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市委副书记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发布: 2022-06-01 12:30:19   阅读: 次 【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是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知识化农业,这决定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着眼促进农民增收,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在实践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关键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学会使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创新培训方式,让农民学有兴趣

从当前情况来看,从事农村生产经营主要是两大群体。一个是散户经营型群体,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对新的科技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对学习科技知识并不是很积极主动;
另一个是适度规模型群体,大多是种养大户、农村经济带头人等等,对科技知识需求多元化,一般形式的科技培训难以满足要求。为此,必须时刻关注多元多样的现状,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1.要注重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讲解。就是用农民熟悉的沟通交流方式,把枯燥的科技理论知识用大众的语言讲清楚、道明白,真正让农民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近年来,我们立足农村和农民实际,组织一些高级农艺师、农村土专家,编写了一批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农业科技乡土教材”,比如《大豆良种繁殖技术手册》、《水稻施肥实用技术》、《柑桔大实蝇防治手册》等40多套乡土教材,由乡镇农科站技术人员、土专家进村入户上门讲解,实地操作指导。我们还注重发挥民间艺术团体宣传力量,将农民科技教育与乡村文艺节目有机结合起来,把农业技术知识糅合进艺术节目,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出来,受到了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2.要注重按个性化的需求来授课。要针对当前农民培训任务、内容、渠道和受培训主体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把农民培训由过去的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农民“需求型”,根据农民群众的兴趣特点、知识盲点、关注热点来安排培训课程。近年来,我们紧跟农业科技知识的更新换代,每年都制作农民培训课程菜单,由农民群众自主看单点菜。去年下半年,我们应农民群众学习理财知识的热切要求,组织财政、经管、农教等部门技术骨干,专门编撰了《农民理财知识读本》,并到乡村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宣传解读活动,为农民科学理财、促进增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要注重以现代化的方式来传播。向农民群体传播农科知识,要注重提高传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运用快捷的方式把最新的知识传到农民手中。比如,在传授一些农业种养新的小技术、防治病虫害新的小窍门等等,就不宜组织集中学习,这样既耗时耗力,又不便农民及时掌握运用。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整合现代网络通信资源,构建农科知识快速传播体系,采取在农民教育在线、常德科技信息港、常德科普网及各涉农部门单位网站开辟专栏,开通12396短信咨询服务台,分类建立农民培训qq群等措施,及时准确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农业生产经营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

二、拓展培训渠道,让农民学有载体

推进一项工作,有创新才有活力,有载体才有抓手。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必须充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培训品牌,不断拓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科技培训的渠道和载体。

1.要建立专业团队。要把区域内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专家学者以及专业培训机构整合起来,建立农民科技培训专业团队,让农民群众接受专业培训、学到专业知识。近年来,按照这个模式,我们在市县乡村四级建立了专业培训团队和培训基地,市级层面建立了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培训基地,9个区县(市)建立了以农广校、党校、农职中为主的培训基地30多个,还将10多所民办学校也纳入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点,所有乡镇、40%以上的村也建立了专门培训阵地,吸纳专职科技培训教师500多人、兼职教员近1000人、乡土专家1000多人从事科技培训指导工作。

2.要凝聚社会力量。要广泛吸收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联合开展科技培训。依托开展“城市支援农村”、“机关联系基层”、“五送下乡”等一系列支持农村建设发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动员机关单位、社会机构等下乡进村举办科技培训。近年来,我们结合每年开展的支农惠农活动,引导市直部门邀请市内外农业科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下到乡村,培训了一大批农村科技实用人才。比如,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高效农业、柑桔高产栽培技术、农村带头人(经纪人)、柑桔标准园建设培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开展了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培训,市供销社组织开展了现代物流管理培训,市乡镇企业局组织开展了休闲农业培训等等,为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3.要利用企业优势。企业是科技研发、运用和推广的最佳平台,特别是农业企业在推广农业科技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一优势资源,鼓励引导农业企业面向农民开展科技培训。近年来,我们通过引导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支持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鼓励企业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组织农民进工厂、生产车间、实验室现场观摩学习科技知识,或委派企业技术骨干入农户、下田地、到养殖场手把手传授生产技术,先后组织金健米业、大湖股份、万福生科、双佳牧业等龙头企业,培训农民群众20多万人次。

三、注重培训实效,让农民学以创业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目的就是帮助农民创业致富。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把科技培训与创业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致富助推器。

1.要把培训农民与促进转移就业相结合。要积极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将普通农民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转移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近年来,我们积极对接沿海地区大企业、大集团,摸清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钳工、电脑、财会、制鞋、制衣等多类就业培训,培训农民群众5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定向上岗就业。桃源县向广东裕元、宝元集团输送制鞋工人近20万人,创造了“桃源制鞋”转移就业品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批农民工返乡,我们及时组织开展帮扶就业培训,培训农民工6万多人,为近5万人核发了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大批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2.要把培训农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要着眼从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潜力,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推动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战略目标,配套开展了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与推广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重点培育发展油茶、水果、烟叶、茶叶、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获得“三品一标”认定649个。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7%,增速创历史新高。比如,澧县开展葡萄高产技术培训,种植面积增加2万多亩,亩平增加收入1300元以上,获得了“南方吐鲁番”的美誉;
西洞庭管理区开展朝鲜蓟高产技术培训,每亩增产150公斤,增加收入500多元。

3.要把培训农民与扶持自主创业相结合。要针对农民群众的创业需求,开展多个领域的创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近年来,我们将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方向集中到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重点工业产业配套、休闲体验农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业培训行动,为广大农民提供创业信息、创业技术、创业资金,一对一地扶助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创业、带头致富的优秀典型。桃源县返乡农民工文凡初创办金固立油墨公司,为常德卷烟厂、长沙卷烟厂、红塔集团配套生产烟嘴、烟盒用油墨,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还被评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临澧县下岗职工伍金香创办集会议接待、风味餐馆、农家旅馆、农业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伍大姐休闲农庄,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年销售收入600多万元,解决8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8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四、健全培训机制,让农民学能持久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抓不懈。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从操作层面着力,更要从机制层面着眼,实现培训的制度化、长效化。

1.要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开展、落实等多个环节上,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培训工作专门部署、培训活动定期开展。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委政府领导、农村工作部牵头、农民教育办具体组织、各涉农部门协同作战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要建立完善农民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把农民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要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是开展科技培训的关键,而仅靠政府财力难以解决,必须拓宽渠道,加大投入。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出资、项目争资和社会捐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特别是要鼓励企业、个人和民间组织支持参与农民科技培训事业。近年来,我们积极对接上级扶持政策,争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筹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企业捐赠资金1000多万元,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3.要建立完善培训考评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办法,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估制度和体系,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考核管理力度。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两项工作的考核评估,要以参加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是否实现增收作为硬指标,做到农民培训工作有督导,有考核,有成效,真正使农民培训工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