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意见建议

某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 2022-11-14 09:00:05   阅读: 次 【   

宁波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XX区也要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本文就XX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开展调研,阐述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需要处理好的四种关系,提出了做好试点工作的八点建议。
  一、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政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却相对滞后,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社会管理和建设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进步发展。这种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责任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重。社会管理领域,必将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社会是否长治久安。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央一直非常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不久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用一个小节的篇幅专门规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社会管理创新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强调,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区的社情实际,决定了XX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先行先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XX建区以来,立足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区域开发开放功能优势,我们的经济大踏步前进,形成了经济建设上的“XX特色”。但与此同时,我们在社会管理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同样具有很强的“XX特色”: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大量外来人口流入,这既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又对社会管理形成了巨大压力;二是土地征迁开发和“城镇化”的加快,形成为数较多的离地农民和新市民,他们从农村进入城镇,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临港产业项目较多占用环境容量,形成环保信访问题,并与其他因素纠缠在一起,成为我区比较突出的社会管理问题;四是随着一些腐朽观念的滲透蔓延,社会上“黄赌毒黑”现象屡禁不绝,对社会管理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等等。要克服以上困难、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社会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在研究制定我区“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就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初步提出的“五大转型”构想中,就包含一项: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
  二、做好试点工作要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综合试点工作有时间要求、有阶段性的任务;但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常态性的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课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明确要求,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抓住重点、难点和弱点,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抓好规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以开展综合试点为契机,进行前瞻性思考和系统性谋划,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为全面创新社会管理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力求通过“十二五”期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形成具有XX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开拓创新的关系。近年来,我区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探索了不少做法经验,形成了许多亮点特色。综合试点并不是要否定过去和现成的好做法好经验,也并不是一味追求全新工作、推倒重来。最关键的是既要继承、发展好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综合试点中加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做到变一般为先进、变特点为亮点,保持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的良好态势;又要善于实践、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坚持用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思维,努力探索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新途径,及时总结提炼,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出一批亮点特色,使之成为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成功经验,并上升到理论水平指导工作实践。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点面结合与以点带面的关系。综合试点的工作效果体现在“综合”两字,一个点上的经验能不能出成绩,关键还要看是否有推广价值,是否能带动面上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综合试点工作不仅在“点”上见成效、出经验,力求做深做精,而且在“面”上整体推进、形成规模,力求做大做强。这样试出的经验才会可学习、可借鉴、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我们要以开展综合试点为契机,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加大对各类典型的统筹整合力度,做到串点成线、并线成片、连片成面,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由单项突破向全面推进转变、由局部见效向整体提升转变、由分散建设向融合发展转变。
  四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的关系。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比起经济工作显得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丰富,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抓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同时,要结合区域实际抓重点亮点。我区作为省市开放开发的先行区域和战略重点,伴随经济先发优势,更早更多地碰到了社会各种矛盾和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要在综合试点工作重点解决的,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现阶段,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依法严格管理、社会组织培育、矛盾纠纷大调解等方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要通过综合试点在这些方面取得新成效。
  三、做好试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关键要着力构建八大体系:
  (一)着力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一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履行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规范土地征收行为,完善拆迁补偿机制和生活保障办法,优化交通秩序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求助体系,努力让城乡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健全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发挥81890求助服务中心XX分中心的服务功能。按照“一区域一中心(站)”的目标,建立健全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引导各部门延伸服务职能,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培育发展专业社工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推进“居家养老”等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三要加强公共安全执法监管。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监管网络,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积极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企业安全监管方式和安全生产重点难点监管模式。大力推进平安消防镇村、平安畅通乡镇创建活动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活动。探索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源头追溯机制和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重点区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切实增强环境管理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二)着力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调处体系。一要强化源头预防工作。健全和政府主导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全面推行重大事项信访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举措出台前,都要注重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环境影响、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切实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二要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作用,提高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效能。巩固完善社会化劳动争议等人民调解工作“XX模式”,加快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探索在多个领域、多种行业中创新建立调解工作体系,完善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部门协作、第三方介入”为核心的调解机制。三要健全信访处突机制。建立方式多样、规范有序、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渠道,做到让群众话有处说、冤有处诉、问题有处反映。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亲自批阅群众来信、领导包案等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倾听群众呼声,千方百计解决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信访联合接待中心运行机制,建立“一站式接待、一体化运作、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模式,高效优质调处初信初访。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采用各种化解手段和方式,减少信访存量,预防矛盾激化。强化突发事件苗头隐患排查和信息报送工作,建立统一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应急救援水平。
  (三)着力构建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一方面保持对犯罪分子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提高对犯罪分子和高危人员的震慑力;另一方面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偶发犯罪等主客观恶性程度轻微的犯罪,完善“附条件”不起诉等创新做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要完善治安动态管控机制。以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严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防范网络,努力构建动态型、联动型、高效型的治安管理模式。在防控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警务力量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群防群治和保安力量的作用;在防控范围上,建立健全街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城乡区域防控网、视频系统防控网,做到全社会覆盖;在防控对象上,要特别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高危人群,最大限度预防和控制其在XX违法犯罪。三要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全面实施社区民警专职化制度,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室分类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综治警务室和全区社区警务信息平台建设,把警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到最基层。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治理与城乡规划、改造相结合,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深化平安社区、物业治安防范星级小区等基层创安活动,进一步严密社区治安防控网络。
  (四)着力构建现代化新型城市管理体系。一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建设新老市民素质工程点,提升“赛事文化、港口文化、海享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文明XX系列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努力形成讲秩序、强责任、守诚信、重包容的文明风尚,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科学化、标准化、长效化和常态化。二要健全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按照建设“大城管”和基层综合执法格局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履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城管、公安执法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形成城市管理工作合力。三要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大力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法制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装备,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加强数字城管系统的升级改造,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
  (五)构建系统化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一要加快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以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为重点,筹划建设全面覆盖、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加强动态分析,综合研判,实现全面覆盖、联通共享。二要推动部门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区级政法部门业务网络互通互联设施建设,做到上下级政法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政法部门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关联,努力实现信息资源效能的最大化、政法工作的信息化。三要抓好基层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借助农村(社区)信息化资源平台,开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信息软件,建立信息数据处理、交换、传输等基础硬件支撑系统。合理设置系统内容项目,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录入制度,实行分级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台帐和信息共享,为基层综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六)构建人性化实有人口管理体系。一要优化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完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流动人口融合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网络,提高“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综合管理水平,扩大流动人口租住房“村企结对”工作创新成果。加强对来仑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境外人员入境、居留、投资、出境全过程的动态服务管理体系。二要加强重点人群的帮教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对归正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精神疾患人员以及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管理措施,而且要加强服务救助,体现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三要突出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加强社会救济,消除社会歧视,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努力使社会弱势人群更好地理顺情绪、调整心态,有效预防违法犯罪,避免走向极端。
  (七)构建法治化有序规范管理体系。一要提高全区公民的法治意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扎实推进公正严格廉洁执法,依法规范社会行为,依法维护社会秩序。深入推进“法治XX”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培育法治精神,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有序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律法规的社会氛围,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各领域全过程。二要推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的培育规范。坚持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并重的方针,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培育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打造“1+9+N”民族工作社团组织模式,提高它们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能力。健全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完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和“综治进民企”活动。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和日常监管,深化非法组织的专项调查整治工作,促进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三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监管。善待、善用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统筹建设和管理并重、引导和监管并举、网上和网下并进,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对现实社会的消极影响。完善网上舆情导控应急处置和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网上发言人”、“社区网络发言人”等制度,促进社会舆情健康有序。
  (八)着力构建集成化社会力量联动体系。一要推动基层组织主体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农村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完善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提高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二要推动综治组织协调化。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完善政法综治领导管理体制,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依托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和城乡社区建设,以区域化管理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示范化、和谐促进会、基层法制促进员、“户户联防”工程、平安电话报警联防体系等创新做法,推进基层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勤、平安联创、实事联办。三要推动综治力量社会化。按照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平安志愿者为主体的群防群治新形式,充实区级平安志愿者大队力量,在各乡镇、街道逐步建立平安志愿者中队,积极有序发展保安员、治安巡防员、治安信息员、和谐促进员等群防群治队伍,推动平安创建工作向基层末端延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