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范文网>应用材料 > 学习探索 >

意见建议

学习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感悟3篇

发布: 2022-07-21 15:40:05   阅读: 次 【   

【篇一】

8月18日下午,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南县红亮箱包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返乡人士创办的扶贫车间,主要服务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每年可为王家坝村、朗湾村、和谐村分红9万余元。开闸蓄洪导致该公司短暂停工,但现阶段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该公司颇有深意,专程探访受灾地区的扶贫车间,正是彰显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毅决心。

脱贫攻关,汛考“加试”。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要精心谋划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帮扶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克服汛情灾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全面做好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特殊时期务必要强化安全隐患巡查排查,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在贫困户等特殊群众居住房屋是否安全、脱贫地区产业项目是否受影响等方面把情况摸透、把隐患查清,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筑牢汛期防护屏障,做足救灾和转移群众安置救助工作准备,坚决将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防范化解汛情灾情致贫返贫风险,确保防汛脱贫两手抓、两不误。

从扶贫到脱贫,一字之差彰显冲刺阶段任务之艰巨。铆足劲儿冲刺,越是到最后关头越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抓实抓细贫困地区各项防灾救灾措施,绷紧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这两根弦,全面落实好各项防返贫机制和兜底保障措施,切实将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对脱贫攻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工作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困难最多的一环,破解难题还需创新思路方法、坚持精准施策,要关心关爱搬迁群众融入当地情况,认真解决其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消除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的情绪,大力发展产业、着力解决就业,帮助脱贫群众融入产业发展,解除其生计生活后顾之忧,努力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考验,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是从克服疫情、灾情等对脱贫群众务工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加大疫后、灾后生产恢复支持保障力度,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帮扶力度,创新就业增收机制,以产业带动、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为激励,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多措并举确保返乡在乡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花最多的精力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地区,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这些地区或是自然生存环境恶劣、或是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偏远不便,但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么难啃,为老百姓消除贫困做实事的行动从未停止,“一个都不能少”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千磨而越发坚劲!

【篇二】

“这一直是我最牵挂的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顶着炎炎烈日,深入田间地头。看到百姓们昂扬的生活面貌,总书记说:“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总书记朴实的话语背后,深刻蕴含着对困难群众的牵挂,对民生福祉的关切。经过无数日夜的上下齐心,经过无数人民的协力奋战,惊险难关顺利渡过,滔滔洪水终将退去。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中仔细品味浓浓的人民情怀,自觉向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对标对表,在做好灾后重建时,用好新思路重新布局,要提高基层抗御灾害的能力,让基层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达到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灾情过后当“补短板”,筑牢基层硬件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考察调研强调,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重视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一些财力偏弱、能力不强的地方,要加大财力投入,将水利管理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中来,摒除水利维护与基层治理脱节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啃下一些基层水利设施运转“失灵”“失能”的硬骨头,打牢受灾地区水利设施的硬性条件,为基层水利治理的良性运转增添活力。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绝不是简单“添砖加瓦”“大兴土木”,而应从长远出发,预防为先,防患于未然。

灾情过后当“清后忧”,提高基层软件配置。灾后重建要从住房、水利、供电、道路交通、通讯等水毁工程及设施修复等“硬件”入手,更需要重视治理体系这一“软件”的重塑,特别是要建立预防和应对灾害、突发事件的基层治理体系。在面临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时候,基于社会常态运行考量的公共服务制度,动态反应时常有所欠缺,应对不及时。因此,基层治理体系中民生保障制度的设计,一方面需充分纳入可能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打通各承担民生保障职能的基层部门,形成统筹兼顾、收放自如的协同机制,使之无论平时还是灾时都能持续有效运作。各级员领导干部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牢固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要时刻践行“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真正把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牢牢“挂钩”,努力打造“海绵型”美丽乡村,使其对洪汛等自然灾害具有良好“吸纳性”“包容性”。灾情过后当“聚人才”,打破基层发展桎梏。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前,有的村庄已成“空心村”,村中仅有老幼留守,实在没有条件组织人力护堤抢险,转移撒离都不无困难;
有的村庄虽有人力,但大家各顾门前水,面对村集体的抗洪任务不乏讨价还价的现象,行动如同散沙。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也必将兴旺发达,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凝聚亿万人民同心同德、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因此,只有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做大做强集体利益,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激活乡土活力,重振乡土文化,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才能使他们在面对共同灾难和风险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引发广泛关注。上大坝察看江河水情、进车间关心生产经营、去村庄慰问受灾群众……顶着炎炎烈日、无惧酷暑高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展现了“铁脚板”的雄厚“功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铁脚板”,是多年来深入一线、心系群众铸就而成。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肩负着更加崇高和艰巨的使命,更应当练好“铁脚板”,走出“三重度”。走出“力度”,走遍基层之路。要深入基层,首先要“身”入基层。年轻干部有知识、有头脑,但面对基层千头万绪的繁杂工作和层出不穷的复杂问题,“读万卷书”尚不够,还需“行万里路”,练就一双“铁脚板”。练好“铁脚板”首先是一个体力活,长期坐办公室只会愈发“腿软”,害怕严寒酷暑只会徒增“惰性”。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扎根在梁家河,正是将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一部分,不畏艰难困苦,克服“五大难关”,踏遍梁家河每一个角落,才能不断于实践中出真知,书写青春华章。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铁脚板走基层”永不过时。“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干部要用好这个“资本”,肯吃苦、不怕累,一步一脚印走出去,坚定有力走出去,去一线摸情况、听诉求、集建议、寻对策。脚下要有力量,走出“踏石留印”的力度、走出“持之以恒”的决心,方能寻得发展良方、增强本领能力、提升工作质效。走出“温度”,走进群众心路。“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面对面才能了解群众所需,心贴心才能走进群众心里。“铁脚板”不是机械式、被动式的冷淡走访,带着感情走,带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走,才能走出“温暖”,走出“温度”。年轻干部的榜样,时代楷模黄文秀,初到深度贫困的百坭村时,虽经常走访,却时常遭到当地村民的偏见和误解。后来她干脆放下本子和笔,不再盯着村民问东问西,而是撸起袖子与村民一起干农活,边干活边唠家常,很快便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支持。人民群众是基层工作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要放下高傲的“光环”,将更多感情注入“铁脚板”,多站在群众的角度、用群众的思维来思考看待问题。需常怀“空杯心态”,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群众在哪里,脚步就跟到哪里,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扎进群众心路,群众才愿意说真话、露真情,基层工作才能有反响、见实效。走出“深度”,走出智慧新路。身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铁脚板”功夫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仅靠传统的“铁脚板”挨家挨户走访已然不能满足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大命题,“铁脚板”更需要在不断思考、实践和探索中走出“深度”、走向未来,踏出一条智慧新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江苏省创新性采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疫战法,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迈开“铁脚板”的同时,以大数据为支撑提供精准“导航”,以网格化为基础提供立体架构,筑牢了防疫铜墙铁壁,这正是对“铁脚板”经验的创新提升。年轻干部在练好“铁脚板”基本功的基础上,也要在取得群众理解、吸引群众参与、吸纳群众经验等方面深入思考、主动探索,举一反三、敢于创新,善于运用新技术、挖掘新思路,用“铁脚板”走出有“深度”的智慧新路。

 

相关文章