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创新理念壮大县域经济

发布: 2022-12-08 12:40:08   阅读: 次 【   

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先后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壮大县域经济”等战略目标,并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BB书记指出: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是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县域经济活则全省活,县域经济强则全省强。  

这样一个涉及面广、高难度的一个课题,由一个从来没在县区工作过的人来发表看法,我感到诚惶诚恐。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从中央到省里都如此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呢?因为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郡县治,则天下安。”秦始皇统一六国,宰相王绾提出分封制,廷尉李斯提出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理由只有一条,郡县治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在西汉再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古代政治家就提出:“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  

其次,县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战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民富则中国富 。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问题。只有生活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实现了富裕,中国才算真正的富裕。  

二、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我省县域创造生产总值450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4.3%,已由新世纪初的半壁江山上升至主体地位。  

经济总量上,纵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仅有14个,到了2011年增加至40个;超20亿元的县(市、区)2个,到2011年增至14个。横看,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2008年,我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仅为浙江和江苏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均GDP在3万元以上的只有贵溪市一个,而浙江有29个,江苏有20个。2011年全国百强县中江西只有2个(南昌和丰城市),而浙江有24个,江苏有30个。  

 产业形态上,江西几乎每个县都是在农业基础上再发展工业,每种工业类型都涉及一些。县域经济呈现出“一产历史悠久而不强,二产百花齐放而不艳,三产有所发展步伐缓”的发展格局,县域经济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尽管二、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商品化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支柱产业一般为根植于县域资源禀赋的地域特色产业。  

资源分布上,我省资源丰富,素有“物华天宝”的美誉,铜、钨、铀和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例如著名的德兴等5大铜矿区各赣南西华山等4大钨矿区。即便有的县市没有丰富矿产资源,但也有丰富农特产品,比如南丰的蜜桔、南安的板鸭、广昌的白莲等。  

人口分布上,2009年,全省80个县(市)人口359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1.0%。,县域从业人员1670.9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量的68.3%。劳动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小部分在城市。农村居民地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村庄,其分布形式多为分散式。  

交通区位上,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从1989年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2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4000公里(2015年将突破5000公里)。据了解,全省100个县(市、区),除了万载等个别县之外,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的全覆盖。  

三、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一般为:贷款融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推进产业化。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融资难,征地难,招工难,用电难的“四大难现象”,但我个人认为:“老大难,老大难,只要老大重视就不难,”只要县里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短期内经济可能会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县域经济还是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我认为这主要是发展理念存在问题,表现为“两大误区,两个不足”。  

(一)工业化误区  

各县在发展经济、选择产业的时候,往往不顾自身条件,大上快上,主要表现为“三盲”:一是盲目,即盲跟风。比如,新余发展光伏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各地一窝蜂跟着上,光伏产业遍地开花。据了解,南昌、抚州、景德镇、上饶等都在上光伏产业。二是盲从,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取经,但又不结合实际,生搬硬套,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劳民伤财。(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三是盲然,没有自己的科学定位,加上招商引资任务重,压力大,所以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由于以上“三盲”,导致我省80个县(市)的工业园,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寥寥无几,有的甚至同构现象严重,会引发恶性竞争。  

(二)城镇化误区  

1、经营城市的误区,经营城市最早提出来的初衷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盘活城市资产,减轻财政压力,改善城市面貌,但过犹不及。现在经营城市变了味,地方政府往往一味追求土地的高收益,依靠银行贷款和土地财政,乐此不疲地建设大广场,宽马路,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政绩,财政靠地价,地价靠房价,房价靠百姓,最终的结果还是由老百姓来承担高房价的苦果。  

2、国家政策的误区,国家一方面鼓励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搞新农村建设。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一段时间,国家投了不少钱搞农村中学教育,结果发现就读率很低,很多人跟着打工的父母出来读书,县城中学教育资源与需求相比又严重缺乏。而资源是有限的,鱼肉熊掌不可兼得。我个人倾向于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基础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大,成本太高,效果还不理想。那么农村居民怎么样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呢?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县城等中小城市。  

(三)创业不足  

创业不足的误区具体的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一方面,老百姓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江西人在外打工、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置地买房,过安逸的生活,创业氛围不浓。而浙江人有了钱则是到处找项目、办企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观念不够解放,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优惠政策都给了外来企业,结果往往造成南昌的企业到九江投资,九江的企业到上饶去投资。  

二是只重视招商引资,不注重扶持本地中小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县(市)非常重视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引进外来投资商,而对中小企业、有特色的项目以及县域内本土成长的企业,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政策扶持。与外来企业相比,本土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一是更熟悉本地人文、市场环境,易于取信客户,二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往往根植性较强;三是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当地百姓干事创业具有很强的激励与带动效应。引进企业虽然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外来企业也会带来不可控风险,因为很多企业投资的目的很简单,一个是享受优惠政策,一个是开发当地的资源,一但这两个条件不存在了,他很可能就是转到其他地方。但是给本地企业优惠政策,往往就存在“有利益输出”的置疑。  

(四)人气不足   

我们城镇化建设这么多年,为什么县城人气还是不高?我觉得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县城规划不合理,许多县城城市经营无度,盲目强调县城规模,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全,导致许多人不愿住进县城;其次,县城的转移就业的能力不足,再加上许多农村居民劳动技能水平有限,没有一技之长,进城后无法生存;最后,由于过分依赖土地财政,房价飚升,导致在县城生活的成本大大增加,再加之大中城市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县城,使得许多人宁愿在大城市里漂,也不愿扎根在县城,这也是我们的县城为什么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四、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  

科学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决策。在规划方面,要改进对县域领导政绩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全面体现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尤为重要的是,将资源节约、环境影响、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目标和责任,与GDP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等目标,同时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并增大前者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二)发展绿色环保的健康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最大需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公众健康。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因此,健康产业极具发展潜力,是一项朝阳产业。江西发展健康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从地理条件来看,江西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赣、信、抚、饶、修等五大河流流域基本都在本省范围内,只要我们自己保护好,不污染,就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同时江西农林水渔等农业资源丰富,很多特产早已名扬四海。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健康产业优势和基础所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综合运用各种产业政策积极鼓励其科学合理发展,把健康产业打造成我省的一项特色产业。  

(三)打造和谐宜居的魅力城市  

1、完善功能  

要以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核心,以加快产业、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为基础,以加快推进以县城城城市化为载体,对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基础较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县级城市和县城实行重点扶持,扩大其管理权限,优化发展空间,打造一批县域中等城市。其他县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不断提升县城形象,增强吸引力,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实力强大、资源节约、环境优美、城乡和谐、社会文明的新型县城。  

2、激发活力  

激发城市活力的关键就是激发百姓创业的热情和干劲,鼓励百姓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全国百强县,山东荣成市领导接受媒体采访说:县级政府只要做好两件事,就是最好的政府。一是老百姓不想干的事,不要逼他;二是老百姓想干的事,不要拦他。老子也说:道法自然。县域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应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并对外资和内资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尤其是进城农民自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从根本上解决资金融通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交流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县域民营企业发展。  

3、集聚人气  

我个人认为城市发展,不一定要大拆大建,但一定要宜居。也就是说城市功能要完善,居民生活要方便,人居环境要优美,生活空间要开阔,生活成本要低。我们要针对大城市出行难,房价高,污染重、生活成本高的问题,来相应的完善县城的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尤其是降低收入与房价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展现中小城市的魅力,才能在与大城市的博弈中占得先机,才能聚集人气,才能留住人才。  

一家之言,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学友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