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4篇】

发布: 2022-07-11 12:30:10   阅读: 次 【   

教育:汉语词语教育: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育:2008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教育:2007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育: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育:2007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4篇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篇1

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体现

发展学前教育可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可为人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重要基础,因此,它开展得好坏,将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容忽视的是,家庭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大、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在一些家庭,充斥着盲目、野蛮和愚蠢的教育观念及行为。“在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上、在抵抗应试教育给孩子身心造成的摧残上,家长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屏障。但是许多家长却认为这种高压式的教育必然会带来好成绩,必然能培养一个好孩子。他们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更看不到作为成功人的素质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帮助家长树立自觉、文明、科学的教育观。学前教育具有计划性、组织性、规范性等优点,具有引领家庭教育的作用。发展学前教育,既能帮助家长教育子女,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对家庭教育起互补和促进作用,并可带动其趋于良性发展,又可很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承担起教育国民的重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还在于国家不能规定家长的资格,而可以规定教师的资格,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施教者和教育的质量。

发展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要求。我们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一个人的一生都必须不断接受教育,不断地学习,而且政府要尽可能为其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提供条件与机会。显然,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正规教育的起点部分),它的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

发展学前教育是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表明,在逐步普及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后,学前教育才由高班至低班分段逐级普及。一些学者也因此指出,我国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急于改动,发展也要量力而行。但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完全拘泥于已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而需要有所突破,走超常规发展之路,发挥后发优势。这意味着不应一味地循规蹈矩,不必拘泥于已有事物的发展模式,而应创造性地驾驭发展规律。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可能性

1、教育发展现状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阶段。发展学前教育的教育基础已经夯实。至今,我国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总之,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的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图谋新的发展,这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可以说,发展学前教育是时下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2、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两位数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及各地居民储蓄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经济发展既对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又能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在当前,政府及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方式,推进学前教育大发展。

发展学前教育的措施

1、及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价值和功效越来越凸显,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已容不得各级各类教育再有半点闪失和落伍。必须超常规发展,普及学前教育,甚至提早入学年龄,且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政府、社会、家庭把其当作义务,从而为尊重及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和发展权提供保障。进一步讲,关于学前教育经费和师资问题是非常值得审视的问题。

2、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虽然我国经济能力有限,但邓小平同志早已指出了发展教育的明智策略,他曾多次告诫我们:“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原计划速度,是否可以认为这仅仅是一时的繁荣,因为,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很深的危机:有以牺牲教育投入为代价之嫌。而没有做到“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3、尽快解决师资问题。适度保留三级师范,审慎发展二级师范。不能因为小学教育已经普及,且教师已经满足当前需要,就取消中等师范教育,或者升格为专科师范学校教育,即从三级师范逐渐发展到二级师范。即使要发展二级师范,也要充分估计到过渡时期是很长的,部分地区仍需要三级师范存在很长时期,需要适度保留三级师范。必须注意到,学前教育在农村还很薄弱,绝大多数农民子女还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前教育,这已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了全面奔向小康和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张桃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体现责任编辑:陈老师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篇2

法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法治的宣传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科学地制定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

首先,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法治的。我们需要用法制来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不能没有法治保障。国际和国内的经验证明,法治是个好办法。“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在集中本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总规矩。在今天,法律就是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总规则。这个总规则一旦制定,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也不可非法更改。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就是“不依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依领导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例,在国家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之后,全国人民就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集中全力发展循环经济。任何违反循环经济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如果是党的领导干部,还要受到党的纪律处分。如果坚守这样的治国理念,循环经济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如果坚守这样的治国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就不会像这十几年如此艰难了。经验告诉我们,法治还是聪明之举。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可见,社会经济的反战是离不开法制的,法制的核心就是法制宣传,可见,法制宣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篇3

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概论结课论文

社会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服装变迁的

——近代百年中西文明碰撞对服装影响

学生姓名:

学生号:

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服装设计与工程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

社会发展对服装变迁的影响 ——近代百年中西文明碰撞对服装影响

摘 要:近代百年中西文明相互碰撞,有排斥也有吸收与融合。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对中国服装形态与产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 键 词:近代百年,中西文明,服装形态与服装产业

近代百年中西文明碰撞对中国服装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服装形态还是服装产业。国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过程被称为文化交融。文化交融可能改变一个民族的着装方式如果外来文化更为先进的话,就更增加了这种可能性。无论中西服装都在文化交融中不断变化着[1]。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商人僧侣学者的千里跋涉甚至是战争都使得中西文化得以交流融合。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接受西方文化冲击。二十世纪以来,包括自然科学与工业技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艺术与宗教,法律与政治,哲学与教育等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输入了中国。这即是“西风东渐”。20世纪初期至上半叶,在中国服装史上出现的服装样式,品种和穿着方式的“西化”现象,也属于这种外来文化“西风东渐”大局中的一部分[2]。

1.20世纪初期的中国服装.

辛亥革命前,清代服饰沿袭封建旧体制随着西方文化思潮涌入,辛亥革命的爆发,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服饰生活方式和内容改变。

1.1 男 装

最早出现中山装。这种服装为日式学生装立领外又加上了小翻领,根据《易经》中的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确定前身设四个明口袋,胸袋的袋盖为倒笔架型,寓意,中国革命靠知识分子,下边腹袋是可以放进书本的“琴式”袋样,根据国民党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前襟定为五粒扣;又根据三民主义确定袖口必须有三粒扣。这是中国传统意识,西方文化与中国革命意义的融合。另外礼服西装也逐渐出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国民政府《服制条例》中规定中山装,西裤为男士礼服。其次,男装的中西新旧并存现象很突出中西结合的装束最成功的就是长跑,西裤,礼服,皮鞋的组合。既保持了宽和的民族风俗,又增加了符合时代氛围的利落精干。西方服饰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

1.2 女 装

随着国民革命的深入,女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式旗袍,紧身马甲,西式婚纱,西式外套等在五四运动前已较大范围地进入百姓家庭。中西结合,满汉交融在这个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时期的女装极大丰富,陈规陋习也有较大革除。如妇女缠足。紧身旗袍形成流行趋势。改良过的紧身旗袍衣领紧扣,腰身窄瘦,两侧开衩,使人体自然美态尽显,衬托出东方女性含蓄,典雅,端庄,秀美的独特风姿。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高跟鞋的出现。这种能展现人体健美姿态的高跟鞋与旗袍相得益彰,共同表现了东方女性婀娜多姿的曲线美。中西文化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随着西风劲吹国人逐渐接受了华丽新奇的外来服饰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甚至直接穿着“舶来品”的新动向。据载有一传世实物,其上衣采用对襟翻领,翻领的样式与西方无异,衣袖保留了中襟宽大肥直的特点,上衣与下裙的纹样仍采用传统的龙凤,以各种规格的材料和五彩光片组成。这件礼服成为融合西服特色又保持民族传统的典型样式。“西方舶来品”大受国人欢迎。正如曹聚仁先生所说:“那是西风劲吹的日子,海派便是西风喂养大的儿子[3]。”这个时期女装的一大特点是女尚男装。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追求者为一扫女性柔弱之气纷纷穿上男装。1903年秋瑾旅居北京时,曾登门拜访了日本女教育家下田歌子的弟妻繁子。繁子如此描述秋瑾:“修长的身材有点向前弯,穿着西式男装,横戴着的黑色鸭舌帽掩盖了半个耳朵。蓝色的中世纪西装,背心显得很不合体。因为西装袖子太长,纤细的手只露出一点在袖口外。手中带着一根细手杖。从又肥又大的西服裤下面,可以瞧见茶色的靴子。胸部的领带松松的往下垂。”俨然一“男装的美人[4]”。实际上,后来秋瑾自日本留学归来后一直着男装,常穿白色竹布衫,直至牺牲。当时一些妇女活动家和张竹君等常西装革履着男装为世人瞩目。其意在装束方面扬弃女性服饰打扮,认同男性以达男女平权。

1.3 服 装 产 业 与 流 行

此阶段时装的流行和传播与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与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报刊杂志不时地传播各种新款服装的信息。1926年创刊的《良友》,《三六九》等刊物辟出时尚专栏,通过明星剧照,生活照,时装画来介绍国内外流行时装款式。同时,《妇女生活》等刊物则以文字为主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穿插介绍欧美时下流行款式的描述,使人们对时装流行文化在认识上有了一个大致的构架。电影业的繁荣也是促成时装流行的重要因素。电影业和时装的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对丰富服装款式,促进服装更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西式服装缝纫方法的传入和推广,作为当时全国最繁华大都市的上海的服装业进一步发展。

2 20世纪中期2.1 服 装 形 态

受当时政治文化等影响,这个时期的服装较为单调。民众服装较保守。文革时期,全国刮起“绿色风暴”全民绿军装。衣服色彩只有蓝灰黑。

2.2 服 装 产 业

我国服装产业有了初步发展,缝纫机及电熨斗的使用比较普遍。在剪裁和缝制手法上也采用了西方技术。

3 20世纪中后期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服装也接受世界文化的熏陶发生了深刻变化。3.1 女 装

各种在前胸或后背做分割的春秋装深受女性喜爱,男式衬衫也被众多女性追捧。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女青年带动中老年女性穿起西装西裤,西装短裙。喇叭裤,牛仔裤狂风劲吹,健美裤,超短裙久盛不衰。这表明中国民众已在道德上几乎可以接受所有西方款式,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已取得显著效果。

3.2 男 装

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大家庭。随着与国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性的通用标准交际男服——西装再次普及。

3.3 服 装 产 业

引用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设备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成为世界服装工厂,成为服装出口最多的国家。服装产业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外服装史对览》张竞琼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2]《现代中外服装史纲》张竞琼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3]《中外女性史---从太平天国到现在》

[4]《双城记---香港与上海的时装界》上海服饰

[5]《服装情感论》华梅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篇4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口诸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庞大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功能系统。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它的发展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标志。同时又促进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社会发展虽然制约着教育发展,但教育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教育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推进而愈益突出地显现。教育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与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发展亦有其自身的规律,它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将这些认识予以归纳汇总,就形成了相应的教育独立沦、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完全隶属于封建政治。近代以来的军阀割据和战争,使教育经费极其短缺,而各利益集团又从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去干预教育。帝国主义在华学校由教会控制,侵害中国的教育主权。在此背景下,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教育独立论的主张,1922年2月12日.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召开成立大会,发表教育独立宣言书,要求教育经费独立和教育制度独立。

蔡元培认为教育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它有自己的规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见成效。他提出教育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

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政府、政党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意义。而在许多西方国家,教育独立论是以教育中立论形式出现的,主要表现为教育不受政党、教会的控制,在政治上、宗教信仰上保待中立。

显而易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以“价值选择教育”为核心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谋求教育子系统不受任何其他系统的影响,甚至摆脱整体系统的影响,这种设想只会是一种乌托邦。

(二)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是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到可以决定社会发展的程度,否定遗传素质

差异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教育主张。教育万能论有两个基本主张:一是教育对个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认为人的思想观点、个性是受他所生活的环境及所受的教育影响而形成的。二是教育是改造社会的最重要手段,认为通过教育来培养整个民族、国家以至社会的性格,能够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发展。

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明确提出了“教育万能”的观点。他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遗传素质不存在差别,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么样的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最重要手段”。康德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靠教育。莱布尼茨也曾说,如果给他以教育的全权,不需要一百年,就可以使欧洲改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蔡元培、陶行知等,强凋“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主张通过创办学校、普及教育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尽管教育是可以培.养“社会人”,但是,在落后社会制度的大背景下,教育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作用和收益的理论。人

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最早应用,进而由舒尔茨首先给予理论阐述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它是凝结在行为主体身上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技能等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可以在经济活动中给行为主体及其所属社会带来收益。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即设备以及单纯的劳动者数量)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第二,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第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由知识、技能、文化水平、企业精神等构成的后大能力部分,是教育的结果,是资本的一种形式。,第四,人力资本增长的速度比物力资本增长的速度快得多,投资于教育比投资于物质设备更为有利,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力投资的经济效益。第五,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的信号。

人力资本理论加深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在这一理论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双重刺激下,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获得了极大的张力。

(四)筛选假设理论

1970年,伯格出版了《教育与职业:训练大盗》一书,该书将人力资本方法贬斥为‘“训练大盗”,认为教育只是用来作为区别个人能力的一种手段。此

后,相继有阿罗、斯宾斯、斯蒂格利茨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而把教育的作用归结为其筛选的功能,最终形成了“筛选假设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作用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教育作为一种筛选装置,它为雇主提供信号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

该理论把教育过程看成根据个人先天能力进行排序的过程,把教育水平看成

反映个人能力或未来生产率高低的有效信号。在当代社会,教育制度扮演着一种

信号过滤器的作用。

该理论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7}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

题,但其不足是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通过提高人的认知技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五)劳动力市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不同部分,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只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成立,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是不成立的。

该理论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上以“二元论”著称,故又被称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它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发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人不平等的现实。但是,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全面的。

二、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情境1: 澳大利亚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分别在天津、深圳两地投资办厂,两年后天津的长利税达到2000多万,深圳的长却连年亏损。调查发现,在其他条件均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前者拥有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后者却多是未经培训的民工。

情境2:黄河边,有一个30户人家的小村庄--喇嘛营村,村里有一个独人校,教师叫任连生。他所任教的学校只有一间是教室,一间是办公室。32年过去了,任连生教出150名学生,喇嘛营再也没出一个青壮年文盲。全村近200口人中,有5名大学生6名高中生,70多名初中毕业生,那些发财致富专业户中,好多都是任连生的学生。生活富裕了,精神追求也高了。如今村小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逢年过节、农闲之余,村民们总爱走进学校,和任老师一块吹拉弹唱。村里没有偷盗的、赌钱的,更没有犯罪的,喇嘛营村真正成了一个富裕的文明村。

情境3:据日本企划厅的报告,从1982年到1986年的5年间每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的大约60%是由技术进步做出的贡献。美国从1900到1959年,由“人力资本”(即在教育上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长3.5倍。又据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的计算,苏联国民收入增加部分,大约有30%是由学历构成高度化造成的。受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其功效或生产率分别是文盲劳动者的1.5倍、2倍和4倍。

原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制约”和“促进”四个字来概括。“制约”与“促进”表明了社会与教育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才又反过来不断推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运动史的一条普遍规律。

(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一般说来,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即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前提,经济的发展在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需求的同时,也为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物质条件。一般而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中,教育发展的速度是很缓慢的,规模也是很小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手工使用简单工具的生产力基础上,整个的国民经济收入是很低微的,从根本上无法拿出多少钱来办教育,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有限,使得社会需要很多的人从事体力劳动,而社会物质条件的有限,所以在客观上不可能有较多的人接受学校教育和从事教育工作。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生产中的技术水平较低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要求不高,生产者所需的劳动技术在直接的劳动实践中即可获得,而无须更多的接受正规教育。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不大,速度也较缓慢,在组织形式上也只是以个别教育为主。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这种新的生产力的出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的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也大大增加,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足,使得社会有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办教育,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增长。同时,由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有大量经过培训的劳动者, 人们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都推动着学校教育发展的规模不断增大,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从世界普及教育的发展程度上看,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的时代, 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到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的时代,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在核子和电子应用的时代,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当然,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的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也不相同。总的说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反之,就较低。事实表明,任何一个社会、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规模, 不是凭人们的主观决策或善良的愿望, 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社会生产的客观需要与提供的物质基础的可能决定的,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2)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社会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同时也决定着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 因此,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 在古代社会,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迟缓和水平的低下,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一般不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学校一般没有培养生产劳动者的任务,而只有培养政治人才的任务。 到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的现代社会, 手工劳动被机器操作所替代,生产经验由个人的技能转化为知识形态, 并被概括和总结为各种自然科学、工艺学,还加速了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劳动中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社会生产的变革直接导致了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它要求学校必须培养会读写算的工人和受过训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而且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的智力成分日益增加,这就意味着广大的劳动后备力量都必须经过学校来完成其教育与训练。例如,1930年, 美国单纯体力劳动者是1000万人, 半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是3500万人;到1960年,单纯体力劳动者下降到600万人, 而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上升到6000万人。在联邦德国的工业中,工人总数从1961年到1966年减少了221600人,在前苏联,1960年至1970年,工作人员总共增加了27%,而工程技术人员增加了92%。劳动力表现了高度的智力化趋势。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就整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类别和人才的层次的培养变化上。
生产力的发展也同时会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从广义上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各种教育机关的总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机构、以及为成人设立的各种文化教育机构等的联系和比例构成。从狭义上说,通常是指学校教育而言,即各种不同学校类型和级别的比例及其衔接。教育结构的划分有多种多样的分法:如以层次为区分标准,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并构成金字塔形的层次结构;以学习内容来划分,则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别;以办学形式加以区分,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业余、补习学校。以上各种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称之教育结构,教育内部结构一般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教育结构中,国名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又制约着教育的层次结构,国民经济的体制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体制结构。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能否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即教育的不同层次和类别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否则会导致教育内部的比例失调,即或者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或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要求。长期的比例失调必然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各国都注意根据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教育结构,使之正常运行,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和效益。
(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同样的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为其所制约。如在古代社会,由于其生产技术只是一种直接经验,它主要存在于个别劳动者的技能中,大部分都还没有发展成为与直接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知识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生产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理论。这种生产方式主要通过直接经验来摸索,靠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来传授。因此,以传授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学校课程也就很少反映这种生产技术。此外,即使那些已经上升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也还没有分门别类的形成各自的独立体系,而是囊括于自然哲学之中,这也就决定了学校课程的设置范围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古代的学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文科(包括神学)构成课程体系的中心,大多数是属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课程,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很少,所占比例甚微,某些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也往往是为了形成学生的一定观念。但是到了产业革命以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各门自然科学逐一地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各自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以西欧学校为例,在14世纪自然科学方面仅有算术、几何和天文学。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6世纪中期,这方面的课程增加了地理学和力学。到17~18世纪,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学校的课程中又增加了代数学、三角学、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在课程的结构上普遍加强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比重。当代有的课程理论认为,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应与基础科学的分类相适应。并且要根据基础科学分类结构的变化来预测和调整教学的科目。这种理论实际上是要使学校的课程更好的适应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更新,促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学校所传授的课程内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如数、理、化、生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它所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运动的规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也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当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内容如果落后于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就不可能取得教育投资的效果。实践证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 而每次重大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都反映了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和新要求。
(4) 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的仪器和手段,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都是直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这就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古代社会,由于其生产力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一般只采用讲授法、问答法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出现了实验法、演示法等。在教学手段方面,随着现代大生产的发展,照相机、幻灯机、收音机、电影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在近代相继进入教学领域。在当代,计算机、网络、人造卫星等都已成为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是与教学手段相联系的,随着科技进步,它也由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发展到远距离教学, 扩大了教育、教学范围,引起了教学组织的巨大变革。

2、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这里所指的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当人还不具有任何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劳动技能时,只能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我们常说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是当科学知识还没有转化为生产工具并为劳动者所掌握时,它还只能是一种生产的精神潜力。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上述这两种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结合起来,也就是使科学知识与人结合起来。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当代社会中,教育的这种转化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化的生产中,是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采用,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生产技术和工艺规程方面的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各种专门劳动力的再生产就越来越依赖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训练,不通过教育来实现科学与人的结合,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据统计,一个熟练工人接受一年的科技文化教育,比工人在工厂工作一年,平均能提高工作效率1.6倍。 另据1983年有人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底盘分厂作过有关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在损坏工具的工人中,高中程度的占9%,初中程度的占91%。
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表现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可以通过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专门教育即职业教育可以把具有普通文化素质的劳动者转变为某一行业的专门劳动力,或者把原先属于某一行业的专门劳动力训练成为另一个行业的专门劳动力,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总之,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使劳动力适合社会生产的需要,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在学校里通过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社会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同时传授给许多学生,使知识的传授达到高效率化。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通过这种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起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学校不仅是再生产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也能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因为现代的高等学校能够利用它本身学科齐全、人才云集、学术思想活跃、信息来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对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作出重要的贡献。 从世界范围看,高校师资是一支科研生力军,它约占全国科研人数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如我国1993年共有科研人员242.63万人, 其中高校约占32.2% 。 高校每年承担约10万项课题取得上万项的科技成果。 1995年高校承担的国家科研基金项目占总数的60%,在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获奖项目分别占同类获奖项目总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为社会创造效益达上千亿元。再如美国约有150个高科技工业园, 美国的“硅谷”是以斯坦福大学的高科技力量为强大的后盾 , 拥有8所大学、9所社区大学、32所技工学校和4300多家企业公司。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韩国等都有为数不少的科技工业园区。我国在北京(中关村)、天津、上海、武汉、广东、深圳、安徽、江苏等地建立起高科技开发区。 目前, 世界发达国家都重视产、学、研相结合, 以高校为龙头,组成“高科技工业园”。
  (3)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经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作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美国教育家克拉默和布朗都承认:“教育周围的政治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力量”。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里“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和思想上占优势的力量来控制教育。国家政权力量是指通过颁布政策和法令, 规定办学宗旨和方针, 通过组织手段任免教育机构领导人和教师;经济力量指国家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来控制;思想优势力量指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在实际上左右着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各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重视控制教育的支配权,以更好地培养它们所需的人才。

在我国西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国家直接掌握教育事业,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到了封建社会,官学系统是由各级封建政权机构所直接控制的这类学校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队伍的任用以及学生的选拔,都由封建朝廷作出严格规定。当时的私学如宋代的书院、清代的私塾,很大程度上听命于统治阶级。而国家所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则更是完全支配了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的不同, 它们的教育行政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实行中央集权制, 有的实行地方分权制,但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其教育支配权都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实行中央教育集权制, 它与天皇制国家的政治制度相结合, 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管理制度。文部省拥有巨大的教育行政权,不仅掌握着学校制度、学校设置、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决定权,而且还干预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甚至直接管理教师任免等人事制度。战后,把原文部省的主要权力交给了地方教育委员会。 但是1956年以后,又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权限。美国教育行政实行地方分权制, 但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的委员以资本家和自由职业者占压倒优势。美国的各级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在资本家和各种政治团体手里。据美国教育家范斯科德介绍, 美国政界、财界许多团体都积极干预教育决策, 这些团体有:石油、运输、合成、电子与出版工业等大的企业公司;汽车工人联合会、劳联—产联等大的工会组织等。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在一定社会里,谁有受教育的机会、权利和能受何种程度的教育,主要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别,决定了不同阶级受教育机会何程度的差别。尽管这种差别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缩小,但在阶级社会里则始终存在。

在原始社会,由于实行集体公有制,没有阶级差别,所以实行全民教育。只是由于男女分工不同,向男女儿童们施行的教育内容有所区别。

在奴隶社会,学校专为奴隶主子弟开设。在古印度奴隶制国家里,就曾以法律规定,谁若让低贱的奴隶阶级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立即处以死刑。在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十分明显,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及其子弟被拒之学校门外。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对象,各国也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但教育机会均等并未得到解决,不同阶级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等级有很大的差别。 英国至今还保留着教育的双轨制,“独立学校”(即私立学校)和“公共教育”两大系统基本是泾渭分明。从预备学校(私立学校)—私立大学(如牛津、剑桥大学等)这个独立系统,主要由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所占据。 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公学向牛津、剑桥大学分别输送50%和60%的新生,企业和商业的高级职位中约有三分之一、学术专业的高级职业中有三分之二被公学毕业生所占据。这个系统还是英国培养政治领导人,尤其是保守党领导人的重要基地。1951年, 32.5%的保守党议员上过伊顿和哈罗公学,80.5%上过牛津、剑桥大学。在公共教育系统中,也存在等级区别。可见,在英国“几乎所有学校,尤其各自的范围内,都强调权力的等级制度,培养青年成为领导者和随从者,担负起互有差别而又互为补充的任务”。美国曾进行过的“河滨城乡”调查表明, 上层社会阶级的男女青年中有80%入了大学,而在下层阶级的男女青年中,上大学的只占4%。在依阿华州中学毕业生中的另一次调查也表明:出生上层、中层家庭的毕业生上大学的占80%, 而出生于工人家庭的仅占18%.这种阶级之间教育机会和程度的不平等,在资本主义国家都有类似的现象存在。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教育内容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这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

  在原始社会里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事生产劳动,及平等相处又合作互助的氏族成员。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当时的民主政治和集体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奴隶社会产生了阶级和剥削制度,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奴隶和管理国家的人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地主阶级子弟培养成为为国家政权服务的官吏。在欧洲,中世纪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僧侣和骑士。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把资产阶级的子女培养成为政府官吏、律师、经理、学者等社会上层人物;另一方面也把工人阶级子女训练成熟练劳动者,“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某些国家,政治因素对教育目的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我国,当前则强调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也必然影响和支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决定教育内容的体系。一定时期的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受到人类认识发展水平和各门学科发展所能提供的知识限制。但是,在知识数量范围和程度已经确定的条件下,选择哪些知识作为学校教育内容,在这些教育内容中选择什么为重点,渗透或突出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必然要符合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意识形态。因此,社会科学中政治色彩比较浓厚,而自然科学中虽然政治色彩比较淡化,但其哲学思想的阐释及其学科编排渗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在奴隶社会,我国的“礼”、“乐”,欧洲的音乐、文学、政治、哲学等内容;在封建社会,我国的“四书”、“五经”,欧洲国家的僧侣教育的“七艺”、骑士教育的“七技”,都贯穿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现在也不例外。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早为人们所认识的教育社会功能。从历史发展来看,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和培养人才来实现的。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在阶级社会中, 任何一种教育总是要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体系,形成他们一定的阶级意识和行为品质,其目的是使人们从思想上去自觉维护和巩固某种经济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关系上的政治、伦理道德关系等。事实上,人们对社会政治的任何一种活动和任何一种变化和发展,都会用自己心目中的一套政治标准体系加以衡量并加以褒贬,进而决定采用何种行动,教育的重要作用恰恰在于帮助青年一代形成这种评判的标准体系。所以,受过不同教育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建设宏大的民众政治意识形态过程中,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仍然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政治教育。许多西方学者把这种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成员在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的同时,参与和隶属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 承担相应的政治角色的过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政治化时代。在政治化时代,不管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喜欢不喜欢,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置身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之中,成为社会政治体系中的一分子。从政治学的角度看,社会成员加入并隶属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个国家、政党为了稳定政治秩序,巩固政治制度,发展政治力量,扩大政治影响, 必然需要大批的社会成员加入并隶属于自己的政治共同体。

人的政治社会化是在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实现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都是影响社会成员政治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它是一种专门自觉的、系统深刻的促进人们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规定性,并通过开设各种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以及开展各种政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团体,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去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任何一个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除了全体人民的政治社会化之外,还需要一批专门的政治人才。学校教育从它一产生起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管理人才的责任。我国古代社会的学校典型的“养士”教育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功能。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功能增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一次提出既培养管理人才又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的双重目的, 但是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的功能依然存在, 尤其某些著名学校的和某些类型的学校如党校、司法学校、军事院校等,在这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任务。英国的“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英国最高层的政治人才。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据美国报道:“看一下我国最上层掌权人物所受的大学前教育的情况表明, 企业领导人物中大约18%和政府领导人物的10%,上过私立学校。 也许更使人惊奇的是, 企业领导人物的11%和政府领导人物的6% , 都曾在美国30所名牌预科学校之一上过学……给人以更深刻印象的是,企业领导人物的55%和政界领导人物的44%,都是12所得到大量捐款的名牌私立大学的毕业生……美国的掌权人物都是引人注意地是从名牌大学出来的”。而且,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日趋复杂,科技向领导和管理部门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面渗透,国家在政治人才选拔标准上趋向于高学历,对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为此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人才、管理人才就愈显得重要。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场所,具有活跃思想的氛围,尤其是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文化理性层次较高,对社会现实总带有文化理性的思考,即以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来思考社会现实。青年学生一方面努力吸纳知识、探求真理,一方面积极传播知识和真理去影响社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力量。所以,学校必定是研究、探讨、传播各种思想,形成各种思潮的地方,也是对社会最敏感的地方,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都会在这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会在这里找到反应。这种思想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明朝的东林书院,曾一度是当时政治和学术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书院。书院既开展学术交流,又讽议朝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道出了东林书院知识分子的政治抱负,也开了朝野议论时政、关心国家安危的风气。此后,全国各地前来问学议事者络绎不绝。这一行为引起封建朝廷反动势力的嫉恨,于是, 查封了书院,残酷迫害了300余名知识分子。再如, 我国现代的“五四”青年运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都对当时的政治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作用往往有两个方面,即巩固或动摇一定社会的政治秩序, 关键是看这种思潮、舆论与社会认可的政治意识是否方向一致。因此,要重视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的直接作用,充分利用教育传播有利社会政治巩固和发展的思想与舆论,避免消极影响。所以, 历来的统治阶级对学校这个思想阵地都给予极大的关注,总是通过学校及其出版物来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政治主张,同时加强控制敌对阶级思想意识的传播。同样,先进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力图利用学校阵地和出版物传播先进的政治思想,为其阶级制造思想舆论。

当我们看到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应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应的是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和促进作用,对对立的阶级起破坏作用。因此,要正确的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财富方面,即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 文化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这里主要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的内容较为宽泛, 有物质形态的文化,观念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习俗、心理形态的文化。因此,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价值观、信仰、准则规范和民俗、习惯、思维方式、精神风貌、人际交往礼貌等都属于文化范畴。从文化群体的大小可划分为“主文化”(即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一般而言,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亚文化是指国家、民族内部不同群体的文化。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直接的。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其价值观的形成,受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价值取向的影响。

(1) 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规范指在各种文化领域中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学校是社会的子系统。它所培养的人是服务于社会的,因而学校教育就一定要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规范,以便能培养出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人才。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对我国的教育、对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团结友爱;尊师爱生;注重集体利益,反对个人扩张;注重精神追求,反对受小利驱使;注重人格气节,反对见利忘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积极的值得发扬的因素,然而,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有三个明显的方面需要改变,即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

  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 但真正支配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强调教师的作用, 忽视学生学的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 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 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 而不习惯于被学生提问;在思想教育方面, 教师习惯于“教导”学生,而不习惯于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 教师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我国学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动地位,所以他们中不少人缺乏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使中国人头脑中形成了根生蒂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重功名、官本位的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 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判断教育是否成功的尺度;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生看做教育质量高低的尺度,把升学率、学业成绩优秀率,特别是把考取大学或重点大学人数的多少看做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尺度。这种观念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全体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影响学生观。孝与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忠孝思想,影响着教师对学生态度和正确学生观的形成。在不少的教师和家长眼里,顺从、听话、老实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而那些有自己独立见解、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往往被看做不好的学生。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作为教育本身并无固定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内容完全来源于社会文化, 即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选出来的经过教育学加工, 为青少年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准备的必须的知识、技能、信仰、艺术、道德、法制、习惯等。因而民族的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如各民族都把本民族语言作为教育内容中一个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各民族特有的礼仪习惯、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以及民族工艺技术在教育内容中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内容来自社会文化,但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复制。

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比较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我国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氏族制残余尚未彻底肃清,氏族的血缘纽带亦未全部割断, 在周代又建立了宗法制度。因此中国人重视礼和孝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这种文化传统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的6个方面礼、乐、射、御、书、数,礼是首当其冲。而西方却不同,它们进入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时,氏族制的残余已经破坏殆尽,也无宗法制度,因而在西方文化中缺乏礼教与孝道的传统。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文化领导地位,要把主流文化特质通过学校课程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 以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文化人”。如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直接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化中政治、伦理思想(即“三纲五常”)。事实表明, 社会文化的改变必然引起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当科学文化处于突飞猛进和社会变革步伐加大的当代,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改变更加突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方式都融进了课程内容中。具体说, 社会文化发展使课程不断丰富和更新, 表现为:一是增设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课程,二是删去或压缩课程中陈旧或显的简单的内容。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课程的结构变化,表现为:一是课程的总结构发生变化:从以军体、音乐为主,着重于行为训练的原始结构,转化为以文字教育、伦理道德为主的古典结构,再到以科学知识为主干的近现代结构,总的趋势是智育在课程中的比重越来越重。二是知识性课程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科学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课程或内容又呈综合性趋势。三是每一门课程的结构产生变化:当前变化的趋势是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再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强调传授科学知识与培养能力、个性统一的教学目标。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社会的整体文化不仅通过学校,而且它还通过其它的各种方式向社会传播, 如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等,起着非正式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广,它们的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或教育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当前我国政府很重视净化文化市场,对书刊音像制品进行严格的管理。党中央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要素,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教育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必须服从于社会文化的整体要求,社会文化构成了教育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教育只有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但是,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 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有自己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它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也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过程,教育对社会文化环境同样具有选择作用和制约作用。“教育一方面服从于环境条件,同时另一方面即使仅仅通过教育所产生的关于环境的知识,它也必然会影响这些环境条件。因此,教育有助于产生它本身转变和前进的客观条件”。教育在传承和再现文化的过程中,调节、促进或阻碍着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变异,影响着社会文化演化的进程。具体来说,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人类文化是人类生产与社会生活的产物,但同时有又是人们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风俗与规范,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人类文化的所有特质,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续并发展下去。因此,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实质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自从人类走出原始社会,文化就大大的丰富起来,到了现代社会,借助于书刊文字、胶片和磁带以及各式各样的实物,已经积蓄成一个浩大无比的宝库。人类文化的传递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文字出现之前,文化主要主要依赖同代人和上下代人之间的耳传口授而获得传递和保存;第二阶段,文字出现以后,文化的传递除了耳传口授外,更依赖于文字记载和有系统的教育; 第三阶段, 人类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传递文化,而且随着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发展,文化交往时空界限已经冲破,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渠道,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文化,这就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在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方面的功能。教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浩瀚文化海洋中的最基本的要素,与选择、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由于这些手段越来越精细和复杂,文化的传递就将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同时,社会文化的延续仅仅通过物质或借助于物质载体把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客观的、外化的保存方式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够理解和使用这些物质载体的人,否则这些物质将毫无价值。因此,社会的所有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通过系统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使文化在全社会得以普及和提高,并且也使文化中的精华代代相传。此外,文化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以物或物化形式而存在,而是以人的活动形式、心理、行为方式存在的。这部分文化的延续,就必须要通过人才能实现。总之,社会文化的延续离不开系统的教育。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对文化的这种传承是有选择的,不是将社会文化“复印式”的传承,而是选择性传承。

教育之所以能担负起上述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离不开确定教育内容,而确定教育内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文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用最精粹的文化要素去影响青年一代。这是解决人脑容量的有限和文化的无限这对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教育离不开编写教材,这实际上是整理人类文化的过程。把知识用人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分别组织起来,可以帮助人们学到更多的人类文化;第三,青年时期是一个人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各种观念、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教育向青年一代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对今后社会文化的发展至关重大。成功的教育往往可以帮助青年一代掌握社会核心文化的主体,从而使各种亚文化与核心文化保持协调。

(2)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教育在文化传承功能是教育的较古老的功能,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则愈益凸显,而且具有加速文化融合变异的功能,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走向。这是由教育系统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文化输入,而且受教育者是青年一代,对于新的文化更易吸收和接受,这种输入不仅定向而且带有一定的强控制,更易于将特定文化输入并再生。

随着各民族文化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为人们对各种文化进行比较提供了条件,亦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现代教育在这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后,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大量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文化成就,学习他们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甚至衣着饮食习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广泛接触和交流、融合,加快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教育专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明确指出:“在促进文明开化方面,公共教育扮演了先锋的角色。许多西方人士被邀请到日本来,努力向他们学习,寻求现代化领域的新知识。这些努力使政府和社会得以高度西方化, 学校教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再如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这些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也带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美国政府认识到移民教育是促进不同移民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先后开办了夜校、成人班、职业班和暑期学校为成人移民提供教育,传授美国文化;并颁布强迫入学法使移民的后代受到系统的教育。这在客观上不仅促进了杨基文化与移民文化的融合, 更重要的是, 通过移民文化中各种先进文化教育思想的吸收、借鉴,并与美国当时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美国自己的教育思想。正如藤大春先生曾经指出的:“美国是教育后进之邦,如果仅是埋头域内,自力图强而不取助先进的欧洲,其教育发达是会放慢速度的。刚好英国群众兴学的惯例和教育上自由发展的成训,法国启蒙学者的民主教育思想和教育国家性原则,普鲁士初等学校的成规,高等学校的学术研究以及坚强有力的教育领导体系, 瑞士裴斯泰洛齐的尊重个体、崇尚自由、人格感化和直观教学等等,无不为美国分析批判,认真吸收,及时地补充了前进中的学校的营养。美国教育学家的智慧加上欧洲教育家的智慧,从而结晶为美国教育的精髓,更是教育史上公认的事实。肯定地说,美国教育如果不向法国吸收民主的教育思潮,就难以敏捷地从抄袭英国的泥潭中彻底自拔,其获得明确的办学方针就不会那么爽利;美国教育如果不向德国学习兴学育才的办法,就难以迅速有效地建成教育领导体制,就会推迟各级学校现代化的日程;美国教育如果不向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学习,就难以促使初等学校工作心理学化,就会拖延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实际上教育在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使教育自身更加融合。

当然,现代教育不是融合各民族文化的唯一途径。移民、贸易往来、旅游事业等的兴起、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相互交流,都可以加速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但是,惟有教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

(3)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具有融合各种文化功能的同时,教育对文化还具有创新的功能。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对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化素材,已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而是根据教育原理和各种文化素材的特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此外,现代学校总是用科学眼光看待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特质,否定其中丑恶的东西,倡导科学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其二, 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各国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是社会科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现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太快,如果把教育与科研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就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育的生态功能

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而变得尖锐起来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它首先由西方未来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人类应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关系。多年以来,人类不重视对人口的控制,不注意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只是一味地利用科学、技术去“征服”自然,掠夺性地向自然索取;工业的增长又产生了各种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50多亿人口,能源、原材料的天然储量迅速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大量排放使人们看不到“蓝天”,喝不到“净水”,地球已不堪重负,这一切威胁着人类和地球的未来生存。为了把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人类必须从现在起着手改变原有的人与环境的关系模式,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使人与自己的生存环境处于和谐平衡状态。

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具备了两大功能:培训和谐、全面发展的个体的功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合格人才的功能。没有人才的再生产,社会是无法发展的。当前,教育即将或者正在具备第三大功能;即对所有的人实施从学前儿童到成人的环境教育,在环境教育的终身过程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应付不断变化的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因为,环境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人类同样面临毁灭的威胁。

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宪章》对环境教育的目的作了如下表述:“培养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注意到环境及其有关的问题,能够关心环境,也能对环境问题有解决能力,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也能加以防范。为此,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人或团体,需要授予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愿与实践能力,以期环境问题的处理与防范,获得适当的对应策略。”(叶澜,1991)

1.通过环境教育形成普遍的环境道德 解决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依赖于人类能够形成一种新的道德,形成新的价值观和全球伦理观,以使人自觉地关心和保护地球。通过环境教育,要形成人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要改变自近代科学发展以来逐渐得到强化的仅把人看作自然的征服者的观念,认识到人是自然元子,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共命运和相互依存的一面,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念。通过教育,使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环境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和出自内心的需要。

2.要形成相应的对解决目前存在的生态不平衡状态问题的参与意识与技能技巧,使学生能在恢复生态平衡方面成为一支积极的力量 应在课程当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大学水平和教师培养的教育中应当格外强调这个问题。此外,在对工程师、农学家、各类技工、管理人员的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

第二节 教育优先发展

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所以很多国家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如:日本)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二)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

1.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

主要表现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人才,而且通过智力开发,其还能创造和开发出新的科学技术,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另外教育还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具和科学文化知识再生产的有效方式,它引导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社会风气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因此,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2.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作用

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的全局性意味着教育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功效,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善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上层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文化和科学的继承与发展到人们的思想观点、精神文明的科学化,现代化;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到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可以说渗透于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领域,贯穿于一切环节.教育发展落后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势必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与成败的重大问题.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发展社会生产,关键是要发展科学技术;要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培养人才.然而,无论是发展科学技术,还是进行人才培养,教育在其中都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教育正是将科学和人这两种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并促使其向现实生产力积极转化,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向前发展,所以说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

二、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落实优先发展的启动点。教育能否实现优先发展,首先是个人认识问题。

(2)投入优厚,预算优先——落实优先发展的物质保证。保证投入是实现优先发展的物质前提。

(3)实现“两基”,保证“两全”——落实优先发展的核心内容。“两基”和“两全”是量与质的双重要求、普及与提高的同步目标。

(4)依法治教,依法施教——落实优先发展的制约机制。法律都有强制性,实行教育立法的基本作用有二:外治社会,内治自己。

(5)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实践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

三、教育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一)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教育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普及教育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教育的程度逐渐提高。现代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也已经跨过了大众化进入普及化的阶段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上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现代教育必须满足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现代化要求逐步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今年工作的战略重点,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这就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举措。

第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终身教育的思想在 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当时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生产的不断变革,促使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变革。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为了谋生的需要,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

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是指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也没有年龄的限制,而是全民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特别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因此,需要全时空的大教育观,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往往会迅速传遍全世界。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表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和跨国的教育活动等方面。

第四、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引起一场教育革命,它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师角色等一系列变革。

教育已经冲破了学校的樊篱,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学校教育不能不考虑如何控制、利用学生的多渠道信息,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因此,人才培养方式要彻底改变。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探索,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设计教学,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使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现在国外已经出现一种叫“反转式”教学模式,即学生在网络上听课,回到教室讨论和做作业,与传统的在教室里听讲、回家做作业截然相反。当然这主要是在高年级,特别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已将几十门课程挂在网上,学生可以在网上选学,再回到学校和同学讨论。

《教育规划纲要》专门设立了一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而且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第五,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要求教育为它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信息社会尤其如此。因此,现代教育只有打开大门,与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相联系,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自身也才能得到发展。

(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性认识,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对教育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就是要摒弃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全社会,特别是在教育界梳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如终身教育观、教育民主观、和谐发展观、多元文化教育观,以及现代化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校观和管理观等。

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教育内容是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等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现代化的一个根本目标是通过教育内容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目前,我国教育内容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是课程的现代化,其实质就在于教育的内容要面向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及时地更新教育内容,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要求,提供给受教育者以最优化结构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及教学活动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是:课程目标和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和良好发展;教学内容和计划更加灵活和开放,课程更富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把学习与教师指导下的研究(发现)过程结合起来,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课程应提供给学生为适应未来变化的知识、技能、观念、态度与行为习惯等。

3.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教育手段是师生为了完成教育任务所利用的各种方法和方式,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教育技术等。当前,我们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而适当的运用,其实质就是不断地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装备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由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较之于传统的教育技术更少地受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感官等方面的局限,因而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使得教育信息的传播更为多样、灵活、动态、具体、形象、趣味和高效,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学习负担,促进身心发展,提高教育效益,发挥专家和优秀教师的作用都有着传统教育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4.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指教育的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三方面的现代化,即具有一支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具备一整套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而使教育管理科学化和高效率。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管理体制合理化,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办学形式多样化,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教育管理法制化,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通过科学研究与实验,揭示、总结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形成现代教育理论,以推进教育和教学实践。

5.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内容。推进教师队伍的现代化,首先要求现代社会中的教师应该具备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各种教育观念、价值体系和职业道德;其次要求具备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