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经济发改 >

意见建议

低碳经济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发布: 2022-10-22 08:10:12   阅读: 次 【   

   摘要: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我国刻不容缓的现实压力和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气候变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以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CO2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低碳经济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发展到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再发展到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三个阶段依次演进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性自觉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主权国家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1997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又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特别强调,发达国家应该严格履行减排目标,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人类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等进行改革,所以它是为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为此,许多国家已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美国、日本、欧洲已经在低碳产业领域投下了重注,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也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这是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政策。该法案将巨资投向了新能源领域,其中,包括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事实上,美国正在酝酿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希望以能源新政成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一旦新能源技术成熟,美国将结合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和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又一次产业革命,再次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确立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法国政府提出2011年以前每个大区至少建造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巴黎最早把清洁能源汽车引入公交系统,大量纯电动公交车参与了公共交通的运营。德国也表示将来新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要超过汽车领域就业人数。瑞典政府正在研究污泥变沼气、木屑炼酒精等技术,希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油国。
 
    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日本是全球领先者。凭借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日本政府提出把日本建成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2008年日本选定了6个环境模范城市,通过削减垃圾数量、开展绿色能源项目、零排放交通项目和推广节能住宅,实现让人们能够感到富足的简朴生活。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最新计划,截至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共识,以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经济革命也随之拉开帷幕,相关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即将来临。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及低碳经济发展动态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从近期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九五”计划(1996-2000)提出了节能率平均每年为5%,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温室气体)的目标。2007年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APCE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在节能减排上已经下了很大决心,并取得一定成效。
 
    四、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2007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9.5%。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随着工业重化工化的进一步发展,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不断加大,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
 
    (二)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重化工产业化特征非常明显。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
 
    (三)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
 
    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201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发布《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该报告指出,我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我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明,对我国而言,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
 
    五、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完善规划、夯实基础,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快构建和形成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
 
    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地吸收低碳经济的理念,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法律体系中。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要制定《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法,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权利和义务,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三)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
 
    要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要研究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与择机推出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大力开发风能,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加强低碳能源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大型核电、大型水电、西气东输、大型风电基地和清洁煤电基地等项目,着力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户用沼气,生产生物质原料,为大中型生物质发电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料保障。
 
    (五)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国家要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战略,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推动低碳经济要着力于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现代经济发展要由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向以低碳或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结构由石化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化洁净能源绿色结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关键是:一方面研发新技术,推进石化能源排发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构建低碳化的新能源体系。旨在实现整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低碳或无碳化。
 
    (六)通过金融制度创新来支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引致的新兴产业革命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要仔细研究发达国家碳排放定价和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工具,大力发展金融创新,设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开发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促进环保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Chen,H,Hu,H and Pan,J.Low Carbon Development:Challenges for China as a Rapid Industrializing Developing Country[J].China&World Economy,2005(2).
    2、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
    4、李丽平等.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J].环境保护,2008(3).
    5、马中.关于气候谈判与低碳经济之我见,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