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应用材料 > 研究实验 >

意见建议

永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发布: 2022-10-20 13:30:08   阅读: 次 【   

    
    摘要:文章在深刻领会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永州经济发展实际,探讨永州经济发展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永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实有效途径,以促进永州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又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的质量、发展的效益、收入分配的合理和资源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永州经济迅速发展,GDP平均增长速度为8.8%。尤其是“八五”以来,经济更是持续、快速增长,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然而,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社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永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思想,注重经济、社会、环保三重效益的平衡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永州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既包括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又包括经济发展的受益群体、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诸多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让广大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具体实惠;缩小永州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和利益差别,实现共建共享;处理好永州各县市和地区间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度3者间的关系;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永州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第三,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目标多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
 
    第四,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总体而言,永州的经济已取得重大发展,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没有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2006年,永州全部工业增加值96.58亿元,增长17.9%,而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667.8亿元,增长16.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97亿元,增长20.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3.2亿元,增长20.1%;全市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六大支柱产业(汽车、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冶炼)增加值34.3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5.3%,全省优势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9%。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永州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弱市向经济强市转型的战略选择。
 
    第五,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这主要包括: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六,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
 
    第七,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
 
    第八,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二、当前永州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永州目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人的增加,仍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很多产业仍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制约了永州经济的有效增长。据统计,2008年永州单位GDP能耗为1.23,下降6.09%,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7,下降12.20%;而全省单位GDP能耗为1.225,下降6.72%,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8,下降11.84%。可见,永州单位GDP能耗指标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各能耗指标的下降率都低于全省水平,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特征。
 
    第二,永州科学技术水平偏低,科技进步改善缓慢,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2008年永州市在全省14个市州科技进步监测结果中排名下降到第12位。2004年,永州从第8位下降到第12位,由于长丰集团有部分搬迁到长沙,使得永州与科技产出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大幅下降,排名大幅后移;高新技术产值从上年的57.66亿元减少到36.71亿元,名次从第5位下降至第9位,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3%下降至10.2%,名次从第1位下降至第11位,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的38.6%下降至-19%,名次从第1位下降至第14位。2005年排名上升到第10位,2006、2007年排名不变,保持第10位。可见,永州科技进步改善缓慢。
 
    第三,永州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当前,永州是全省仅有的2个农业比重超过工业的地区。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2007年永州市“三一二”的结构模式虽比原始的“一二三”结构模式递进一步,但相对于全国、全省“二三一”模式低了两个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三二一”的模式差距更大。2006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292.7亿元,增长11.8%;零冷两区生产总值122.9亿元,增长12.1%,县域落后城区发展速度0.3个百分点。北五县(区)GDP总量为255亿元,增长12.1%;南六县GDP总量160.6亿元,增长11.5%;南北增幅差距为0.6个百分点。目前,永州还没有1个县域单位跨进全省十强县行列。
 
    第四,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不强。2008年永州GDP达327.85亿元,比1978年增长16.2倍,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平GDP为10091元,比1978年增长4.2倍,平均每年增长6.6%,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75。按弹性的定义区间划分,属于弹性不足的范围,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
 
    第五,永州的货物及服务进出口近年来增速较快,但绝对额不大。净出口率大多数时期为负数,说明永州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出口集群效应,现有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及土畜产品方面,且多属初级产品加工,并未形成精深产品加工,因而出口附加值低,创汇率也不高。永州虽有不少针织、毛衣加工企业等产品出口,但大多属“三来一补”类型,只赚取加工费,出口创汇并非永州所有。外需对永州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转变永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确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观念
 
    第一,质量观。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中央提出的“保增长”,并不是保落后的、粗放式的增长,而是要保持结构优化基础上有质量的增长。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结合世界产业变动的大趋势和永州经济发展的实际,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在保增长中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质量的有机统一。
 
    第二,资源观。如永州江华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大县,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矿产品资源,尤其是稀土资源储量丰富,居全国第二;铁、铜等矿产也较为丰富;还有大量的石灰石和旅游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发展本地经济的基础。目前,已有“江华条子”(杉木)、“涛白金叶”(烤烟)、“江华苦茶”、“珍珠辣椒”、“瑶牌”水果、瑶山“六月香雪梨”、“江华豆腐”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打响并畅销省内外市场。
 
    第三,机遇观。永州经济社会发展要赶上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显得尤为重要。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三大历史机遇,特别是要搞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这篇文章。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地区争夺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大角逐,要破除“守株待兔”的思想,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抢抓机遇,主动出击。永州市选择了“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产业转移承接之路。全市已有的7个工业园围绕长丰汽车等骨干产业承接配套项目,围绕湘江纸业和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承接延伸项目,围绕生物能源、现代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先导项目,围绕加工贸易产业承接集群项目。全市着力打造南北“两大承接板块”:南面以蓝山县为重点,建设“蓝(山)宁(远)道(县)加工贸易走廊”,使这3个县成为珠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并辐射带动周边新田、江永、江华等县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北边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辐射带动零陵、祁阳、东安、双牌等县区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定位上,实行南北错位发展。南边重点承接纺织、服装、制鞋、通讯电子、玩具制品、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北边重点承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食品加工、IT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索洛理论和内生经济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产业结构逐步合理优化的过程,不大起大落,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永州经济发展起点低、总量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是要尽快弥补好工业化这一课,大力培育和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群;这样对产业发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并不断提升二产业所占比重,进而增强总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发展第二产业不能以牺牲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代价,而必须三管齐下,协调发展。产业调整的基本思路应是“重点打造以工业为中坚的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稳步推进第一产业”。十六大报告提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结合永州实际,就是要把做大工业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实施核心企业做强、支柱产业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工业园区集聚的联动战略,迅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以资本整合资源,实现新的发展
 
    要树立现代资本意识。要用资本观念解放思想,树立现代资本意识。克服小生产观,树立大资本观。小生产观最突出的是“有多少钱干多大的事”,大资本观最具代表性的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用最直白的语言讲,即钱在你手里只是钱,投出去才是资本,资本运作起来才能不断增值。可以预见,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资金问题仍是制约永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针对永州实际就是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一是要坚决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凡是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都要向内外资开放。二是要着力持久营造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诚信、社会诚信的良好氛围,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要不断优化引资结构,一方面要引“大”,想方设法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大项目,吸引战略投资者进驻永州,另一方面要引“优”,要把引进资金和技术,引进管理和人才,引进高科技与现代服务项目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对方开放质量。四要狠抓引资项目的落实,要以项目落地生根论绩效,不但要看项目投产的当前效益,更要看项目投产的长远效益。
 
    (四)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一是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各级政府和劳动就业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档案,做好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帮助企业及时发布招工信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努力拓宽企业与就业者双方的选择空间。二是开通“永州就业网”,免费为劳资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交流平台。三是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五)完善经济体制
 
    长期以来,永州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既有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的差距,更有体制和机制的差距;旧体制、机制不仅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更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通过改革,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把加强技术创新与加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政策创新与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白津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瞭望,2007(31).
    2、毛伟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J].群众,2007(10).
    3、保育钧.深化所有制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中国城市经济,2007(10).
    *本文系2008年度永州市软科学课题“永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永科发[2008]14号)。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