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早阳镇早阳村“抓核桃促增收”做法

发布: 2022-12-04 17:00:08   阅读: 次 【   

科学管理  硕果累累  

---早阳镇早阳村“抓核桃促增收”做法  

早阳镇早阳村位于汉江河畔,316国道穿村而过,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475户1826人,耕地面积2037亩。近年来,该村紧抓经济林果园建设机遇,依托山地资源,采取多项措施,实施一村一品,做活山林经济,主抓核桃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全村发展核桃面积达1829亩,基本形成人均一亩核桃经济林果园的格局。目前已有200亩核桃园进入盛产期,2012年全村产核桃5万斤左右,产值过50万元,人均增收280元。该村主要做法是:  

一是立足村情,科学规划。该村属浅山丘陵地带,山顶和沟底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山腰坡陡多长灌木树林,地理条件导致农民群众依山而居,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为此,村上从2006年开始,紧抓汉江绿化机遇期,打破过去撒“胡椒面”的产业格局,在区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论证,制定了《早阳村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当年栽种核桃树苗300亩,随后常抓不懈,历年梯次推进,逐步形成规模。  

二是领导重视,抓点带面。该镇把烤烟、核桃、魔芋确定为“一把手项目”,任务明确到领导,到村组,到农户,到地块,确保每个产业有人抓,有人管,并将落实情况上报区上相关部门,接受上级监督考核。该村核桃产业是早阳镇委书记的“富民”工程,2010年,镇领导在该村抓点建园320亩,2011年抓点340亩, 2012年抓点300亩。三年来,镇领导抓点面积近千亩,同时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以周云成、王忠金、陈开群等大户为代表,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20%的农户发展核桃超过20余亩,“绿疙瘩”变成“金蛋蛋”,丰厚的利润让全村农民看到了希望,迅速在全村掀起了核桃栽植高潮。        

三是科学改造,提质增效。科学移穗嫁接,改造老劣品种,是该村核桃产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的关键。由于过去引进的部分品种“不服水土”,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铁核桃树”,该村四组核桃大户陈开印就有这样的核桃园30亩,从2003年栽植到2010年长成参天大树,一直颗果未收。2010年春在区林业局的指导下,对近30亩核桃园进行科学嫁接改造,次年开始挂果,消除了群众疑虑,增强了大家信心。  

四是严把“三关”,管护规范。镇上制定政策,为该村配备管护员,并等同村副职干部待遇,落实一定报酬,负责全村核桃园技术指导,督促群众管护。并在园区建设方面做到严把“三关”,即严把设计关:科学设计、规范栽植、合理套种;严把整地关:栽植前的整地、放线、开带、挖坑必须符合标准;严把规范栽植关:严格栽植密度、挖坑深度、回填要求、够墒栽植、覆膜保墒保暖刷白,确保栽植苗木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  

五是套种结合,多元发展。“地荒树死”是农民对土地的认识。该村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推广科学套作,合理布局,多元发展,在核桃园中种植芝麻、黄姜、红薯等矮秆农作物,多元发展让地肥力充足,促进核桃茁壮成长。  

六是合作引领,强大基地。该村组织成立了早阳核桃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路子,合作社按时向农户提供选种、栽植、施肥、嫁接、销售等多项技术服务,目前合作社注册资金268万元,已吸收会员79户,其余户正在积极申请。目前,合作社在镇上的支持下,正在积极和区上相关部门联系,协调项目资金,解决核桃园区灌溉配套设施问题,让喜湿的核桃树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天。  

“绿树成荫,硕果累累”,在该村几片盛产核桃园内,我们看到了即将收获的胜利之果,也看到满山梁的树苗在阳光下舒展枝丫,茁壮生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