全面纠正系统,每季度(或每半年)通过系统、人工对各类数据进行检查,针对一些市场主体数据、行政执法案件数据、12315申(投)诉数据等各类数据中有待加强完善或者数据录入错误部分,及时在系统上发布检查得到的问题数据,下一级要在固定的时间内登录系统对属于本级、本环节的问题数据进行查看,对照原始资料纠正和反馈,通过几个来回的纠错,达到数据无错记录。这样,就可以防止问题数据因日积月累不断增多,也方便及时找到原始资料进行核对录入,从而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三、强化日常数据管理,全面落实数据质量。  

(一) 加大数据培训力度,严好人员素质关。  

人是数据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从数据采集、录入、处理、分析、反馈、纠正等各个环节,都与人员的素质关系紧密。因而,要保证数据质量,首先就要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提高人员责任心。数据从采集到录入等各个环节,都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出错。从事数据质量管理各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认真审查、细心录入、耐心纠错。二是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各级培训、考试、技能比赛等各种形式,促进数据质量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从而能准确审查出错误的数据源。三是提高人员电脑水平。从最初的书式数据到最终的电子数据,从录入到处理、分析,每个环节都需要熟练的电脑操作水平,因而必须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人员的电脑水平。从上述三个方面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数据质量在人的因素上的错误。  

(二)加强原始资料审查,严把数据源头关。  

市场主体数据、监管执法数据以及消费维权数据,应遵循“一数一源”的原则,即一组数据必须只有一个数据源,并且保证原始资料这个“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就要求在市场主体登记(年检)中对市场主体提供的书式资料、监管执法中对行政相对人的相关资料、12315投诉中对申诉双方的资料都要进行认真核实,保证其填写的资料与其所提供的依据相符,坚持市场经营主体、执法行政相对人、12315申诉双方的实际情况、书式档案、入库数据相互对应一致。  

(三)反复核对据实输入,严把数据录入关。  

数据录入遵循“谁采集(处理)谁录入,谁录入谁负责”的基本原则,明确业务数据的采集、录入、处理等工作的标准,规范各环节人员“输什么、如何输、怎么输”的问题,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规范数据录入行为,每录入一个数据要录入前核对一次数据,录入后检测一次数据,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分析总结有的放矢,严把数据检查关。  

数据录入完成后,数据质量管理责任人要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对容易出现的数据质量问题以意见或通知等形式进行重点反馈,对出现频繁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找出数据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手段,避免同类错误重复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