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领导讲话 > 政府政务 >

意见建议

带头践行法治理念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发布: 2022-12-04 14:20:06   阅读: 次 【   

带头践行法治理念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2010年 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各级领导干部基本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自觉以法治思维武装头脑,带头用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切实将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中,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我们以法治思维为指针,在XX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推进了法治实践。

一、转变思维,树立法治理念

在当前社会阶层化、利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破解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顺应了法治国家建设要求。法治思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职权法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我们从四个方面理解、领会法治思维这一原则要求。

1、合法性思维。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中,必须首先考虑行政决策行为是否合乎法律规定。决策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目的和宗旨,决策的步骤、方式、时限符合法律规定。决策内容要符合法律规范,既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又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决策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还要符合适当性要求,避免采用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方式,尤其是没有法律规定时不得采取损害公民利益的方式。去年以来,我们出台了《XX市行政决策程序规定》、《XX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措施,确保在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落实合法性审查的要求。

2、权利义务思维。社会主体既是行政管理、服务的对象,又是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在行政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和救济权,要通过听证会、座谈会、公布文件草案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另外,行政权力是公权力,公权力的特点就是既是权力也是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划清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不得侵犯私权利,既积极履行职责,又不滥用职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践中,我们不主动干预微观经济,如外资企业XX史坦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我市鑫宇物资公司发生承包经营纠纷诉至北京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后我们才依据仲裁裁决及时变更商务审批手续,协调解决了争议。对于非法集资等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我们则积极干预,及时研究出台工作方案,组织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清理非法集资机构,查处非法集资行为,稳定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

3、利益平衡思维。当社会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通过利益平衡和取舍,才能体现公平正义,实现法治。行政管理要兼顾公共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维护公共安全、交易安全、公序良俗的同时,也要尽可能权衡利弊,斟酌情事,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如近期在防控禽流感工作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对家禽予以扑杀,而是同时对养殖业者和贩卖人员的损失给予补贴,用经济补偿形式平衡家禽养殖业者、贩卖人员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益。在电动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工作中,不是一味地予以查扣,而是同时采用赎买方式处置电动车辆,兼顾了从业者的经济利益,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4、权力制约思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要求,无不体现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着深刻的法治思维内涵。近年来,我市建立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络,公开了全市5400余项行政权力和6000余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通过政府网站、档案馆、图书馆等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自觉制约权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实践

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破解难题、解决难事,善于运用职权法定、权利义务、利益平衡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减少行政争议。

依法深化改革。改革涉及到各个群体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矛盾。法律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所以依照法律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就能使改革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公众协商、公开听证等法定途径,广泛征求意见,统筹兼顾,依法确定改革的最佳方案,使改革趋于公平合理。在我市滩涂秩序专项整治中,整治对象涉及500余人40000余亩滩涂,改革难度很大,我们严格依照《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合同法》出台滩涂资源管理政策措施,通过协商、补偿、行政处罚等方式收回滩涂,依法确认使用权,实行统一管理、承包经营,规范了滩涂管理和经营秩序。

依法促进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法律的保障功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依法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土地管理、金融监管、社会保障、财政税收等关系,不以突破法律底线、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如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依法制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通过听证和公告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实行平安拆迁、和谐拆迁,保证了城建工作顺利进行。

依法化解矛盾。在行政决策时,应依法正确行使权力,让决策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社会矛盾。如发生矛盾,应将民众的诉求及各类争议的解决引导到法治轨道上来,通过沟通、调解、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渠道,在法律允许的权限范围内解决争议。近年来,我市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运行机制,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配合,做到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确保社会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

依法维护稳定。正确处理封堵与疏导的关系,以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确保社会稳定。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细致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健全制度,明确法治导向

健全学法制度。在学习形式上,通过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以及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在学习内容上,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方面的学习培养,使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自觉的思维方式。

健全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将法治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改变过去过于片面注重经济增长的考核机制,转变“唯GDP英雄”的单一考核方式,从经济、社会、法治的角度全方位考核干部。在考核内容设置上,突出对依法决策、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工作的考核,强化对违法行政的刚性约束。

健全法治激励机制。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措施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优秀干部。

健全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按照有权就有责、滥权应担责、侵权须赔偿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那些不依法办事的干部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对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干部,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对违法行政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