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经济发改 >

意见建议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的中国企业发展浅析

发布: 2022-10-20 18:50:09   阅读: 次 【   


    摘要:面对经济低碳化浪潮,中国企业已难以置身事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政府政策的鼓励,更需要企业的率先推行。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企业;发展;限制性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及其内涵
 
    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其在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2007年,联合国讨论制订2012年开始的后京都行动方案,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的传播。同时,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伦敦G20峰会也承诺“我们同意尽力用好财政刺激方案中的资金,使经济朝着有复原能力的、可持续的、绿色复苏的目标迈进。我们将推动向清洁、创新、资源有效和低碳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方向转型。”这表明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低碳技术,也称为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是指提高能源效率来稳定或减少能源需求,同时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依赖程度的主导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二、中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需求
 
    (一)中国企业需要迎战“低碳时代”
 
    对中国企业来说,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宣布的减少碳排放具体目标,既牵涉生存问题,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十几年内,与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势必是更适应低碳经济的企业,将具有和国际高水平企业竞争的实力。从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中国显然不能重蹈美国随意消耗石油能源的老路,必须选择低能耗汽车的发展路径。谁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中走在前面,谁就能占有中国市场占领世界汽车业的高峰。为此,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战略安排,随着政策导向动起来。一些企业完全可以选择产业转移的方式,转战到其他国家;一部分企业将不得不彻底转型告别原有的发展模式;另一部分企业则继续进行产业和技术升级,以技术优势掌握新的市场。
 
    (二)中国企业需要低碳意识
 
    相比国际上的许多知名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在200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构建并日趋成熟的气候分析、低碳金融风险管理架构和制度,国内的企业几乎已经错过了从战略上把握国际分工和产业链革命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虽然国内学术界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前期研究,但是在寻求与产业界合作时,往往被国内的大企业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而丧失掉战略制高点,这包括国内电力石油煤炭等大企业,集体丧失先机。一旦国家大力推动低碳发展,电力石油煤炭以及汽车也都将最先遭受冲击。低碳经济所要求的环境管理是管理质量的集中体现,是管理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而低碳经济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市场和规制的不确定性。此外,低碳经济还将迫使中国企业担起社会责任。
 
    三、中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从科技投入强度看,目前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尚不足1.5%,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2%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从投入构成看,外资企业加大在华研发投资。而外资企业在华投入的研发经费再多,也不会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而研发成果也不属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来看,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且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更注重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重视不够。
 
    (二)国际技术转让障碍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亟须发挥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的关键性作用,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多年来,为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各国政府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从技术提供方来说,企业缺乏全球公共视野,担心丧失其垄断地位、经济驱动力不足等;从技术接受方来说,人才缺乏、技术转让费高昂、产业结构分散、政策和法律不完善等都是国际技术转让的障碍。
 
    (三)低碳技术应用障碍
 
    气候变化和能源供给安全要求在能源生产、运输和使用方式上做出迅速的转变。由于科技体制长期与市场脱钩,导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按全国平均水平来说,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不到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根据1996-2004年的《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资金问题、市场不成熟、技术成果本身质量不高等因素是制约我国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的主要障碍。
 
    四、结束语
 
    对中国企业来说,虽然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很多瓶颈,但是面对低碳化浪潮,中国企业已难以置身事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政府政策的鼓励,更需要企业的率先推行。在低碳发展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全球性浪潮下,中国的企业只有尽早实施低碳化,才能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方时.也谈发展低碳经济[N].光明日报,2009-05-19.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11).
    4、陈清泰.创新能力不足成中国经济软肋[DB/OL].Http://www.ce.cn.
    5、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作者单位:云南行政学院经济管理教研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