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观读后感 >

意见建议

《中国梦》读后感

发布: 2022-12-05 09:50:07   阅读: 次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梦想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一个奋斗的中长期目标,对一个个生命个体,家庭,区域以及国家而言,在不同的时期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梦想等待人们去实现。《礼记•大学》中的这段话便是“中国梦”的传统文化来源。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如此定义“中国梦”,并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响应中央的号召,深入理解和学习“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阅读了刘明福先生的新作《中国梦》,刘明福从中国自身的纵向分析,结合世界环境局势的横向剖析,提供了一个丰富和精炼地了解“中国梦”的认知地图和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在中国自身的纵向分析中,刘明福先生在第一章就分析了国家历代领袖伟人的发展方针,历史虽证明我们走了一些弯路,有不少的惨痛教训,但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方向从没有偏离。中国发展崛起有自己雄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国民性格做思想指导和精神文化保证(第三、四章)。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第五章则介绍了中国复兴崛起的战略方针。立于世界、融入世界、领先世界、领导世界的四步走操作战略,以中国、亚洲、世界为战略目标方向,这是创新中国的战略智慧。“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经济与政治的高速发展必以强军壮兵为后盾。第七章叙述武装力量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富国的同时强军,才能为梦想保驾护航。
  《中国梦》一书在宏观和国际历史分析上视野开放,思维活跃。第二章分析了世界历史上主要冠军国家的国情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模式。第六章则详细具体的分析了中美之间历史和当代博弈,侧重点放在对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博弈情况分析,进而求得中国在伟大复兴中如何处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梦》一书阐述了中国梦体系中“国家梦”“世界梦”的设计宏伟,但是对于“百姓梦”构思不够。中国的古代没有“中国梦”一词。古人的意识思想与“中国梦”最相呼应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将中国梦的宏观和微观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梦最微观的组成部分是每个百姓的梦想,儒家传统文化强调实现己身宏伟抱负,先从修身做起,修身就是修身养性,格物致知。
  作为一名普通人,这也是坚持自己理想的第一步。格物致知,是朱熹将《礼记》独立成《四书》时概括的一句话,我更加赞同王阳明的解释:格物的意思就是实践。致知,王阳明叫“致良知”,就是达到良知、找到良知、合乎良知。在不停的实践、经历中去寻本心,为梦想而求道。温家宝在人民大学考察时说过:“在当代,“修身”,一方面要“识事务”,即认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统领事务才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具备文科方面的知识与才能。另一方面要“明事理”,即明白自然事务发展的规律,是一个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发现客观世界,影响或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素能要求。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应当都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修身的目的就是为了齐家,齐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治国,治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天下,贯彻始终者即是德与财的关系:“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此求生之道的大是大非上,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所以,人生在世,钱财乃身外之物,切忌一切向钱看,为仁者(岂至仁,应当是任何人),应当“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易言之,任何一个人,特别是成就大业者,应当慎之又慎地修养德性,有了美德(文化财富),就有追随者,自然就有人力资源,有了人力资源,就会拥有物质财富,有了物质财富,就会手头不紧,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即能成就大业。
  作为普通人,政治与理想似乎太过遥远,当然一个国家的复兴崛起必然影响到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个体的梦想汇聚会影响到国家发展的方向,中国今日和未来的复兴成就是每个想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经过世代奋斗而凝聚的结果。这样来说,中国梦才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才会说:“梦想真的很美好,值得我们去付出一切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