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农业农村 >

意见建议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考察报告

发布: 2022-06-05 10:50:07   阅读: 次 【   

2019年12月15日至20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行四人赴晋中、大同两市,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标准规划部署

两市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均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总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各级都成立了领导组,积极推进。

晋中市率先从“一片一带一圈”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做起,将环境整治与产业兴旺、生态建设、农村改革、乡风文明相结合。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批“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样板,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9年晋中市进一步明确了五大专项行动,即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及卫生乡村创建,扎实有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面上推开,以整治撬动乡村生态振兴。2019年5月,晋中市印发《晋中市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二十五条(试行)》,为进一步激励乡村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确保基层大局持续稳定、乡村振兴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提供了晋中方案。

大同市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市200个示范村整治任务和建设标准进行了明确,按照“示范村村村有规划、整治村村村有方案”的要求,大部分县区因地制宜,通过挖掘本地特色,聘请中国乡建院、大同市规划设计院等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强化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管全局。

(二)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1.财政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资金财政投入是最重要的。大同市近两年拿出22亿元,在全市开展了乡村环境提升工程,打造了302个乡村环境提升示范村,引领带动了2000多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晋中市介休市连续三年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近三年财政累计投入11.63亿元,2019年介休市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5.11亿元,规划申报了3亿元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债。

2.村企联建。介休张壁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近年来,张壁村引进凯嘉集团投资近4亿元对张壁古堡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并于2012年建成占地140余亩的张壁新村,建设村民别墅222套、单元楼239套,通过折价置换方式实现了整村搬迁。新村道路全部硬化、各类管网全部入地、集中供热全部覆盖、农村旱厕全部改造、垃圾回收全部分类、污水处理全部集中、配套设施全部完善。

介休西堡村依托畅通路桥公司,为村民免费培训技术、提供就业途径,通过村企联动,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村内基础设施实现了“六化”“两改”“三集中”,实施公共服务“九有”工程,改建了群众活动中心、便民中心、爱心食堂等,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3.政府规划标准,商户自己出资改造。近年来平遥县为进一步提升平遥古城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推动城市提档升级,对平遥古城内街面商铺建筑立面及古城屋顶进行整治,达到较好效果。平遥县政府出台《平遥县广告牌匾设置导则》(试行),将各种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进行了规范,以保证户外广告设置色彩、样式与街道、建筑、景观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使城市商业氛围与综合景观相协调。商户根据要求向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申请广告牌匾设置许可,自行出资改造。

(三)多样化工作带动

1.干部队伍带动。晋中市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和提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班子等途径,形成乡村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调动了各级干部队伍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推进效果。

2.能人回村带动。晋中市以“234”工作法推动“农村本土人才”回归,现在全市已引回本土人才935人,他们已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平遥县桑冀村引进在外经商“能人”房金龙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共谋发展;
配齐配强“两委”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职责,齐心合力;
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做到“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近三年,平均每年发展1名年轻党员,高中学历以上占到60%以上,全面打造走在前列的党员先锋队伍。倾力打造“四美两宜”人居环境。创新“支部+农户”发展模式,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做大做强酥梨种植主导产业。2017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1.96万元。

榆次区后沟村把在外创业的陈占杰同志引进任党支部书记,逐渐将后沟村从一个贫困的落后山村,发展成了乡村振兴美丽样板。后沟村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引入特色蔬果种植园,让村民享有了稳定的地租收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后沟建起120套二层别墅式现代化民居并实施了河道整治、环境美化、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实现了“城镇化的乡村、田园式的城镇”。

3.特色产业带动。太谷县范村镇闫村依托独特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从单一的冬棚种植,逐步发展到如今的春提早、秋延后和冬棚种植三种模式,真正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的目标。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500元。闫村结合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卫生厕所+大三格化粪池”改厕模式,并将化粪池处理后的优质有机肥以一定价格出售给种植户,进一步带动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平遥县桑冀村是以梨产业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村。酥梨种植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全村耕地梨业种植面积占70%以上。桑冀村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编制村庄规划,完善功能设施,体现当地梨文化特色,全力打造“梨文化”主题村落。

(四)创新管理机制

2017年介休市成立全省首个正科级建制的“民生事务保障服务中心”以来,依托民生诉求处置平台,不断加强与数字城管、市容市貌考评平台的共建、共治、共融、共享,畅通民生诉求、优化工作流程、抓实奖惩考核,以全晋中领先的“民生智慧管理”666工作法,构建起了管理有效、保障有力的垃圾处理长效工作机制。同时介休市在全省首推交警、巡警、城管“三勤合一、城乡一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工作重心向乡镇、村下沉,在张兰、三佳、义安三个乡镇设立了“三勤合一”执法中队,利用民生事务保障服务中心和民生诉求数字平台,深化构建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乡镇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突出问题。

二、几点启示

(一)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是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前提

充分调动市、县、乡(镇)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各项政策的推动和落实要通过各级干部来完成,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落实质量。要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让各级领导干部充分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干部队伍思想认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内在动力。要加强考核激励机制,对推进此项工作的各部门、各县区进行定期考核评分、通报,充分发挥财政奖励资金的作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因地制宜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

各地环境、基础和优势条件各不相同,要根据当地环境和区位条件分类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建立符合农村实际、不同方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分类推进“厕所革命”,由于我市普遍缺水和冬季防冻条件有较大差异,可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选择“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模式进行改厕。在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新型旱厕”模式改厕,在村中建设一个大型三格化粪池,定期清理村民厕所中粪便。分类推进污水治理,能够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纳入管网集中处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处理。

(三)多措并举解决资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条件

资金投入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条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在特色资源丰富的村,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积极开展村企联建工程,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和企业资金优势,共建共享;
商业区或农村经济相对较好地区,可以尝试政府制定整改标准,商户、村集体或者村民个人自行整改,整改完毕统一验收;
在基础相对较差的地区,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性资金支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四)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要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学习晋中实践,开展乡土人才回归计划,鼓励和引导在外打工创业的本土人才回村任职,为农村发展选好带头人;
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班子建设作为关键点,充分调动妇委会、村民代表、社会组织等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把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模式作为着力点,采取“撤并合建”“组织联建”等方式优化组织设置,推动组织资源、人才资源、干部资源向农业产业聚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